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为何道理都懂,却做不到?

我将本视频归纳总结:
梳子模型:世界由环境和许多个人组成。个人分为和人体,思想。
定义:个人行为也称行为。一次行为是从人体为因,以世界中某个对象为果的某个逻辑关系。
定义:行为分为主动行为和被动行为,被动行为是指只有人体为因的行为(例如膝跳反射),主动行为是思想为因的部分。
推论(思想高于人体原理):主动行为的果可以为人体,但被动行为的果不可能为思想。
公理(情绪定义):情绪是改变思想的唯一动力。情绪分为生理情绪和心理情绪,生理情绪由环境产生,心理情绪由思想产生。
定义:心理情绪的高低可以用正情绪(快乐)和负情绪(恐惧)来度量,恐惧为负的快乐,两者可以互相等量转换。
马老师的模型主要研究对象就是情绪,因此《人性》可以称为情绪学。可以扩充内容有:情绪和人体的关系,思想对情绪的逆作用,不同个人情绪之间关系等。
公理(情绪的个人属性):情绪是个人的另一部分,和环境自然没有关系。不同个人的情绪之间也没有任何关系,即人亦无法感知他人情绪。
情绪和人体的关系应该属于生理学范畴,不在情绪学的研究范围内。因此情绪学基本问题就是个人如何通过思想调节情绪,以及进一步控制行为。如果把以上作为马老师的哲学理论的世界观,这个也就是马老师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