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包办替代主义--对苏联官僚失败的反思

2023-07-02 22:33 作者:埃里希__冯_曼施坦因  | 我要投稿

声明:本文仅做学习交流之用,本人坚定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拥护党的正确路线,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唯心主义,反对一切试图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愿同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中央一道,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胜利!

 由于在落后国家进行革命,一个阶级或阶层在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后,由于这个阶级或阶层的组织能力和阶级意识的不成熟,不能直接将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制,所以人民不得不把权力交由一些掌握知识技术的社会精英来行使用以为人民服务,这些社会精英在一般情况下便是该阶级的先锋队。

在革命时期,因为需要最广泛的发动群众,一两个人不可能成事,所以党不会傻到代替群众去革命。但是夺取政权以后就不一样了。党掌握了专政机器,还掌握了知识和技术。那么,在引导无产阶级继续前进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包办替代主义的倾向,即这个阶级在革命中的“先锋队”在革命胜利上台之后与这个阶级本身发生疏离和异化的现象。

这个“先锋队”不再试图继续去组织和启蒙本阶级使得它成为更有力的政治力量,相反,“先锋队”开始自作主张为它所自认为代表的那个阶级包办一切。而它所运用于包办替代的就是党组织对专政机器和暴力的掌握权,以及对技术知识的垄断权。因此他们就可能以自身的地位,知识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作为资本,又利用这些资本来扩充自己的权利,导致资产阶级法权并不断扩张。并且在这些国家的保留较强力量的国家机器为资产阶级法权的不断增长和扩张提供会。

如果资本主义的因素越来越强,国家机器的权力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持续扩大,那么,社会主义因素就会变成一件华丽的外衣,成为少数掌握了资本的统治者用来控制人民的工具。苏联正是这种情况,官僚阶层不断异化,最终于人民分离,成为新的特权阶层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列宁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也就是列宁说的“使技术人员、监工,会计以及所有公职人员所领薪金不超过工人的工资,使他们接受无产阶级的武装监督和领导。”无产阶级专政,实质上就是在国家机器进行不能完全打碎的情况下赋予十分有可能重新处于被压迫地位的无产阶级反抗和斗争的权利。让公职人员能够被随时撤换,“对一切公职人员实行全面的选举制和撤换制。”(马克思语),从而防止无产阶级重新成为被压迫阶级。

令人扼腕痛惜的是,斯大林在阐释列宁主义时逐步认为只要建立起公有制,并利用计划经济推动生产力发展,就可以自然地过渡到共产主义。因此,斯大林主义要求以不惜代价推动经济增长极大化为目标。同时,斯大林彻底扭曲了“专政”的概念,提出“阶级斗争尖锐论”。即“我们的进展越多,胜利愈大,被击溃了的剥削阶级残余也会愈加凶恶。他们要采用更尖锐的形式,他们愈要危害苏维埃国家。”。最终,对生产关系变革的忽视带来了斯大林主义的失败和苏式社会主义的灭亡。

 


包办替代主义--对苏联官僚失败的反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