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书评】《莫斯科绅士》丨重要的是那些并不舒适的东西

2022-05-13 16:51 作者:浅间  | 我要投稿

年龄相近、口味也相近的朋友推荐的书。

一口气看完了电子书,非常喜欢,打算入实体书加入书架。

简单写一写留念。


一些(没什么用的基础信息

·《莫斯科绅士》,作者:【美】埃默·托尔斯

*1964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本科、硕士毕业于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

处女作《上流法则》一鸣惊人,2016年年末出版新作《莫斯科绅士》,就此跻身美国新锐一线作家。

说实话这本书读完一个章节我就觉得,作者年纪不会小——可能真的,只有足够阅历和足够沉淀的年长作者才能把握住庞大的世界,并举重若轻。

·都柏林文学奖入围作品,美国亚马逊&NPR年度好书,《泰晤士报》等9家媒体年度最佳图书

·被翻译成近30种语言,一年内销量超过100万册,全年雄踞《纽约时报》排行榜

·2018年6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书里的故事


第一个在故事里登场的,是一首小诗,然后,是一场审判。

在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身为前贵族的罗斯托夫伯爵因为创作了一首诗歌,而被判决终身监禁于莫斯科的大都会酒店——在判决降下之前,他已经在这里作为尊贵的客人和友好的朋友,生活了4年。

这是他熟悉的场所,有他熟悉的友人和生活,但监禁开始这一天,自他搬出自己宽敞的旧居,入住狭小的顶楼房间开始,他的身份改变了,看待世界的位置改变了,人生,自然也因此变化。

在整整32年的时间里,俄罗斯经历了世界大战、内战、饥荒与“红色恐怖”——伯爵身处在莫斯科最好的酒店,经历属于一个人的半生,也见证历史的变迁。

他仍然拥有曾经的友谊:酒店的工作人员们欢庆他的归来,依旧为他送上合宜的服务,接纳他成为他们的一员,用甜美的蜂蜜救下想要告别人生的他——始终让他有一个可以回到的地方;而求学时同住的友人不时出现在他的生命里,为他带来慰藉,告诉他外面世界的变迁,告诉他他错过了当下的不幸和幸运。

他有幸结识了新的朋友:从九岁的孩子,到优秀的裁缝,从酒店的大厨、领班、乐队指挥、调酒师,到秘密向他学习上流社会的本国官员、想要向他寻求秘密的异国官员。

他意外地遭遇了爱情:那位一开始被他羞辱,又华丽羞辱了他的佳人儿,走进了他秘密的衣橱,也走进了他的心与他的家庭,在剧终故乡的火炉旁,他们彼此走进彼此的余生。

他更意外的,收获了叫他爸爸的小天使:谁能想到他陪伴过的9岁的孩子,会在多年之后,将另一个孩子托付给他?她们是母女,却那样不同,但这两个孩子都让他感受到了来自“孩子”的爱,和养育一个孩子的“为人父”的温暖。

他的过去其实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因为一场无足轻重的宴会而导致自己最亲爱的妹妹被人欺骗,进而让他不得不亲手杀死了一位同胞——因此,他不得不去往异国他乡躲避,在妹妹病重弥留之际,他没能陪伴在她身旁——他在酒店被禁闭的32年,也与此息息相关。

他当下的人生也有波折:那位几乎一生都因为嫉妒与偏见而给他捣乱的“主教”,只差一点点,就让他的计划与人生满盘皆输。

但最后,绅士的结局是美好的,他拥有了爱,也拥有了自由。

我喜欢这个故事。


故事里有时代的浩大跌宕,也有一个个活生生小人物的人生,丰沛之下,还有着一脉相承的主题:几乎每个出场的人都在颠沛疯狂的时代浪潮中坚守着自己的坚守,维护着自己和友人的人生,就像文中讲到那样:“一个人能够通过哪怕最细微的举动,为恢复这个世界的秩序出一把力。”

独立的个体无法与狂浪的时代抗争,但每个人心底都有所追求与坚定,它并不舒适,却是我们内心“重要的东西”——生而为人的尊严,正由此而来。


书里的人们


我非常非常喜欢群像写得好的作品,那会让我觉得我沉浸其中的是一个世界。

而在群像塑造方面,这本《莫斯科绅士》真的做得很好。不打算逐一枚举,只简单写写我个人印象深刻的(剧透醒目)。


永远的挚友·米什尔

这位在伯爵被关禁闭后第一个来看望他的友人,是和他完全不同的人。

在“旧时代”,伯爵是混迹于社交圈内的宠儿,而作为同学兼室友的他,只是个在房间里不断渡步、沉迷(或逃避)于文学作品中的创作者。

但当“新时代”到来,歌颂自由民主的他走进了时代,伯爵却被困于一室,他热情地讲述自由民主,讲述对未来的期待,他被安排了文学相关的工作,也被喜欢的姑娘选中——他的春风得意衬托出好友的落魄,可一转头,新时代并未带来自由的风,反而迈入了管控趋严的时代。

他失落了,失落了梦想,也失落了爱情,他重新回到了变成不会发光的小人物,但就是这样的小人物,却为了维护一句无足轻重的文选句子,抛弃安稳的生活,被流放西伯利亚——他一路颠沛流离,连死亡都寂静无声。

他就像是个不合时宜的孩子,在新旧两个时代里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可他又少了随波逐流的放任,永远抱紧了他对于文学的、不值一文的坚持。

当故事最后,伯爵告诉书内外的人们,那首让他被禁闭多年的诗其实是这位挚友的作品时。

一方面,我感慨于伯爵32年的隐忍守信;另一方面,我想,米什尔的才华是与他的热爱坚守所匹配的。


好猎犬与好猎手·安娜

看书的时候,我总觉得这个角色的出现,是因为作者是个美国人——他们的故事里没有爱情就像是不完整(当然,这也许只是我的刻板印象)。

安娜她出场的必要性也许没有那么强烈吧,但不可否认,她的存在显露出了那段历史里文艺界的龌龊,为书中的各种困境提供了好的解决办法,并且从爱情的角度丰满了伯爵,也让故事的结局更加温暖——这么一看,这位女主还是很重要的呀。

最初的遇见,安娜带着两只猎犬引起了骚乱,而伯爵轻巧地解决了麻烦,并且留下了好猎犬应该交给好猎手的金句。

之后,安娜用绝佳的演技征服了伯爵再将他弃置——可这位被羞辱的先生,离开时为她捡起地上衣衫的一幕,却让这位好猎手沦陷进了猎物的陷阱。

多年后,她落魄之时他们再次相见,他见证了她从落魄到重拾辉煌——她依然是只人前的花蝴蝶,她的心却再未离开他。

安娜是一朵美丽、自由、聪明、擅长并勇于将人生把握在掌心的交际花。

但这样的她却告诉他,在见识过世界各地的自由与舒适后,“但到头来,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却是那些并不舒适的东西。”

她也有自己不肯放下的坚持,和独属于他的忠贞,所以,她才能成为他的余生。


自由的孩子·尼娜&索菲亚

9岁的尼娜在伯爵被囚禁之初就光临了他的人生。

这个永远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孩子带着她的万能钥匙,领着无所事事也许亦无所适从的伯爵,重新认识了大都会酒店,让他看到了有限之地里无限的探索,被禁锢的生活中无限的可能——哪怕和伯爵一样只能待在这家酒店,她的心也从来自由。

之后,成长中的她数次出现在伯爵眼中,她始终自由,对世界怀抱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永远遵从自己心的选择——也因此,多年后,这个自由的女子决定依照自己的心,奔赴一片艰难的苦地寻找爱人——她因此消失了,却自始至终都坚持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已经成为母亲的尼娜在消失之前将自己的女儿,两岁多的索菲亚留给了伯爵,她以为自己还能回来,但她失约了。

于是伯爵拥有了一个孩子,他见证这个孩子成长,聪慧的早熟的顽皮的端庄的,有一天他忽然意识到这个孩子已经长大了,她赢得了整个大都会酒店的爱,也以天生的艺术天分被整个世界所接纳——伯爵因此明白这样的孩子,应该拥有自由的人生。

于是这一次,伯爵亲手将自由放进了自己孩子的手中——他为她规划好了一切,然后像个合格的父亲那样选择放手,给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自由的未来。

伯爵一生没有子嗣,但他却是个优秀的父亲。


个人读后感


人生总有无奈,很多事情是一人之力无法抗争的。

2020年之后,我常常会想,面对庞大到以国家为单位的时代变革与选择,普通人到底能做些什么呢?我们选择做些什么真的有意义和价值吗?很多并不能带来显性回报的坚持,又是不是真的,还有意义呢?

这本书算是给了我很好的答案(从这个角度来说,能在此刻读到这本书,对我来说是恰逢其时的)。


——历史变迁的时候,普通人可能真的做不了什么。我们无力改变、无法可想、似乎只能随波逐流,将一切都交给“命”——但实际上,哪怕只是扶起一个因颠簸而倒伏的杯子,我们也为恢复这个世界的秩序,贡献出了一点自己的力量。

我们并不强大,但也绝不弱小,要珍惜每一个可以给予的机会。


——那些不被人所见的坚持,不会带来回报的美好的德行,不为人知也没有报酬的付出……这些并不舒适甚至沉重的东西,它们也许很难影响外部的世界,却真真切切地塑造着我们的内心,它们是我们的坚守,是我认可的我自己。

放弃它们,便放弃了从出生以来,怀抱着期待与认可,亲手塑造的自己。


——对友人的忠诚,对爱人的激情与爱,对孩子的关爱、耐心、守望与放手,对陌生人的善意与尊重,对世界的谦卑,对艺术、文化、历史的尊重,对自己的坚持,对自由的渴望……

背负它们并不舒适,它们却是人生里无比重要的事。


摘录拾遗


1.国王用城堡使自己强大,绅士则用书桌。

2.你知道他要的就是看你的笑话,你为什么要让他得逞呢?

3.人生中的逆境会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出现,假如一个人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他就会被命运掌控。

4.很遗憾,我写诗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果您不再写诗,感到遗憾的应该是我们。

5.人应该密切关注生活,而不应该过多地关注钟表和时间。

6.如果命运之神想传给我们的后代什么东西,它会背对着我们给的。(看似被摧毁的历史,并不见得会消失,时光印证价值。)

7.在人生的暮年,拥有一段崭新而持久的人生记忆早已不再是我们的目的。相反,我们应该致力于确保他们(孩子,年轻人)能自由地去体会自己的人生。

8.进化的脚步并不值得人们担惊受怕。因为飞蛾的翅膀是黑是白,对大自然来说并非利益攸关,然而大自然却还是真诚地希望,飞蛾作为一个物种能够延续下去。

9.即使生活让追求梦想变得遥不可及,人们仍会义无反顾地追寻它。

10.所有这些(自由开放的观念带来的舒适),我都曾拥有过。但到头来,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却是那些并不舒适的东西。

11.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担心,但在那之后就该后退三到四步,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即使那个决定可能带来失望。

12.我们必定会面对一些让自己心生畏惧的时刻……假如一个人只在金色的音乐厅里听《天方夜谭》的组曲,或是缩在自己的小书斋中翻来覆去地读《奥德修纪》,那么他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他必须敢于涉足广大而未知的空间,就像马可·波罗去中国,以及哥伦布到美洲一样……在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我们能否获得一轮又一轮的喝彩声,而是在面对这种荣誉的不确定性时,我们是否仍然敢于鼓起勇气前进。

13.假如你有一个曾经珍爱的地方,而且你有数十年都没回去过了,那么智者一定会劝你永远都不要回到那儿去。

14.一个人能够通过哪怕最细微的举动,为恢复这个世界的秩序出一把力。

【书评】《莫斯科绅士》丨重要的是那些并不舒适的东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