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旧文回顾】京昆之友谈上半年(1985年)京剧演出(俞如云)

2023-02-28 07:00 作者:秋思听戏  | 我要投稿


【秋思按】1980年在上海黄浦区文化局和黄浦区文化馆有关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一个全新的京昆剧业余组织诞生了,她就是迄今在上海的业余京昆舞台上已活跃了四十多年的上海黄浦区文化馆“京昆剧之友社”,自1980年成立以来,京昆之友社的全体成员就本着宣传京昆、传承京昆、弘扬京昆的理念,在普及、教学、研究、演出等多方面取得骄人成绩而傲视群雄,这里我们将整理一下当年的社刊《京昆之友》的一些文字资料,一是保存,二是传播,让今天的戏迷朋友们看到当年前辈们的努力。



今年(1985年)上半年。本市京剧舞台繁荣兴旺,其上座率为各剧种之冠,出现了“京剧热”,令人鼓舞。为了总结、研讨上半年京剧演出的经验,我们向社员、社友广泛征求了意见,现将部分来稿来信摘编发表,供有 关部门参考。


大团结带来大繁荣


俞如云(上海师范大学):上半年京剧演出,以天津市京剧三团最为成功、其次是上海京剧院院庆演出。天津三团,行当齐全,团结合作,阵容雄厚,主要演员有绝活。而不争名,甘当配角甚至跑龙套。许多优秀演员同台演出、一扫那种唱独脚戏”的局面。最后一场送客戏实为精彩,门口等退票的在开场后半小时还不下上百人。上海京剧院院庆演出,集老中青精英于一堂,老者甘当绿叶。膏年脱颖而出,实是难能可贵。《四郎探母》《四五花洞》是老中青团结协作的典范,值得称颂。振兴京剧要大鼓劲。大团结,大繁荣。上半年京剧舞台的大繁荣,是大团结的结果。我们衷心希望。我们衷心希望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旧文回顾】京昆之友谈上半年(1985年)京剧演出(俞如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