人和人之间到底在比拼什么呢?(发人深省)

人生在世,离不开比较,但人和人之间到底在比拼什么呢?
按高低层次来划分,应该有4个方面,而“钱多钱少”只能排在最底层。
先说说钱的事,你认为有多少钱算是“钱多”?这要从两个维度去衡量和判断,一个是看你的生活环境如何,比如你在中国和非洲不一样,在北上广和在偏远山村不一样。
你一年赚十来万人民币,在国内很普通,在埃塞俄比亚就算富豪了。而要是跟瑞士比,你就算是穷人。
还有一个是看你跟谁比,要是跟李嘉诚比,你就算一年赚500万也是穷人。而要是跟身边月薪不到一万的同龄人比,那你就是“有钱人”。
从古至今,用钱多钱少来论英雄是一个最简单的法子,金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实力和社会地位。
特别是在世俗的层面,钱往往会起到一个转换器和放大器的作用,你有钱没钱,别人对你绝对是不同的态度。比如“杯杯先敬有钱人”,说的就是世态人情。
但大家要注意,这种世态人情其实更多是存在于一个区间,简单来说就是在年收入一二十万到五六百万之间。
在这个收入区间的人最在意、最计较“钱多钱少”这个事,你平常可以观察一下,是不是这样。
而到了这个区间往上,那些真正的有钱人反而不太重视这些,他们对人的识别、衡量和判断有了更多的条件加入。
这就是我要说到的第二个方面,格局的大小。
格局比钱更重要,一个人有格局,钱其实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而格局可以从人生和事业来观察。很多人的人生格局都是相似的,都是上学、工作、结婚、生儿育女……这么走向人生终点的。他们在细节上千姿百态,但在大的格局上是一致的。
有的人则不是这样,比如乔布斯这样的人,他的人生格局就与众不同,上大学后就退学,流浪一段时间后去创业,他的人生格局是有自我设计在其中的。
至于事业,你看有些人很聪明很努力,创业为啥就是不大行呢?关键是他格局不够,格局大小这个事,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根本没法作假。
比如做企业这个事,任正非就有很宏大的格局。他创办华为时候,国内做交换机代理的公司有几百家,很多公司都停留在“做中间商赚差价”的层次,而华为却从代理转为研发,从此天地为之一阔,当初与华为差不多的公司,大多数都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
第三个方面是认知的大小。
网上流行一句话,“你永远也赚不到你认知以外的钱”,说的就是认知的重要性。
实际上,认知不但决定了你赚钱的多少,还决定了你的格局大小。
什么叫认知?它是指你对这个世界的探索边界,就像盲人摸象,你摸到了耳朵,那你的认知就局限在大象的耳朵的这个范围内。
认知是你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广度和深度。你的认知决定了你的思想和行为逻辑,甚至是影响你的价值观。比如你认为钱最重要,那你一辈子就会钻在钱眼里出不来。
不同的认知等于不同的人。如果格局和认知不提升,就算你有机会获得很多钱,但也无法跟一流的人物平等对话——世界最远的距离就是层次不一样,好像活在不同的世界。

第三个方面是境界的高低。
我们知道,钱多钱少是很直观的差别,格局和认知的大小也可以通过言行来判断,而境界的高低则很不容易识别。
这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描述,绝顶高手的境界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比如《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看起来比普通人都不如,就算身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厉害。
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境界主要是指人的精神和心性的修为,它是以你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洞察和把握为基准的,或者说,境界是一种“内功”的累积。
当然,以大多数人的格局和认知之小,是不足以谈境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