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宝总是错失良人
大概就是收到了这么个问题,想想还是得说说大宝这个事情,应该说也不只是大宝,各家对于自家专属的操作确实是挺模糊的。

确实,这两年来大宝放掉了很多很不错的苗子,比如说把松本一香放掉了,结果松本成了2020年榜单第一,然后姬咲华啊莲见天啊这些人离开了大宝也都混得很不错。
又比如说Ms·SOD明明有好多不错的苗子,结果愣是一个都没留住,好不容易有个升格的,结果也GG了,然后大家可能会觉得大宝这操作就很乱七八糟的

那大宝是不是真的瞎呢?是不是说大宝现在留不住人才,或者说看不到人才的重要性呢?
其实都不是, 很多时候并不是说大宝放弃了好的苗子, 我们站的角度和大宝站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我们不用面临经纪公司的要求,也看不到具体的销量,同时也不知道说一部作品的成本和销量分成最终到手是亏是赚,还有销售渠道的抽佣等等,所以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制作商也是不同的。

事实上像大宝这么操作的远不止就这么一家,北都集团同样有这个毛病,比如E-body,往近了说,【橘日菜】的离开就挺令人意外的,还有【北野未奈】的爆火后下放,以及可爱社在过去几年里一度是“流水的新人”。
而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也比较多,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有,今天大致就说说其中几个比较常见的。

1、销量问题
通常来说这个是比较常见的,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某位新人很优秀,但实际上她并不受市场的认可,简而言之就是起不来,比如当初作为Ms的开台新人,【水泽美心】的出现 一度让人觉得她可以将 MS带到 一个明星阵容中去。
但这个事情怎么说呢?很多时候我们做好了准备,我们也很努力的想要去做好一件事,但事情并没有按照我们期望的那样发展,这就是挫折。
销量上不去,制作商考虑的就是要赶紧清空出资源,将资源留给更新的人,资源是有限的,你卖不动了,你就不能占据这些资源。

2、品牌框架的问题
各个集团旗下都有各种各样的制作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主打,全行业中可能也就摸笛子和星之队这两个品牌可以说荤素不忌,年龄不是问题,其他的品牌都有自己的主打向。
有些品牌的主打向就比较挑剔,典型代表就是大宝的【青春时代】和【KMHR】等等,【青春时代】主打的就是青春靓丽的形象,这不仅仅是形象上的青春,也是行为和气质上的青春感。
所以像一香、姬咲华、莲见天等等,这几位在【青春时代】卒业之后好像都混得风生水起,然后大家可能会觉得是【青春时代】错失良人,其实不管她们在青春时代火不火,品牌的框架限制了她们的上限,合约期满后,所面临的的问题无非是要么升格到其他品牌,要么卒业,品牌的调性就是这样,这种品牌不是个养老的地方。

至于KMHR这种品牌,跟之前的可爱社有些相似,都是作为新人出道的一个平台,现如今什么最好卖呢?
那肯定是新人作,而KMHR、Ms sod、麗这些子品牌,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作为一个“条件不差但是不到Star规格的新人作为出道平台”的一个途径,这个跟大宝的整体框架有关。
首先,业内几大集团的内部分工都是比较明确的,同时也都属于是竞争关系,内部竞争模式的典型代表就是WILL集团(北都),自家虽然归类为同一个母公司,但品牌和品牌之间其实竞争很强,前不久小道消息还跟我说,某大型事务所原本跟北都某个品牌敲定了新人,结果被北都的另一个大厂给半路截胡了,这大型事务所就把人送到了大厂去,被截胡的品牌对这事很不爽。
这是北都之下厂牌的竞争关系,同一个母公司该抢人就抢人,该打架就打架,母公司也不管内部之间的摩擦,这个内部摩擦的情况也一直都存在。

而大宝内部的模式则是有点类似于众星捧月的制度,最高的阵容是star,其余的子品牌差不多都是为了这star来服务的,只要子品牌有点好苗子冒尖了,就会被升格到star中去。
当然这是一条比较完整的职场晋升道路,只要你做的好,你就能一路往上升,工资往上涨 ,身份也有加持,比如说【佐田茉莉子】,就是从麗升格到了star,而她一升格,【麗】这个品牌也就没什么人了,之后推的新人实际上就是都不会久待。
但是这对于子品牌来说就会面临一个问题,首先这些子品牌签署的专属,肯定是“star一开始没打算签或不适合签”的人,然后某些子品牌可能运气好淘到了金子,这金子刚发光,star就来拿人了。
这也就导致了,这些子品牌实际上并不能建立出属于自己的专属阵容,北都系的竞争可以说,我可爱社有【伊藤舞雪】,我小蓝标有【山岸逢花】,我凹派有julia,我溜池有【岬樱】,各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当家支柱,我捧出来的新人,我自己养,我培养起来的专属,是我自己的阵容。

那大宝的其他品牌则是比较尴尬,我自己捧出来的新人,去了star,剩下的都是没捧起来的新人,所以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大宝的那些子品牌都是来一个走一个,这个是因为品牌内部框架造成的问题,这些子品牌的模式渐渐走到了一个“主要提供新人出道”的模式。
既然是提供新人出道,内部的资源重心也就便宜向了“主要是卖出道作”的程度,像KMHR它实际上和可爱社很相似,都是做新人,但是又和可爱社不一样,可爱社可以有自己的专属,好的留留下来培养,而kmhr则是留不住自己的专属,真做得好的,得给她升格。
其实大宝有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呢?我相信是有的,从2019年大宝就对一些子品牌不断的改版,但是很遗憾的是都没做起来,之后大宝才创立了Ms·SOD,这个品牌大宝一开始也是想做好的,但是为什么没做好呢?
还是老生常谈的两个方面,真正好的新人都被star圈走了,留给Ms·SOD的新人并不多,我说的并不是说ms的新人不好,而是组建阵容的时候,面临的问题很多,北都要抢人,star也抢人,ms的阵容没有发育起来,销量也没有上去,投入的成本不够多,可能大宝想做,但是在做的过程中不像F社那么豪横,很多时候都是观望状态,至于为什么观望,因为市场占有率撑不起大宝很任性的去做一些事情。

3、市场的占有量问题。
关于市场的问题应该说是最主要的问题,站在我们的角度去说大宝错失了好苗子,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不少人离开了大宝之后,开始逆风翻盘,但是我要说的是,企画单体和专属是不一样的。
企画单体靠的是作品的基数,专属靠的是品牌的流量,这个东西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到了【一香】的崛起,看到了【姬咲华】、【莲见天】成新晋战争机器,也看到了【小花暖】目前在榜单上化身黑马。

但这是有步骤的,不是说他们在大宝做火了,离开大宝之后更火,而是她们在大宝没火,离开了大宝之后,靠着经纪人不断的找工作,靠着自己的条件,靠着制作商们给面子给机会,这才火起来的。
也就是说,她们在当专属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反而是在企画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机会。
那么问题来了,【小花暖】目前是我心中的MAX级新人,她从KMHR出道之际我就被圈粉了,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不火?为什么没在大宝里火起来?为什么大宝没捧她?
为什么到了最后,反而是当企画后才火?

其实在这就得爆个料了,大宝在一开始就很推【小花暖】,不仅是大宝,包括C-more,包括大宝内部的员工,在【小花暖】还未出道的时候,实际上相关的营销活动,相关的人设,地推活动都有一个很完备的方案出来,这也是我之前就知道的,不能说大宝不捧她,大宝当时卯了一身力气,想让她带着KMHR搞出点事情。
但就像我开头说的,有时候你做好了该做的准备,你列好了计划,你抱着期待去做这个事,但结果并没有按照你所期待的那样,这个就只能说宣告失败,你只能重新列个计划,重新去找另外一个人,重新期待。
【小花暖】的经历还算比较好的,她那个经纪人本身也属于业务能力很强的人,所以之后在转企画的时候,在MGS,在FANZA上都做出了自己的成绩,原本是KMHR的市场占有率没能将她的光环呈现出来,转企画后才“金子会发光”,这是有个先来后到的。

她是在企画之后,靠着作品基数,以及FANZA的流量,才成为现在的黑马的。
所以我们不能说是“条件不错却被大宝给下放了”,而是“条件不错终于翻盘了”,条件不错是关键,大宝开门做生意,他不是靠着“条件不错”去做生意的,他的立场是要赚钱,他不可能说你条件不错但是卖不动,他还一直等着你能翻盘,那不现实。
绝大部分离开了大宝后翻盘的人,并不是说大宝没捧她们,而是大宝捧了,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反馈,反而是她们离开了大宝之后,凭借着各种各样的境遇,去做出了更好的成绩,但这个并不是大宝不想做好,而是条件不一样,企画单体只要肯卖命,多少都会出点成绩,专属不一样,专属依赖的是品牌的流量,专属想努力是找不到方向的。
所以我们不能用转企画之后的成绩,去说她们在专属阶段有多不被品牌待见,这里面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谁都没错,只能说运气就是这么的离奇。

那么大宝有没有问题呢?
有,大宝最大的问题就是:
市场占有率不行。
可以说目前大宝除了star之外,其他的品牌都没什么市场占有率,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但大宝目前的子品牌就是面临着一个“没什么专属”、“专属起不来”的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场占有率不行。
这就是个不那么良性的循环,你占有率不行,你没法拿到更好的新人,你拿不到更好的新人,你这个市场就不太能崛起,这也是为什么强者越来越强,没落的越来越没落,像maxing,百万社,alice这些品牌,都面临着这种问题 ,所以他们的专属 往往新人红利期一过就被企画掉,说明白点就是没有那个条件去做长期,还不如说就只做新人,新人更有销量保障,还没必要搞得那么复杂。
所以各个子品牌没有自己的顶梁专属,基本上新人红利期吃完之后,就转去做企画,大宝在新人下放这一块上很果断,这批新人起不来,那就放掉,立刻接手下一批新人,有时候可能我们这才刚被圈粉,大宝就把人给放走了,当然这也是一种赚钱的方式,这么搞的也不仅仅只有大宝,大家都是商人,商人是有逐利的一面的。

所以我虽然总是吐槽说大宝推新人总是虎头蛇尾,在新人出道上做出来的企画老是很能吸引眼球,但是总是不趁热打铁,【夏目响】的出道做得有多好,【宫崎玲】的出道做得有多好,【西元美纱】的出道做得有多好。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后续的宣传步骤没有跟上,这个是我对于大宝最想吐槽的点,大宝不是说看不到这个问题,也不是说大宝整不出其他的花活,论整活这块大宝自己的宣传部各个都是人才,但他们不会去搞。
为什么呢?因为没必要了,最好卖的是出道作,大宝就把所有的技能点都卯到出道作去,能卖得动就留存下来,能留存下来的也不需要大宝再去搞什么花活,需要靠花活才能留下来的,大宝不会留。
至于靠搞花活,销量都不行的,大宝更不会留,可能她们转企画之后会有不一样的机遇,但是站在大宝的立场来说,大宝是经商的,说白了他是搞利润的,无法为他创造利润的他不会去考虑太多,都是买卖不成仁义在,这次无法和你当专属很遗憾,之后你火了我们依然能在企画向愉快的合作,所以大宝给的机会就是出道作的时候营销拉满,能起来就合作,起不来就朋友再见。
真正能起来的苗子,大宝不可能说放就放,比如【坂井千晴】,那是一道白月光,大宝接连两次去把她找回来,虽然不是star阵容,但这个找回来的规格待遇实际上是很高的,真正能给大宝创造利润的,大宝不会放弃,如果说大宝放弃了,要么就是创造不了利润,要么就是那个人真的不想工作。
这一点对于其他几个集团都是一样的,因为说白了大家都是开门做生意,哪有那么多的人情可以讲,无非就是彼此能不能给彼此创造想要的利益,大宝的做法其实没有问题,他们做的跟其他几家做的没有差别,只是说大宝确实签下过不少好苗子,我们觉得不错的苗子,但我一开始就说了,很多时候我们做好了各种铺垫,很遗憾没能按照我们预期的结果去发展,这个过程只能说运气不好,不能说谁做错了,只能说大宝的运气不好,抓到了不错的牌,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市场的问题,营销的问题等等,这张牌没能打好。
当然,我依然是大宝的黑粉,吐槽仅仅是吐槽,大宝提供了槽点,我们蹭蹭热度,下放了我们喜欢的人,我们还是会不爽,我就很不爽某个艾斯万,我对艾斯万的意见特别的大,但不爽归不爽,客观来说,这个市场,这个行业,本来就是放大了商人逐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