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会考超详细满分宝典| 最后一课第二集!

冷冷 | 高一会考最后一课第2集

地貌是出露地表的岩石圈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综合作用下呈现的形态,是地球演化的结果,且仍处在变化之中。读图1,完成1—3题。

- 该地貌分布在
A. 沿海地区✓
B. 内陆地区
C. 河流沿岸
2. ①对应的地貌形态是
A. 海蚀柱
B. 三角洲【河流堆积地貌】
C. 海蚀崖✓
3. 形成该地貌特征的作用力主要是
A. 河流沉积
B. 海水侵蚀✓
C. 风力搬运
在地壳相对稳定条件下,喀斯特盆地逐渐扩大,形成喀斯特平原。喀斯特平原又称岩溶平原或溶原。喀斯特平原的出现反映该地区喀斯特发育已进入晚期阶段。读图2,完成4—5题。

4. ①地貌类型是
A. 石钟乳【地下;自上而下】
B. 石笋【地下;自下而上】
C. 孤峰【地表】✓
5. 从演化进程看,在喀斯特平原出现之前,当地被称为
A. 喀斯特盆地✓
B. 喀斯特丘陵
C. 喀斯特山地
在距甘肃玉门关西90公里外,有一外观典型的地貌群落,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遇有风吹,鬼声森森,人们俗称“魔鬼城”。其整体像一座中世纪的古城,这座特殊的“城堡",有城墙,有街道,有大楼、有广场、有教堂,有雕塑,其形象生动,惟妙惟肖,令世人瞠目。读图3,完成6—8题。

6. 该地貌类型称为
A. 风蚀柱
B. 风蚀蘑菇
C. 雅丹【沟槽、垄脊】✓
7.当地常年盛行的风向为
A. 西北风【与垄脊走向一致】✓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8. 该地貌可开发作为
A. 能源资源
B. 旅游资源✓
C. 耕地资源
风滚草,又叫俄罗斯刺沙蓬,属一年生草本,高10—100厘米,半灌木或灌木,又称为草原“流浪汉”。当干旱来临的时候,它会从土里将根收起来,团成一团随风四处滚动。无论什么都不会让它们枯死,总有一天它们会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环境然后冒出新芽,发出新枝,开出玫红色至淡紫色的花。读图4,完成9—11题。

9. 风滚草永远不会枯死,表明它适应
A. 干旱环境✓
B. 水湿环境
C. 冰冻环境
10. 风滚草传播种子需要借助
A. 流水
B. 风力✓
C. 海浪
11. 影响风滚草生长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光照
B. 热量
C. 水分✓
土壤是位于地球陆地表层和浅水域底部,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上三大黑土区之一,分布有大面积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宜农耕的黑土。读图5,完成12—13题。

12. 在土壤的物质组成中,受天气变化影响最大的是
A. 有机质【生物量】
B. 矿物质【岩石】
C. 空气和水分✓
13. 与普通土壤相比,黑土含量较高的成分是
A. 有机质✓
B. 矿物质
C. 空气和水分
【冷冷口诀:黑土肥力强,冷湿我称王;红土肥力弱,湿热淋溶过;黄土土质松,漏水又漏风;自土盐碱化,神啥都得挂】
台风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气象灾害,常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在夏秋季节,台风带来的降温降雨天气也具有消暑抗旱的作用。读图6,完成14—16题。

【台风的形成:①高温、高湿的洋面;②有地转偏向力】
14. 从气压形势看,台风的实质是一个强烈发展的
A. 反气旋
B. 高气压
C. 低气压✓
15. 在台风眼,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表现为
A. 上升
B. 下沉✓
C. 静止
16. 狂风暴雨天气主要分布在
A. 外围大风区
B. 旋涡风雨区✓
C. 台风眼
读图7,完成17—19题。

17. 震源一般位于
A. 下地幔
B. 岩石圈✓
C. 软流层
18. 震中与震源的位置关系是
A. 垂直对应✓
B. 水平对应
C. 倾斜对应
19. 在等震线上,相同的是
A. 震级
B. 烈度✓
C. 震中距
蝗灾是由蝗虫引起的灾害。蝗虫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苗,使农作物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农业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读表1,完成20—21题。

20. 河北省最容易发生蝗灾的月份是
A. 1-2月
B. 5-6月✓
C. 9-10月
21. 消灭蝗虫最经济又环保的方式是()
A. 投放天敌✓
B. 喷洒农药
C. 人工诱捕
遥感技术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它能快速获取大量信息,在国民经济和军事的很多方面获得广泛应用。据此完成22—24题。
22. 与传统实地调查相比,遥感技术获取信息速度快的主要原因是
A. 观测位置高✓
B. 所需人员少
C. 受天气影响小
23. 与航空遥感相比,卫星遥感获取的信息
A. 精度高
B. 范围大✓
C. 更新快
24. 用遥感技术预报滑坡灾害,在遥感影像上可测量滑坡体的
A. 影响范围
B. 伤亡人数
C. 面积大小✓
25.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的植被不同,不同类型的植被反过来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读图8,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对应的植被类型是雨林。
(2)从温度带看,季雨林属于热带植被,针叶林属于亚寒带植被。
(3)热量和水分是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从沿海向内陆减少的主要因素是水分,从赤道向极地减少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4)判断题
a.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影响大气的组成成分。(✓)
b. 保护草原资源是人类当前最紧迫的全球生态任务之一。(×)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
材料一 2022年1月15日,北京时间12点27分,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发生了千年一遇的猛烈火山爆发。汤加火山属于海底火山,多个卫星捕捉到火山喷发的瞬间;海面大面积“炸开",巨大波纹向外迅速扩散,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这是近几十年来全球最猛烈的火山爆发,预计对未来1—3年内的全球气候产生

(1)汤加位于南半球,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另一个是地中海喜马拉雅】
(2)此次火山喷发后,洪阿哈阿帕伊岛的陆地面积会减小。
(3)判断题。
a.海底火山喷发后一定会形成锥形的火山口。(x)
b.大量火山灰扩散在大气中可能导致气温下降。(✓)【会遮蔽太阳辐射】
(4)说出汤加火山爆发可能引发的其他自然灾害。
地震、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