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常见苔藓植物记录-苔类篇
上一篇介绍了苔藓植物的概况,想要了解一类生物就离不开对其基本结构的认识和种类识别,因此这一篇从相对简单的苔类植物开始说起。
一、苔类植物的大致了解
苔类植物一般指苔纲Hepaticae,主要形态既有茎叶体也有叶状体(茎叶体即能清晰看出茎叶之分,而叶状体则像地衣一样的带状)。这类植物一般有背腹之分,在腹面生假根。
叶状体苔类相当有辨识度,紧贴基质分叉匍匐生长,代表植物为地钱。常见种类多为土生,利用胞芽无性生殖,有或没有胞芽杯。很多种类雌器托或雄器托会高举,形如小伞或小蘑菇。在具体的分类上,重要的特征有:气室有或无、气室复杂程度、雌雄生殖器的形态、鳞片形态、油胞形态。
茎叶体苔类更为复杂,这类植物有土生、树皮附生、石生,甚至还有叶面附生,由于其体型较小常常被忽视。大致形态如下图,重要的特征有:叶的排列形式(前遮后还是后遮前)、腹叶和叶的形态、雌苞形态、孢蒴形态。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结构往往必须要在显微镜或者解剖镜下才能观察到,而且需要一定的取材、装片能力。
二、常见的苔类植物
上海的开发程度高,除地钱科外,苔类植物一般要在公园或者松江区的山上才能见到。
叶状体苔类:
1.地钱科
地钱 Marchantia polymorpha

地钱世界广布,无论是山地还是居民区都能见到。见于佘山地区、公园、小区
楔瓣地钱东亚亚种 Marchantia emarginata subsp. tosana

这个种也是非常常见而且适应人为干扰的生境,有研究将其不再作为楔瓣地钱的一个亚种处理,这里保留原位。见于小区、绿地。
2.蛇苔科
蛇苔 Conocephalum conicum(只见过一次,而且忘拍照片)
见于:公园绿地
小蛇苔Conocephalum japonicum

看上去呈亮绿色,有无性胞芽分布于叶状体边缘。见于公园绿地,土生
3.溪苔科
溪苔 Pellia epiphylla

感觉没什么特点,见于公园绿地。
4.单月苔科
单月苔 Monosolenium tenerum

识别特点是褐色的油胞,见于:公园绿地。
茎叶体苔类:
5.细鳞苔科
东方疣鳞苔Cololejeunea japonica


在上海的分布较为广泛,附生于树皮或岩石,见于公园、佘山地区
天目山疣鳞苔Cololejeunea tianmuensis



见于公园绿地,树附生
小顶鳞苔 Acrolejeunea pusilla




见于行道树上,体形极小
6.耳叶苔科
盔瓣耳叶苔Frullania muscicola


见于部分公园和佘山地区,树附生或石附生
7.地萼苔科
芽孢裂萼苔 Chiloscyphus minor


这个科分类变动较大,该种以前叫芽胞齿萼苔。特征是叶边密集分布的芽孢。见于佘山地区,土生或石附生
一些补充:
名录和以前的记录有提到上海存在更多苔类,但是本人只观察到以上几种,可能是因为环境变化导致消失,或者只在大金山岛上。
上海的茎叶体苔类在城市里很少见,而且多样性较低,推测在行道树上还有细鳞苔科的苔藓没发现
苔藓植物的无性生殖器官在不同的书籍或教材中叫芽孢和胞芽都有,我一般不太区分。
在上海的朋友看见不认识的苔类可以来问我,最好带上地点,我可以去采集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