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人生的智慧》3——结合时代看待名与利

2021-06-26 21:08 作者:-月夜笙歌-  | 我要投稿

人所拥有的财产

伟大的教育家伊壁鸠鲁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

1. 属于人的天然和迫切的需要,如食品和衣物。

2. 需要的是天然的,但不是迫切的,如性欲。

3. 既非天然的,也非迫切的,往往是没有止境的,是对奢侈、排场、铺张和辉煌的追求。

一个人在拥有财产方面能否得到满足并不由某一绝对数量的财产所决定,而取决于某一相对数量,亦即由这个人所期待得到的财产与他已经拥有的财产关系所决定。欲望总是会膨胀的,所以财富犹如海水喝得越多越口渴

我们应把现有的财富视为抵御众多可能发生的不幸和灾祸的城墙而不是任由我们寻欢作乐的许可证。有些人凭借某种才能赚到不少钱后,会产生自己的才能是永恒不变的错觉,所以会肆无忌惮地挥霍。如果他们的才能只能维持短暂的时间,那么他们最终会陷入贫闲。艺术家终有江郎才尽的时候,相比之下,叔本华认为掌握一门手艺的风险要低得多,因为他们的产出是有大众需求的。

叔本华还提醒人们谨慎保存挣来的或者继承下来的财产,他认为拥有丰裕财产的人只有投身到创造价值的事业里,而非单纯用财产去获取更多的财产,那么这笔财产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在第三章,我们可以看出叔本华对于财富的态度还是比较现实的,他不会去强调“视钱财如粪土”,在他眼里财富主要是用来抗风险的,而不是用来追求娱乐的。叔本华是个比较节约的人,家境也好,父亲去世后留给他的遗产他并没有挥霍,而是通过理财的手段增殖,这笔钱在他去世之后还翻倍了。

我们普通人实现财富自由是很难的,我们只能通过踏实工作,节约开支来积累财富,并且掌握一定投资理财的技巧(但投资也要理性),来给自己争取较大的自由。而我们国家现在因为房价、教育等问题,导致组建家庭的成本非常高,所以很多人选择了不成家,我认为这是人之常情,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生活水平倒退。这个问题我们个人解决不了,这是国家必须解决的问题。

人所展现的表象

我们所展现的表象就是我们的存在在他人心目中的样子,可分为地位、名誉和名声,由于我们人性中的特殊弱点,它通常被我们过分看重。

通过细致考虑和正确评估其带来的好处尽量减低我们对待别人意见的敏感程度无论我们受到这些意见的奉承还是伤害都应如此因为这两者其实悬挂在同一根线上。否则人们只能成为别人看法和意见的奴隶。

对于那些极尽豪华、铺张和炫耀的同时,最上流阶层的人尽可以说我们的幸福完全在自身之外,其栖身之处就是别人的脑袋。

叔本华认为对幸福而言不管是内在还是财富,都远比表象有用得多。一个人并不从真正的自我,而是从自己在他人头脑中的表象那里获得满足和快感,那是相当窘迫的境地。我们幸福的基础是动物本性,所以健康对我们的舒适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维持生存的手段,亦即不带操劳的收入。

叔本华还觉得谦虚是美德——这句话是蠢人的一项聪明的发明。我不同意这一点,我觉得谦虚是约束自己走向虚荣、自大的缰绳,也是避免别人对自己产生嫉妒的低成本手段。相比于谦虚,我更觉得人们反而更容易陷入高估自己的情况,按叔本华自己的话说"这是生活的暗礁”,对于我们普通人,还是要保持谦虚的美德。不过有句话是"过分的谦虚就是虚伪",我们应该注意谦虚的度,拙劣的谦虚表演反而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地位

地位的价值是世俗常规的,亦即虚假不实的,其效果就是某种虚假的尊敬,完全是为大众上演的喜剧。叔本华对地位没有过多地进行讨论,而是把重点放到名誉上面。

名誉

叔本华认为名誉客观上是他人对我们价值的看法在主观上则是对于他人看法的顾忌。我认为这句话概括得相当精辟,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得把名誉捧在手里,就像捧着自认为很珍贵得瓷器。叔本华把各种类型的名誉都拿出来讨论了,如公民名誉、公职名誉、性别名誉、骑士名誉等。其中叔本华对骑士名誉尤其痛恨,单是这一项他就花了30页的篇幅去抨击骑士名誉的野蛮与虚伪。

我以前看《权力的游戏》的一个重要情节,即“小恶魔”在审判的绝境中雇佣他人为自己决斗,以赢得在审判中的胜利,会觉得很奇怪。如果能用钱财雇人帮自己决斗以逃脱制裁,那么为什么还要装模作样地审判呢?到现在我才知道这个是属于骑士文化的一部分,即通过决斗的方式,来让上帝进行裁决公正属于哪一边。用武力去战胜事实,多么可笑的文化。我们中国是没有骑士精神这一说法的,这里就不展开讲了,有兴趣的的自行了解。

名声

名誉和名声相似并不相同,名誉是人人都可以有的,容易获取难以保留的,名声则是获取困难但保存容易,只能通过做出一番不一般的成就来获取。即使如此,名声也只是一宗次要之物,它不过是人的优点和价值的映像。所以,让人们得到幸福的并不是名声,而是借以获得名声的东西。

现如今很多人都想在网络上出名,为此他们不惜哗众取宠。我觉得为了出名去做任何事情都很难成功,因为他们在成名之前要经历漫长的坚持和孤独,带着这样的心态是做不长久的。即使机缘巧合出名了,没多久就会被其他人所替代。有时候发自内心地想去做一件事,在坚持不懈地努力下,会无心插柳柳成荫,渐渐为大家所熟知,这样的人有自己的内容沉淀,就不容易过时。

出名之后,如何保持一个好的名誉名声又是一个难题,我们总能看到公众人物被爆出一些黑料,有些是事实,有些是子虚乌有的。而想要证明自己或者改过自新也是很困难的,任何言论在网络上都容易变得极端,很多公众人物就会因为一两件事被打上烙印,他所有的行为、功绩也因此被抹杀。所以减低对待别人意见的敏感程度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名人。


读《人生的智慧》3——结合时代看待名与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