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主义 七书 论简化字
作者:张广天
造字之法,起于象形指事,成于形声。会意为枢,枢转而万象生。转注为守,假借为变。变则气象新。
文字历程,由独体创合体,由旧意达新意,由无音变有音,非单元素单序列组合,乃多元素多序列组合。字的这种有机多元整体系统,在当今简化字改革运动中,也显示出非凡的力量。
文字的简化,大约从宋辽已经开始。因草书行书的缘故,很多笔划被省略去。很多字形,也有了改变。这些变故,通常都依照六书造字法,很少凭空臆出。1935年8月,民国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推出《汉字简化方案》。目前,中国内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人通行简化字。这些通行的简化字,基本按照宋辽以来的简化传统,应用方便,达意准确,实为成功之举。有人反对简化字,说这是大陆背祖离宗的独门法术,真所谓知其一不知其二,荒诞不经。
简化字中,如灭,原先写作滅,是一个形声字,现在看起来用东西盖住火,就灭了,非常简练达意,符合会意字原理。又宝字,屋中有玉,比以前那个寶字更明晰。还有笔字,竹下有毛,比繁体筆字更贴切,也更符合纸张发明后的书写事实。鸟和乌的简体更出神入化,有眼睛的是鸟,没眼睛的看不见,一片乌黑。
文字的原理,使字形能繁能简,只要倚重其法,造化万千,推陈出新。简化字的通行,再次见证文字自肇始以降,机制完善,应变自如。其潜能莫测,断无废免不用之理。
所以,简化,又为六书之后第七书。
(选自《手珠记》第三卷第一章 作者:张广天 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