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成到自主:现代舞台与演员

从生成到自主
现代舞台与演员
正如彼得·布鲁克所言,一个空的空间就是一个舞台,一切舞台本质上都是空的空间。对于观众,他们总是先看到空间,然后才看到舞台上的表演者。空间先于人物,这是舞台艺术无法变更的属性。当空间采用了某种舞台美术,一个具体的情境就产生了。宫殿,森林,野外。。。都会将观众带入一种情境,观众凝视这个空间越久,由此情境引发出的感知就越多。而随后到来的演员,必须做出符合这一情境的表达,即使不考虑编剧等场外因素的存在,演员在舞台上也并非真正自主的,再伟大的表演也只能是情境下的人物动作与情绪生成。而不断变换舞美以切换情境,对舞台而言是不现实的,因而以描摹情境作为舞台艺术的核心,是不可能的。而情境本身又压抑了人,这是传统舞台艺术所面临的巨大危机。
有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是通过演员完成不完全符合情境的行为。一种是通过取消空间中情境。
对传统剧目而言,舞美难以放弃,情境必然产生。现代演员,需要自己创造某种情境外的自主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反情境,一种是情境缩放。前者以破坏当下情境预设为手段,使得情境完全失效。若这种选择是由演员自身在台上做出,被解雇几乎是他必然的下场。后者则是通过演员自身表演将剧目中不同的情境长度进行重新调整。比如带着第一幕情境的状态进入第二幕情境,在第二幕情境提前展现第三幕情境下的状态,如此,人物的情感,状态,感觉的生死就不会完全由情境主宰,人物不再完全是情境的生成物。虽不彻底,但已经产生了质变。
现代舞台艺术常规使用的方法是后者,于是你会看到现代舞,现代戏剧,以及新编舞的传统剧目,常常会采用极简的,甚至是完全空无的舞台布景。这样一来,具体的情境就不再会出现在演员到来之前,演员在剧内拥有了完整地自主性。而演员从“无”中生出情境,则是这一情况下最理想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