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挽回回避型依恋的前任?
挽回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在和回避型相处中,却是考验很多人的一大难题!
曾经有写过关于如何和回避型依恋的人相处的文章,我觉得在值得大家借鉴下。因为挽回回避型并没有特别之处,分手了肯定也是跟大部分群里差不多。最主要还是知道该怎么和回避型相处。
正文开始:
”如果他不主动找你就是开小差了,突然冷淡就是出事了,不爱你了。居然还不哄你,可以准备分手了……“
这些网络价值观,粗暴的把问题简单化、单一化,本来导致一件事情的原因有很多,但他们总归结到其中一点,然后下定论。
好就好在,你知道有一种东西叫「 回避型人格 」。
但知道是一回事,但是知道归知道,很多人对于回避型人格还是停留在逃避的阶段而已!
一, 什么是「 回避型人格 」呢?
就是,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对负面评价极其敏感为特征的一类人格障碍。
在亲密关系中,回避型人格伴侣倾向于:避免正面回答问题,避免正面做出承诺。
因为:
在他们幼儿期(0~6岁),父母带来了创伤生活经历。父母过于情绪化,开心的时候很和蔼可亲,不开心的时候就很暴躁易怒。时好时坏没有规则的脾气让孩子十分困惑。
小孩子当然理解不了养育者,所以会将养育者分裂成两个,一个是理想中的,脾气好的妈妈,而另外一个最不理想的,脾气不好的妈妈。
面对好的,他会全心的期待和喜爱;而面对坏的,他会全力的恐惧和逃离。慢慢地,他也就将这个相处模式内化在心里,然后搬到了现在的亲密关系之中。
二, 「 回避型人格 」令人抓狂,问题出在哪?
——回避和焦虑的互相吸引和互相残杀(相爱相杀)
安全型配回避型还行,但和回避型恋人相爱相杀的,很多是焦虑型依恋。
回避型最怕面对自己无力解决的东西,特别是情绪。
他潜意识觉得这样的相处方式能够能好的适应外界环境。焦虑型需要情绪稳定的温柔伴侣,所以一开始焦虑型很容易被吸引;
但回避型是情绪稳定到你看不出来,一潭死水,最后就被逼疯。回避型既渴望对方好好关注自己,但又害怕这样的关注所带来的压力,他又像加害者,又像受害者。
回避的人早已习惯忽视别人和被忽视,最怕的是冲突;焦虑的人往往内心世界充满了冲突和不安全感,最怕的是没有回应。
——你怕的我正好有,你要的我没法给。真,心碎的声音。
焦虑型觉得自己分手是被回避型冷暴力「 逼 」的,明明是他想分手,却害的你痛苦没办法才提分手。回避型也觉得自己是被焦虑型逼的,自己越步步忍让,他越步步紧逼。
当然,一个回避型也能把一个安全型搞成焦虑型,是能耐的pk,你要注意自己的所处状态。
三, 挽回「 回避型人格 」前任的必备锦囊
还记得我们前面讲过的回避型的形成吗?
当回避型真的爱上了一个人,那他一定会在潜意识中把妈妈的一部分投射到这个人身上。所以他一定是——【 又爱又恨,既想亲近,又想疏远 】。
最后就会小心翼翼,若即若离,无论对于自己也好,还是对爱人也好,都是折磨与施虐。
如何才能改善对方这样的心理状态呢?——你这样想就错了。抱着改变对方的想法挽回,没好下场。
前阵子有部火遍心理圈的音乐剧,叫《近乎正常》,有精神障碍的女主无论表达什么情绪,男主都觉得她病得更严重了,关心方式只有看病和吃药。
一个家庭为了维持「正常」而越来越不正常,最终全家人都奔溃……
所以,先澄清一点,你既知他是回避型,挽回起来自然策略有所倾斜,但又不能把对方的反应,尤其是不符合你期待的反应,处处归咎于回避型。要知道,标签贴久了,想卸下来都难。
样样归咎于「 回避依恋 」,你反而容易忽视真正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像音乐剧《近乎正常》那样。
(1)及时察觉
回避们不敢主动,在关系中总是处于被动,直到忍无可忍了才爆发。他们的回避,归根到底是一种害怕的心理。面对关系里的问题,她不相信你能够包容她,所以她宁愿自己承受。
从小爸妈阴晴不定,奖惩没有原则,他们养成了小心翼翼的心态,所以现在啥事第一反应就是「忍」,不说话,先憋着。
这给亲密关系的考验就大了……
你需要有敏感的觉察,否则你自信满满感觉美好,对方可能已经在奔溃边缘了。
因此:
在挽回中,所有的试探,都不能给对方造成压力。所以要少量多次的试探,不能一股脑上来一顿。你还可以去学习一些幽默的技巧,让谈话变得轻松。
假装已经放下,再敞开心扉,对方的防备心理才会降低。
(2)给予空间
回避也有被关注的需求,那么何不欲擒故纵……
如果他现在感觉太累,喘不过气,那就给他一点余地——保持距离。
你的位置我不去,你的东西我不碰,你的事情我不问。
态度要暧昧,不是说跟对方搞暧昧,而是指“不主动不拒绝”的暧昧态度。你不能表现出一直要等他或者对他已经死心了的明确态度,相反,要让对方摸不清楚你在想什么,纠结地猜来猜去。
一边,就放任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管都不管!放任久了,他的天平就失衡了,他需要被关注被亲近的需求就上来了。
不用你去找他,他就会主动地来找你了~~不要追逐,他很容易逃跑或退缩。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他们会很乐意在生活上给伴侣提供帮助,比如:介绍工作、指点人生方向等等,
一般主动帮助你了,通常代表着示好和希望进一步发展。
但回避者并不是想要创造「 亲密接触 」的机会,仅仅是想让对方觉得他们很自信和强大,以此进行自我保护。
(3)表达信任
回避型的「 冷漠和无情 」,你别太往心里去
说真的,有时候他们表面冷漠,其实内心可能是完全另一个反面。保持距离是他们自我保护的一种惯用方式,就像刺猬一样,害怕的时候就蜷缩起来,内心柔软,刺全在外面。
但长刺并不是针对你的,更不是你的过错。
想想,他在成长过程中经常被忽视,在需要的时候得不到关爱,而逐渐形成「 我不需要别人 」的信念,以此当作自我保护,因为害怕表现出需要时会再次受到忽视和伤害。就算很在意,也装作不屑一顾。
所以,表达信任,就多倾听,多给正面反馈抵消他们的负面倾向,
比如:「 我很珍惜这段感情 」、「 你这么做肯定有你的理由 」、「 你做的这件事深得我意 」之类的都算正面反馈。
他会感受到你的接纳,对他而言,这是特别珍贵的礼物。亲爸妈都没好好给过的那种,强烈的归属感油然而生就是早晚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