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聊时政,你聊它有啥用啊?」

在国内,五大三粗的汉子们聚在一起,聊天内容最后必定指向中美关系。
当然,有人高谈阔论便有人天生冷感,觉得时政离日常生活太过遥远,不值得老百姓上心。
甚至还有人得出了「只有穷人才会关注此类话题」的结论,仿佛厚米们一闭上嘴巴埋头苦干就能发财似的。

所以,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到底该不该关心时政?
答案是肯定的,且每个人都应当懂点。因为没有人可以脱离社会,而时政新闻、公共议题恰恰时刻扰动社会走向,影响个体命运。
就拿中美关系来说,虽然其宏观层面呈现的是政治角力,但微观上却跟签证成败、汇率高低、贸易好坏、就业形势都有千丝万缕的干系,事关很多国人的前途和饭碗。

打个更形象的比方,时政如同空气,看似不直接参与你的生活,却时时刻刻影响你的人生。因此,别等到空气稀薄,才恍然大悟跳脚骂娘。
即便是那些看起来跟普通人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国际事件,其影响力也会逐步通过中央、地方、企业,辐射到个人。
举个例子,俄乌冲突看起来似乎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但制裁之下欧美企业成批撤离俄罗斯,留下了巨大的汽车、3C、芯片、机床、轻工市场。最后中国品牌抓住机会,填补了竞争对手留下的市场空白。而一同受益的,还有国内的供应链上下游以及背后庞大的产业工人。

与此同时,随着在俄中企的不断扩张,大量业务能力突出、或有语言优势的人才也得到了出国工作的机会。有些人执行力强到甚至直奔边境口岸,跟人面对面做起了买卖。
当然,关注时政,知道中俄经贸升温带来的商机,不代表个人一定能从中获利。可不关注这些,你连简历该往哪投、生意该去哪做的方向都没有。
如果你不在乎时政可能带来的机遇,只享受当下的小确幸,那就更应该关心时政了。
多看几次新闻,被缅北电诈、裸聊勒索、美女荷官拿捏的可能性便越低。经常关注时政,还能知道哪些国家社会动荡,不适合旅游散心;哪些地区政变频发,不适合外派工作。

别以为有钱人只会蒙头赚钱。事实上,他们比谁都更关心时政,而且收入越高越上心,只是平时不挂在嘴边罢了。
你想,高收入人群的命运是和国运深度捆绑在一起的,若不想掉队,他们得时刻关注时政,逐字逐句研读某些要闻和政策,以便和国家发展的方向步调一致。否则,站得越高摔得越惨。
去年某顶流带货主播就因自身及团队缺乏政治敏感度,险些被动隐退江湖。今年5月,某脱口秀演员和某游戏直播又因触碰红线,遭永久封杀。

那有人会说:我一普通人,再怎么关心时政也不可能改变什么,我费那心关注它嘎哈?
这话乍听起来有点道理,却经不起推敲。
毕竟,我们关心某个事物,和有没有能力改变它没有必然联系。好比你无法操控气候,但还是会每天都看天气预报,因为其中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避险。
某种程度上,时政于我们就是另一个层面的晴雨表。我们关注它,归根结底也是为了预判未来,从而避免被时代的洪流吞没。
讲道理,你可以对时政毫无兴趣,但你必须确信一点,即政治绝不会因为你对它毫无兴趣便放过你。

当然,各位看新闻、聊时政也要讲基本法,否则容易出事。
首先,别跟政见不同的亲朋、好友、伴侣对线,除非你早有一刀两断的念头。其次,尽量少搞「政治正确」,因为这玩意弄不好有压人、扣帽之嫌,很容易把天聊死。再一个,男同志与女同胞交流时要收收爹味,不要动不动摆出一副女性就不懂政治的嘴脸。
最后,吃饱饭再聊时政。如果你的生活质量连温饱线标准都没到,那还是先把自己的小日子整明白再说。
眼下,受各种因素影响,越来越多人正丧失关心时政、讨论政治的兴趣,把自己活成一座座孤岛。可历史的洪流碾压而过,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作者/失真
运营/稿新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