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的“勘合贸易”获利巨大,室町幕府后来为什么要限制?
明朝永乐时期,日本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通过向明成祖称臣正式开启了中日“勘合贸易”。根据史书记载,“勘合贸易”对日本来说获利巨大,一次“勘合贸易”就能让日本获得比成本高出几十倍的巨大利润。

既然“勘合贸易”的利润如此巨大,日本应该鼓励发展才对。但奇怪的是,在足利义满去世后,室町幕府却开始限制“勘合贸易”并停止向中国称臣。那么室町幕府为什么要限制获利巨大的中日“勘合贸易”呢?

日本主流说法认为“勘合贸易”是以牺牲日本尊严才得以进行的,幕府为了尊严才限制“勘合贸易”。不过这种说法基本不靠谱,日本历史上多次为了利益而放弃尊严,才不会为了所谓的尊严限制“勘合贸易”。

室町幕府是个统治松散的幕府,在中央和地方上都受制于守护大名,本质上只是大名联盟的盟主而已。就算在足利义满的鼎盛时代,室町幕府都只能影响大半个日本而已,这点在“勘合贸易”上也有所体现。

受制于守护大名的室町幕府无法建立专门机构管理“勘合贸易”并直接获利,只能将“勘合”发给靠近中国和朝鲜的关西守护大名,让他们自己进行“勘合贸易”赚钱,幕府再从关西守护大名的贸易利润中提成。

这样一来,利润巨大的“勘合贸易”基本就被关西的强力守护大名(如细川氏、大内氏)垄断了,幕府的收益反而非常有限。于是“勘合贸易”削弱了幕府将军的实力,幕府将军还要为此背“二臣贼子”的骂名。

正因如此,室町幕府在足利义满去世后便开始限制“勘合贸易”的发展。不过畏惧强大的关西大名,室町幕府又不敢真的把“勘合贸易”停止,只能在纠结的状态中勉力维持,直到战国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