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干货 | 学会举一反三(华东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
Hello!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韦德学长,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专业
的备考经验帖干货!
▼学长信息
专业方向:化学工程
初复试均名列前茅
高分上岸!
助你2021考研一战成硕!
很高兴能为大家指点迷津,
告别择校、复习迷茫期!
早日确定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021一战到底!
我为什么要考研?
读研究生是一件颇为荣耀的事,意味着拥有美好的前程,较高的收入和优越的社会地位。现在的社会虽然说看中能力,可是实际上,对于学历的要求还是很高的。所以很多人因为学历低、收入低而选择继续读研,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学历,以便未来能有一个好的生活。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都已制定相关政策,研究生在晋升晋级等方面均要比本科生起点高而且速度快,企业方面虽然没有硬性政策,但出于争夺人才的考虑,研究生更被看重,发展前景也要更好。
选择合适专业和学校
第一步,对自己的优劣势做下分析,确定报考大方向。
众所周知,对于大多数考研生而言,政治、英语、专业课是重要科目,如果报考理工类专业会考数学。报考之前,你要自我分析下你的数学好不好,如果不好,建议考文科类专业(文科类专业国家线和公共课线要求高,但是不考数学)如果尚可,你可以考虑理工科专业(理工科专业国家线低,公共课线也相对低),当然文科专业你也是可以考虑的,不冲突。
第二步,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喜欢的专业。
确定大方向之后,要确定下自己喜欢的专业了,这个其实这个不用多赘述,大家对自己的兴趣都很明了,所以选择专业也应该不是很难(把个人以后的发展方向考虑进去),这里就简单。
第三步,根据个人原因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
这些个人原因有很多种,譬如你的父母亲人在某个城市,你想去家人身边或者你对某个城市有执念,特别想去这个城市读书。这两种都无可厚非,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就好。但是这里有一个小建议哈,有些专业去大城市发展好点,大城市资源丰富,譬如新闻、金融等,有利于你以后工作。
第四步,根据自身实力选择学校。
城市定下之后,就要选择学校了。选择学校的时候要去官网了解下专业的考试科目、要看的书目、招生人数、复试线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直观地告诉你竞争压力大不大。在这里建议,大家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没有考985的实力非要考985,否则效果很惨重的。如果你成绩非常好,名校可以选择如果一般,一些有实力的非211、985学校是可以尝试一下的。不然你一意孤行,很有可能尝到失败的果实,进行二战,那是非常痛苦的。
专业课初试复习时间线安排
整体复习规划
基础(地毯式学习):4-7月
强化(第二轮知识点复习+部分真题讲解):8-10
冲刺(真题详解):10-11
押题(点题,个性化答题):12
关于复习时间线的小建议
先一定要把数学学好 很重要。在这者英语一定要过校线 一般(50-55分),专业课复习开始前期每天看知识点,后期开始每天做计算。
公共课、专业课备考建议
政治
8月开始复习,我跟着徐涛老师复习,不用报班,购买相关书籍结合其视频复习。11月左右背肖四肖八即可。
英语
我报了一个网课,跟着复习就好,前期单词语法长难句,随后真题练习并且背诵真题中单词,11月开始背作文。
数学
3月到6月结合数学二考研大纲,知道考察方向,购买书籍,过课本,达到都会的地步,基本没有难题。
7月到10月加强,高数部分跟的是张宇老师,线代跟的是李永乐老师,网上有相关视频,购买相关书籍即可,这一个阶段,加强计算与解题的能力,并且做10年之前真题,提高计算能力与解题能力,锻炼速度与解题技巧。
11月到12月,重点针对10之后真题练习以及相关模拟题使用,严格按照3小时进行练习,提高应试能力与锻炼心态。
专业课
801化工原理,这门课相对题型比较稳定,考察方面比较准确,并且主要考察计算能力与记忆力,而且题目少,有充分的时间加以总结与复习。基于这门课的特点,我准备主要分为3个阶段:
阶段一:4月到6月,这个阶段主要是对照早些年份的真题,知道学校专业课考察形式,填空题,简答题与计算题,主要涉及公式,概念的使用,结合配套教学视频,对课本从头到尾有针对性复习以及做课后习题点所在章节。
阶段二:7月到9月,主要过课本配套习题集的题目以及05年之前的真题,对考察形式有了进一步的掌握,更加有针对性的复习,并且加强计算题的相关章节公式使用与推导,能够达到看到题目就知道使用公式与概念的目的,能够准确高效完成计算题的计算。
阶段三:10月到12月,重点针对05年之后的真题的练习,并且抽3小时来完成每一份真题的使用,严格控制时间,严格要求自己,查缺补漏,并且回归课本,二者结合在一起,并且在12月左右开始针对简答题的背诵,主要是往年真题简答题与和课后思考题。
其它建议
放平心态 学累了就先吃吃东西看看电影转一下注意力,一往无前的加油吧。学会举一反三,做一个题目之后不要只认为对就可以了,还要试着去想换其他条件怎么考 怎么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