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幻想
我们在人世中平静而普通地活着,有痛苦有悲伤。只是,内心依旧有一片地方,仿佛梦境一般纯净,不受尘世的污染,想要不顾一切去追寻的乌托邦。
————题记
虽然不是设定在2020年这么准确的时间,但小学的时候还有写了很多描写未来的作文,几乎是每学期作文课的标配。每当老师出这一类的作文题目,我总是相当的兴奋,平时把笔头给咬烂都凑不出两三百字,这时都能洋洋洒洒写出三四页。貌似作文本一页是三百五十字左右吧,在小学写出三四页绝对是巨无霸级别的多。我还自作聪明地以为写得很好,交上去时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和欣喜。
原因无他,有得写而已,我的脑子里总是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小小的作文本哪能装得下全部?
可惜的是,小学的作文本全部扔了,写的什么我也忘得七七八八。到现在还有印象的一些片段都是特别不符合实际,现在的我看了都觉得羞耻。如果大家不嫌弃的话,那我就拿出来当做笑话讲讲好了。
小时候的我就特别喜欢武器装备,至今印象还比较深刻的是,我曾经写过发明一个传送门,然后装到航空母舰上去,这样航空母舰的战斗机就用不完了。还有诸如把大米装进导弹里送到贫困国家去。
很幼稚,对吧?但是现在想想,这种纯真的想法还真是令人怀念。
我很惭愧,也很后悔,小学真的是一段无忧无虑的时间,应该要好好地记住,但是我居然没有把这六年黄金般的时光好好地记在脑子里。如果换成现在的我,恐怕打死都不会想出这些东西来。不是想不出,而是不敢想。唯物主义思想已经深刻地进入到每个人的脑海中,这些诸如在航母上安装一个传送门的幻想,用一句话就能全部否定——“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句话真是可恶,它简直是幻想的一颗毒瘤。它曾无数次矫正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却也扼杀了无数人童年时期那种纯真的美好。湮灭童年的何止只有这句话呢?越是成长,就越是给自己的思想戴上枷锁,每一个比你大的成年人都在告诉我们,我们要这样做,我们要那样做,最后我们要融入到社会中去,顺应社会,与社会合为一体,不能当刺头。于是我们就不断改造自己的思想,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最终我们抛弃了幻想,成为了现实中的人,童年也就彻底消失了。
再进一步发展,好奇心也消失了,再也没有人会用一下午的时间盯着一只蜗牛看,不用探索,也不需要探索。只需要工作,和忙碌地来回奔波,没有时间了。思考,探索,已经不会再有时间去做这些事了,生活也变成了一潭没有活力的死水,最终大多数人就这么平庸地度过了一生。
看看现在的我们,如果再写一篇展望未来的作文,会怎么写?嗯,肯定是找一找现在最先进的技术,然后对比一下之前的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像坚实的阶梯一样,一步步推出未来会是怎么样的。谁还会像小时候一样幼稚,总是充满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身体的休息很容易,但我们的内心总是在无谓地忙碌着,在这样不间断的忙碌中,我们逐渐变得麻木了。这里的麻木并非指的鲁迅笔下的“麻木的国民”,而是指我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越来越僵硬,机械,与他人同质化。在小学时,倾尽全力写下一篇充满幻想的作文,然后亲手交上去之后的那种满足与期待, 现在已经很难再感受到了。
这无可厚非,是社会把我们打磨成这样,而非我们自己愿意的。
在难得有闲暇的时候,请试着像小时候一样,仰望星空,好好地审视自己的内心,找一找那片乌托邦,还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