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王的设计美学:咒眼篇

大家好,我是hentai研究者,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游戏王的设计美学:咒眼篇。
【咒眼】是游戏王的卡组系列之一,这个系列的特点是本家恶魔族怪兽通过装备对应的“咒眼”来发动相对应的效果。

中世纪古堡,血族,恶魔,通过装备来获得奇异的能力,而且还是出自科乐美,听到这些标签,人们往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科乐美的名作《恶魔城》。

事实上科乐美也经常将本家的其他游戏neta进游戏王中,比如《合金装备》《实况系列》以及在FC时期发行的大大小小各种游戏。
而游戏王中参考《恶魔城》的系列并不少,【吸血鬼】和【鬼计】就或多或少的参考《恶魔城》中的角色。


不过【咒眼】这个系列比较特殊,与其说它neta了《恶魔城》,倒不如说它neta的是《恶魔城》的精神续作《血污:夜之仪式》。

《血污》的制作人五十岚孝司同时也是《恶魔城》系列的制作人,但为什么说《血污》是精神续作而不是正统续作呢?
这是因为《恶魔城》在当年其实是一个叫好不叫座的游戏系列,尽管风评极佳,但是往往并不能带来多少利润,并且还要投入大量研发时间,相反柏青哥和游戏王这类游戏的利润是《恶魔城》的几百甚至几千倍,所以K社很理所当然的把恶魔城封存了。
后来五十岚孝司选择了辞职,自己成立了工作室,做起了游戏,最后做出了《血污》这部佳作。
由于本篇是游戏王的设计美学,这里就不赘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戳下面这篇链接:

回到正题,尽管《血污》并不是科乐美出品的游戏,但是这并不影响科乐美neta,而且neta程度相当明显。


咒眼之死徒 沙利叶

这个卡名的②的效果1回合只能使用1次。
①:这张卡召唤成功时才能发动。从卡组把「咒眼之死徒 沙利叶」以外的1张「咒眼」卡加入手卡。
②:这张卡有「魔月之咒眼」装备的场合,以对方场上1只特殊召唤的怪兽为对象才能发动。那只怪兽破坏。这个效果在对方回合也能发动。
③:这张卡的②的效果发动的场合,下次的准备阶段发动。选自己场上1张卡破坏。
咒眼本家的特点就是本家“死徒”检索装备卡“咒眼”并装备来完成场面压制,运转相当灵活,不过可惜的是本家的强度并不算高,因为这种装备卡组非常怕后场除去和吃货,所以在实战中咒眼往往都是作为小轴出现在自奏圣乐卡组,也就是“3沙利叶+1巴西利乌斯+1魔月之咒眼+3咒眼领域”一卡出幻崩。
游戏王决斗链接更新了咒眼,但是由于没有收录link怪兽以及沙利叶,导致这个卡组连娱乐都算不上……

沙利叶(Sariel)是一位于犹太教与基督教出现的天使长,亦是卡巴拉体系中的七大天使之一。沙利叶是月之天使(月象征着夜晚、暗黑、死亡、魔法、邪恶等不祥之意)
由于是月之天使,因此在很多作品中会把沙利叶设计为女性角色(当然天使是没有性别之说的)

在神话中,沙利叶拥有邪眼的能力(Evil eye,又称邪视、魔眼,其目光能带来诅咒),「魔月之咒眼」便是捏他自沙利叶的这些特征。卡图上沙利叶右手拿着「魔月之咒眼」。

而游戏王中的沙利叶造型neta自《血污:夜之仪式》中的表BOSS吉贝尔Gebel。

同样的发型,同样的发色,同样的右眼带上了一个逼格满满的眼罩。
在《血污》的剧情中,女主所战斗的“恶魔城”就是吉贝尔从地狱深处召唤到了现实世界。而在游戏王中,沙利叶同样可以从卡组中将本家场地加入手牌。

沙利叶卡名中的“死徒”类似“使徒”,通常指吸血鬼/血族。一般认为这个词出自《月姬》、《fate系列》。

死徒原本是“真祖”准备的救急用食物。真祖为了预防自己无法压抑吸血冲动而预先准备的人类,为了不让其逃走而吸食其血液,将其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
而在《血污》的设定中,反派吉贝尔(Gebel)曾和伙伴一起被炼金师当做召唤地狱的祭品,作为唯一的幸存者,发誓向炼金师行会展开报复。
咒眼之死徒 美杜莎

这个卡名的②的效果1回合只能使用1次。
①:这张卡召唤成功时,以「咒眼之死徒 美杜莎」以外的自己墓地1张「咒眼」卡为对象才能发动。那张卡加入手卡。
②:这张卡有「魔月之咒眼」装备的场合,以对方墓地1只怪兽为对象才能发动。那只怪兽除外。这个效果在对方回合也能发动。
③:这张卡的②的效果发动的场合,下次的准备阶段发动。选自己墓地1张卡除外。
和沙利叶相比弱了很多,检索和回收是两个概念,在【咒眼】这个系列中这个差异被更加拉大,因为【咒眼】几乎没有能单独用的魔陷,所以这张卡在T1几乎无法当作展开点,二效和三效也完全无法让人满意。
在2019年3月发布的V-JUMP中介绍了这个系列的主题,就是两个死徒在争夺咒眼,最后是沙利叶获胜并变成咒眼之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美杜莎弱一点合情合理?
这张卡neta的是蛇发女妖美杜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戳下面这一篇。

虽然说她neta美杜莎,但是在卡图中,很难看见与蛇有关的特征,只有看起来有点像蛇的头发,和有点像蛇的腿部装饰。
效果也跟封印没有一毛钱关系,她的造型更像是neta了《血污》的女主角米莉亚姆(Miriam)

米莉亚姆和吉贝尔一样,也是逃过了地狱召唤的祭品,游戏的主线故事也是为拯救人类与自己,Miriam须战斗并穿越恶魔城堡的同时搜集、制作和解锁武器、设备和战利品,以击败召唤者Gebel和在途中等候着的恶魔奴仆与boss。
当然这个相似度就没有上面那位那么离谱了,在《血污》中,吉贝尔想要同化米莉亚姆,而沙利叶也要同化美杜莎。

米莉亚姆身上有会发出红光的魔法结晶,美杜莎身上也有相似的物体。
米莉亚姆可以通过打败对方的使魔之后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使魔,同样美杜莎也可以回收墓地中的咒眼。
咒眼之眷属 卡托布莱帕斯

这个卡名的①②的效果1回合各能使用1次。
①:以自己场上1张「咒眼」魔法·陷阱卡为对象才能发动。直到下个回合的结束时,那张卡只有1次不会被对方的效果破坏。
②:这张卡在墓地存在,自己场上有「咒眼之眷属 卡托布莱帕斯」以外的「咒眼」怪兽存在的场合才能发动。这张卡特殊召唤。这个效果特殊召唤的这张卡从场上离开的场合除外。
能被导游特召做R3或者link,二效是墓效,可以用魔犀族战士/恶魔的叹息等卡堆下去。
一效主要用来保护自己的魔月之咒眼,但是只能保一次,低配版闪珖龙,不能让人接受,这环境一张精子旋风就没了,或者装备怪兽被海龟吃了也完全没办法。

卡托布莱帕斯(catoblepas)其名意为“向下看”,它是西方传说中能通过凝视和呼吸杀人的长颈牛头猪脸怪兽。相传卡托布莱帕斯的头部很重以至于它的脸总是贴着地面,所以被它的眼睛杀死的生物不多,倒是地上的植物都被它的呼吸变成了有毒的植物。
在恶魔城中属于非常常见的怪兽。

OCG中还存在另一只卡托布莱帕斯:

咒眼之眷属 巴西利乌斯

这个卡名的作为①的方法的特殊召唤1回合只能有1次,作为②的效果1回合只能使用1次。
①:自己场上有「咒眼」怪兽存在的场合,这张卡可以从手卡特殊召唤。
②:自己主要阶段才能发动。从卡组把1张「咒眼」魔法·陷阱卡送去墓地。
场地/叶利沙一变二的伴侣,尽管这只怪兽设定上是美杜莎的眷属……
如果加入自奏构筑地位大致相当于卡洛贝恩。虽然自己不能像淘气大姐那样空场自跳,但是其②效果能把咒眼装备调度出来,让中盘抽到的场地/沙利叶能形成一个单点控场点,继续有用武之地。

巴西利乌斯(Basileus)本意是“国王”,它也是巴西利斯克(basilisk)的出处。巴西利斯克又叫蛇尾鸡或者翼蜥,西方传说中的蛇类之王。前面提到的蛇妖就是巴西利斯克,因此他在作品中又被称为蛇王(King of Serpents)。

阳炎兽 巴西利科克neta的就是此类怪物。
咒眼之王 泽拉凯尔

「咒眼」怪兽2只以上
这个卡名的②的效果1回合只能使用1次。
①:攻击力2600以上的怪兽为素材作连接召唤的这张卡在同1次的战斗阶段中可以作2次攻击。
②:这张卡有「魔月之咒眼」装备的场合,以对方场上1张卡为对象才能发动。那张卡破坏。这个效果在对方回合也能发动。
③:这张卡的②的效果发动的场合,下次的准备阶段发动。选这张卡所连接区1只效果怪兽,那个效果无效。
这张卡发布的时候本家还没有link2,因此出这张卡需要三个素材,虽然咒眼出这个不难,但还是略微有些亏。
沙利叶在装备魔月之咒眼的状态下,发动1次炸对方怪和炸自己卡的效果即可满足此卡①效果;②效果让人想起了剑皇,此卡还不需要cost,算是对得起票价。③在很多时候可以当作正面效果。

萨拉凯尔(Zerachiel)是沙利叶的别称。因此这张卡和「咒眼之死徒 沙利叶」实际上是同一人物。「魔月之咒眼」的力量引发了沙利叶的变化。
根据官方设定, 被侵蚀自己的“咒眼”所吸引的他,为了将世界变成自己的东西而开始行动。
魔月之咒眼

「咒眼」怪兽才能装备。
这个卡名的③的效果1回合只能使用1次。
①:装备怪兽不会被战斗以及对方的效果破坏,不会成为对方的效果的对象。
②:每次自己把装备怪兽的效果或者这张卡以外的「咒眼」魔法·陷阱卡发动才发动。装备怪兽的攻击力上升500,自己失去500基本分。
③:这张卡在墓地存在的场合,支付1000基本分,从自己墓地把「魔月之咒眼」以外的1张「咒眼」魔法·陷阱卡除外才能发动。这张卡在自己场上盖放。
卡图中带上【魔月之咒眼】的人是沙利叶。
セレンの呪眼,其名源于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塞勒涅(Selene)。

NW翻译将这张卡翻译成了【太阴之咒眼】,太阴是我国古代对月亮的别称,我认为这个翻译非常不妥,这类西方元素的卡用东方文化的词翻译,就像吸血鬼猎人本土化翻成驱魔道人一样。看起来文雅但实际上并不是。
卡图上佩戴于右眼的「魔月之咒眼」造型酷似牛角包。动画游戏王ARC-V中塞瑞娜(Selena)所使用的「月光」卡组里,「月光」怪兽的眼部也佩戴有牛角包造型的物体。牛角包(croissant)在法语里就是新月的意思。

咒眼领阈-错视之城-

这个卡名的卡在1回合只能发动1张。
①:作为这张卡的发动时的效果处理,可以从卡组把1只「咒眼」怪兽加入手卡。
②:1回合1次,自己的魔法与陷阱区域有「魔月之咒眼」存在,自己的「咒眼」怪兽被攻击的伤害计算时才能发动。那次战斗发生的对自己的战斗伤害让对方也承受。
③:场地区域的这张卡被效果破坏的场合,以自己墓地1只「咒眼」怪兽为对象才能发动。那只怪兽加入手卡。
①效是非常常见且强大的发动时作为效果处理拿一个本家怪。②效果在实战中基本可当做不存在。③效果被触发后,可回收墓地的沙利叶作为下一波的一个占通招的控场单点,也可回收墓地的巴西利乌斯与复数上手的沙利叶/场地做第二波LINK2展开。

【領閾】取自「領域」和「閾(视觉阈限)」。视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指最小可觉察的剌激量,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
「パレイドリア(Pareidolia,空想性错视)」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大脑对外界的刺激(一副画面或一段声音)赋予一个实际的意义,但只是巧合,实际上“意义”并不存在。比如把云朵看成动物,把岩石看成人脸。
这个neta的是恶魔城游戏的特点:逆城堡。当你通关恶魔城的所有房间以为几乎要通关时,游戏其实才过了一半,你需要相对应的道具进入逆城,而这个逆城则是正城完全翻转了过来。

咒眼领阈的所有者似乎是沙利叶,这可能捏他了《血污:夜之仪式》中Gebel召唤出来的城堡。Gebel的城堡原本的目的是供Gebel和Miriam居住。或许正因为血污和恶魔城有着相同元素但又非同一系列,所以咒眼被设计得像吸血鬼系列但又不是吸血鬼。Gebel和Miriam并非血族,但又是非人的存在(肉体与魔法晶体融合),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沙利叶美杜莎的种族不是不死族而是恶魔族。
唤忌之咒眼

这个卡名的卡在1回合只能发动1张。
①:从自己的手卡·墓地选1只「咒眼」怪兽特殊召唤。自己的魔法与陷阱区域有「魔月之咒眼」存在的场合,也能作为代替从卡组把1只「咒眼」怪兽特殊召唤。
一张中期才有用的卡,前期抽到就是卡手物,先不论从哪里特召,死徒要通召才能触发效果,眷属本身就有从手卡/墓地特召的效果,且特召了也没什么收益,导致看似强力的此卡地位尴尬。
而中期此卡苏生本家LINK3会是非常强力的返场。
卡图为「咒眼之死徒 沙利叶」吸收了「咒眼之眷属 巴西利乌斯」和「咒眼之眷属 卡托布莱帕斯」变身为「咒眼之王 萨拉凯尔」的一幕。因为是三只怪兽的合体,所以「咒眼之王 萨拉凯尔」是LINK-3。
左下角是震惊的美杜莎。
惨祸之咒眼

这个卡名的卡在1回合只能发动1张。 ①:自己场上有「咒眼」怪兽存在的场合,以对方场上1张魔法·陷阱卡为对象才能发动。那张卡破坏。自己的魔法与陷阱区域有「魔月之咒眼」存在的场合,这个效果破坏的卡不去墓地而除外。
本家专用旋风,追加效果是升级成宇宙旋风,但准确来说升级后是“破坏并除外”,会触发古遗物神智的遗言。
通召沙利叶检索到手就能马上发动,即此卡能为沙利叶增加除去后场的功能。例如对方有《长眠不醒的噩梦》,自己不能用【魔月】时,会希望卡组里有一张此卡。
惨祸意为严重的灾祸。卡图为「咒眼之死徒 美杜莎」放出使魔(攻击沙利叶)的一幕,结合效果美杜莎想用眷属破坏沙利叶的【咒眼】,但根据后面的剧情发展,我们知道她失败了。
静冠之咒眼

这个卡名的卡在1回合只能发动1张。
①:这张卡也能从自己墓地把1张「咒眼」卡除外来发动。那个场合,自己从卡组抽1张。
②:1回合1次,有「魔月之咒眼」装备的自己的「咒眼」怪兽向对方怪兽攻击的伤害计算后才能发动。那只对方怪兽除外。
③:魔法与陷阱区域的这张卡被效果破坏的场合,以除外的最多3张自己的「咒眼」卡为对象才能发动。那些卡回到墓地。
「静冠」→「静观」。
「咒眼之死徒 沙利叶」和「咒眼之眷属 卡托布莱帕斯」静候挑战者(美杜莎)现身。他的淡定源于他对自身实力的自信,觉得美杜莎根本奈何不了他。
妒绝之咒眼

这个卡名的卡在1回合只能发动1张。
①:自己场上有「咒眼」怪兽存在的场合,以场上1只怪兽为对象才能发动。那只怪兽回到持有者手卡。自己的魔法与陷阱区域有「魔月之咒眼」存在的场合,这个效果的对象可以变成2只。
本家专用强脱,追加效果是再来一瓶。通召沙利叶检索盖下就是简单的干扰,发动起来比静冠容易,能对付雷龙等有破坏抗性的怪,比较好用。
卡图为「咒眼之死徒 沙利叶」以胜者的姿态傲慢地面对惨败的「咒眼之死徒 美杜莎」。

死配之咒眼

这个卡名的卡在1回合只能发动1张。
①:对方把怪兽攻击表示特殊召唤时,持有比那只怪兽高的攻击力的「咒眼」怪兽在自己场上存在的场合以那1只对方怪兽为对象才能把这张卡发动。得到那只怪兽的控制权。那只怪兽只要自己的魔法与陷阱区域有「魔月之咒眼」存在,也当作「咒眼」怪兽使用。那只怪兽从场上离开时这张卡破坏。
效果看起来很美好,辅助做link3,但实际上一百把也发动不了一次的鸡肋效果。怎么地你还能加速link啊。
「死配」→「支配」。
「咒眼之死徒 沙利叶」控制了被他杀死的「咒眼之眷属 巴西利乌斯」的尸体并准备将其吸收。
断罪之咒眼

这个卡名的卡在1回合只能发动1张。
①:自己场上有「咒眼」怪兽存在,魔法·陷阱卡发动时才能发动。那个发动无效并破坏。自己的魔法与陷阱区域有「魔月之咒眼」存在的场合,这张卡的发动和效果不会被无效化。
本家反击康,且不会被其他康,对神之宝具,不过不能康怪兽导致强度有限。
从卡图可以看到「咒眼之王 萨拉凯尔」右半身的变化最大,尤其是右臂。这可能neta了《血污:夜之仪式》中失去右臂改用贴满咒术的义肢的武士斩月。


咒眼之女王 戈耳戈涅

包含「咒眼」怪兽的怪兽2只
这个卡名的②的效果1回合只能使用1次。
①:这张卡的攻击力上升自己墓地的「咒眼」卡种类×100。
②:这张卡有「魔月之咒眼」装备的场合,以对方场上1只效果怪兽为对象才能发动。那只怪兽的效果直到回合结束时无效。这个效果在对方回合也能发动。
③:这张卡的②的效果发动的场合,下次的准备阶段发动。选这张卡所连接区1只怪兽破坏。
美杜莎进化成戈耳工了(尽管从神话角度来看并没有区别)
第十期新卡,本家终于有link2了。

这张卡可能是「咒眼之死徒 美杜莎」夺得「魔月之咒眼」后的姿态。恶魔城和血污都有多结局的设定,既然有沙利叶战胜美杜莎的普通结局,那有美杜莎反过来获胜的IF线结局也不奇怪。
当然我们不知道哪个是真结局,不过按照了《血污》的结局的话,一共有三个结局:米利亚姆击败吉贝尔的坏结局,拿到斩月击败吉贝尔的普通结局,以及拿斩月斩杀了吉贝尔房间中的红月,然后去寂静花园红色月亮处继续用斩月刀攻击,开启通往巨兽之巢的传送门,一路推进,打败格莫瑞拿到闪现,利用闪现去左侧打多米尼克和巴尔的完美结局。
可能今后还会出一个link4吧。

蛇发之咒眼

「咒眼」怪兽才能装备。
这个卡名的卡在1回合只能发动1张,这个卡名的③的效果1回合只能使用1次。
①:这张卡只要在魔法与陷阱区域存在,卡名当作「魔月之咒眼」使用。 ②:自己基本分比对方少的场合,装备怪兽的攻击力上升基本分差的数值。 ③:把墓地的这张卡除外,从手卡丢弃1张「咒眼」卡才能发动。从卡组把「蛇发之咒眼」以外的1张「咒眼」魔法·陷阱卡加入手卡。
似乎是IF路线中由「咒眼之死徒 美杜莎」夺得的「魔月之咒眼」变化而成的样子。「咒眼之死徒 美杜莎」会藉由这个咒眼变身为「咒眼之女王 戈耳戈涅」。
然而K社在第十期的最后一个卡盒中发布了【咒眼】的一张新卡,让以上的猜想不再成立。
眷现之咒眼

这个卡名的①②的效果1回合各能使用1次。
①:在自己场上把1只「咒眼之眷属衍生物」(恶魔族·暗·1星·攻/守400)特殊召唤。自己的魔法与陷阱区域有「魔月之咒眼」存在的场合,这个效果特殊召唤的数量可以变成2只。这张卡的发动后,直到回合结束时自己不是恶魔族怪兽不能特殊召唤。
②:把墓地的这张卡除外才能发动。这个回合,自己场上的「咒眼」魔法·陷阱卡不会成为对方的效果的对象。
我们可以通过这张卡的卡图发现,沙利叶和美杜莎都有自己的咒眼,而非美杜莎抢夺了沙利叶的咒眼。
卡图中的沙利叶摘下了自己的咒眼,这个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玩家观看并发现这个事实,因为如果以他这个角度带上咒眼的话,玩家是完全看不出来的……

这个设计非常的恶魔城,在打boss之前获得重要道具会导致触发的结局也不同。
而这张卡的效果本身能让咒眼系列轻松的做出link3甚至link4,我在此下断言,【咒眼】今后肯定还会有一张美杜莎的link3或link4来补全真结局!
猜错我直播吃三张武松!

结语:
咒眼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系列,尽管本家卡并不多,却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就像破坏剑,魔蜥义豪一样,而且可发挥空间很大,不时出一张新卡补全故事,真不知道今后会如何发展,真是有生之年。
不过这种过度neta离职游戏制作人新作的行为,尤其是人家游戏大卖,你第二年就出neta的新卡,只能说真不愧是科乐美啊。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游戏王的设计美学全部内容了,非常感谢你能看到这里,觉得不错的就请点个赞吧,我是hentai研究者,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