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假如中国也被和平演变
文/司马南
假如中国也被和平演变,将会是什么样子?建议您去看一部电影。如果您这几天只能看一部电影的话,也建议您去看这部电影——《93国际列车大劫案:莫斯科行动》。(以下简称《莫斯科行动》)
原来不抱希望,是其他的片子时间不合适,才选择看《莫斯科行动》的,看了以后觉得不错。

另有一个夏雨他们搞的电视剧《莫斯科行动》,容易混淆,我刚看的这个莫斯科行动前面还有几个字“93国际列车大劫案”。
邱礼涛的造型越来越像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了,笑起来尤其像,他指导这部片子可谓成功之作。

韩三平与刘德华联合监制,因为刘德华的腕儿太大,所以他挂了一个监制的衔儿,他的演出只能叫特别演出。
刘德华是会演戏的,但更多的是品牌溢出效应,好几部片子里面都有刘德华,越来越像老牌五香粉了。
陈大明编剧极为出色,前天看了《志愿军》,志愿军的编剧里面,如果能够吸纳陈大明的一些编剧技巧的话,别的不敢说,文戏肯定会有较大的变化。
张涵予、黄轩、文咏珊领衔主演,谷嘉诚、赵炳锐、白那日苏、芮丹尼、张本煜、尚语贤、徐小飒、何晟铭等演员都还不错。

最直观的因素是电影院里几乎坐满了,我买票的时候只有靠后,而且很偏的位置。
该片改编自震惊中外的“中俄列车大劫案”,讲述了案件发生后,中国警察跨国缉匪的故事。一剧情,二犯罪,三动作,跟前几天那个关于缅北的片子不一样,我们警察到了缅北受那窝囊气,就甭提了。张涵予饰演中国队长,到了莫斯科,照样手里拿着家伙,乒乒乓乓一通打,最后,苏27战斗机都上了。在莫斯科下水管道里边开摩托更是惊险刺激。

警察张涵予的戏也没得说,男人风格,教科书式表演,照样是那么帅那么飒。
黄轩一直演正面人物,这次演坏人苗青山,他爸爸是小提琴手,从小他听他爸爸演奏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四交响曲,他爸爸死的早,妈妈嫁了一个酒鬼兼混蛋,他就学坏了,最后变成了心理变态的杀人恶魔。
黄轩的表演细腻丝滑很有层次感,这是一个在别人处于浮雕状态的时候,他越出来表现出更高层次感的好演员。

除了我们能够想到的一个好看的电影的全部要素之外,这个片子的价值极尽在为生动地揭示了30年前苏联亡党亡国之后,社会所发生的变化,民不聊生,盗匪横行,整个社会失序,旧社会所有的丑恶现象死灰复燃。一小部分富人过着酒醉金迷极度奢侈的生活,而老百姓则陷入深深的苦难。莫斯科大街上,那些身上挂满了勋章的人在乞讨,画面太具讽刺感了,然而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那些所谓做中苏贸易的“倒爷”们,正是在这个时候乘虚而入,在莫斯科这个大江湖大染缸当中,把中国社会的丑陋的东西,与俄罗斯社会丑陋的东西叠加在一起,上演一部五光十色的大戏。
片子虽然讲的是破案子,案子撕开的这一道口子,解剖当时的中国社会和俄罗斯社会,给人留下的是更深刻的人性的思考,社会变迁的思考。作为当年社会主义阵营的两个大国,中苏人民是多么昂扬振奋幸福热情,多么有奔头儿。

而当美国对苏联的和平演变成功之后,俄罗斯人所向往的西方世界,给俄罗斯人带来的却是地狱式的毁灭。历史虚无主义致使列宁、斯大林、红军、共产党都变成了负面的符号,而所谓现代化民主性所带来的却是人类历史上的极速丑陋,人性变成了狼性。
就像狼的本性,凝固在血液中一样,资本主义的掠夺制度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命本质。不再掌握国家机器和生产资料的俄罗斯的普通老百姓,只能将自己的劳动力像机器一般贱卖给资本家,所得却不及生产价值之半,在法律上、经济上完全没有自卫能力,沦为任人宰割的命运。
这部片子好就好在,没有专门去讲这个道理,但是电影看下来,观众自然会思考:幸而中国没有让戈尔巴乔夫和雅克夫列夫之类的人得逞,幸而党的组织没有解散,幸而国家没有解体。
北京青年报评论说,炫酷打斗和精彩文戏构成的观赏性之外,《莫斯科行动》还用一种高度还原现实的方法,让人们重温了那个逝去的年代。

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动荡,卢布贬值,大批中国“倒爷”前往俄罗斯买卖商品从中牟利,甚至倒卖飞机,这些都成为了久远岁月的传奇,给电影增添了质感。
影片还原了俄罗斯的地铁、下水道、博物馆、火箭发射基地等重要的地标,那庞大的地下空间与地上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机车在迷宫般的岔径中绕行追逐,蜿蜒曲折的柳暗花明带来迷幻、眩晕的沉浸感,观众在心悬一线时,更能体会到情节背后的深刻寓意——人生多歧路。人民必须有信仰,民族必须有希望,国家必须有力量,每个人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归途。
人是社会的动物,群居的动物,国家失序了,个人是无法实现自我拯救的。狼性的复苏,畜生一样的活着,或许可以有一时的幸运,最终,该还的还是要还的。
(2023年国庆节临睡前,《莫斯科行动》观影归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