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任务实施前,看看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近日,我国空间站核心舱等主要系统完成出厂评审,标志着空间站建造即将转入任务实施阶段。

如果时光倒流回二十年前,你是否能想象到“空间站”“载人飞船”这些遥远且陌生的词汇已经成为了现实?
现在,让我们一起乘着时光机,回顾下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吧!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回顾
01
1992年 中央批准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1992年9月21日,中央审议批准开展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代号921工程)研制,并明确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同时批准启动工程第一步任务研制建设。

02
1999年-2002年 无人试验飞船成功回收
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太空遨游之旅。
从1999年开始至2002年,我国先后成功回收“神舟一号”至“神舟四号”无人试验飞船。

03
2003年 我国宇航员首次进入太空
2003年10月,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搭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23分钟,在轨运行14圈之后,飞船安全着陆,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04
2005年-2016年 不断扩列的“飞天人”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任务圆满成功,费俊龙、聂海胜完成我国首次“多人多天”飞行任务。

2008年9月,“神舟七号”将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送入太空。9月27日,翟志刚进行出舱活动,圆满实施了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2011年11月,“神舟八号”发射升空。
2012年6月,景海鹏、刘旺、刘洋搭乘“神舟九号”飞船进入太空。同时也使得刘洋成为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填补了我国女性航天飞行的空白。

2013年6月,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搭乘“神舟十号”飞船进入太空,并成功实施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

2016年10月,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搭乘“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

05
2010年至今 空间站建设全面开启
2010年10月,中央批准实施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按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两个阶段实施。

2011年9月,我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11月初,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完成我国首次无人空间交会对接,突破了空间自动交会对接技术。

2016年9月,“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入轨,这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2017年4月,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入轨。“天舟一号”是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全新研制的货运飞船,并顺利完成了对“天宫二号”的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试验。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圆满收官,正式迎来空间站时代。
回望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
航天人将自主创新四个字
真正落到实处
未来
我们的脚步将向星辰大海更深处迈进
参考来源丨人民网、央广军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编 辑丨李晨、常芯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