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查明!哀牢山4人遇难:体力不支导致失温!此后应汲取何经验
云南哀牢山事件的事故原因,终于查明原因了,愿逝者安息!
北京时间12月15号,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通报,经公安机关对云南哀牢山因公殉职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进行法医学检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4人全部因低温 导致心源性休克死亡,排除中毒、机械性损伤死亡的因素。

我们知道,11月13号,4名地质人员按照工作需要,进入了哀牢山腹地,之后失联,经过了超过8000人次的8天搜寻,终于在11月22号发现4人的遗体。此后对于事故的原因,一直都处于调查之中,因为整个事件可谓是扑朔迷离。
现在最后的结果公布,并且是 依据公安、地质、气象、环境、通信、林业、山地救援等领域专家联合现场勘察,最终一致认定,4人殉职原因主要是:长时间爬山导致体力消耗过大, 加上事发区域出现瞬时大风、气温骤降等原因造成人体失温。

也就是说,在当时他们进山之后,由于仪器失灵,导致迷失了方向,而给他们配发的卫星电话遗留在车上,未随身携带。所以在前一两天,因为寻找出路,浪费了太多的体力了。
虽然他们中途有生火,不过当时应该是意识到了情况比较危急,所以没有在一个地方长时间停留,一直处于运动之中。随后因为连续多天的降雨,使得温度开始下降,加上山里面本身昼夜温差巨大,根据估计,当时夜间温度低于8℃。

所以局部暴雨、瞬时大风、气温骤降三大因素同时汇聚,让三人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根据当时其中3人被发现的位置来看,距离其中一个出口,直线距离已经之后200米左右了,可那时候他们的体力已经全部耗尽了,因此出现昏迷,而后失温。
这对于所有人来说,绝对是一个悲伤的事件,从中我们也能够汲取到很多的经验教训:

1、野外生存的能力和危机意识,必须更加注重和培养。
此前很多人都质疑,年纪轻轻的4名退役军人,组团进山,并且带有专业设备,可是还是遇难了。说明除了对于野外生存能力不够过硬之外,对于即将到来的危险,也没有太敏锐的发现。

要知道4人的RTK都没有打开,如果是早一点意识到可能会出现人体失温,第一时间就应该发救援信号,而后即便是冒雨,也应该找到一处避难场所,或者用树木搭建一个野外临时基地,然后生火,4人轮流睡觉等等步骤,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2、在原始森林里面,切忌四处乱跑,没有方向。

如果对于地理知识足够了解的话,就应该知道,即便是没有太阳,也有很多办法可以辨别方向的。而就算是是因为客观因素,一时间难以辨别方向,也应该留在原地保存体力,等到后续辨明方向之后,向着某一处方向一直前进,而不是到处绕行、浪费体力。
3、留下记号绝对是有必要的。

先不说现代的一些先进的定位工具,比如卫星电话等,就算没有这些,也应该懂得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求救和留下记号。
4人携带的物品,其实是很多的,如果能够沿路留下记号,也许很早之前就被搜救部队找到了。

他们4人虽然离开了,可是我国的野外地质探测工作,不会停止,还会有无数的地质工作者,会远离城市,去到像哀牢山这样的无人区,所以不断总结经验,让悲剧不再发生,绝对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