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随笔】谈阅读

我读的书不多,当然写的也不多,甚至都凑不够一本,而且也没人会发行和看。
然而身边的人,朋友(如果有人把我当朋友的话),同事,父母亲戚,他们都说我知道的多,但真实情况是这样的:我读的书并不多,只是杂。
杂,所以不堪大用。不能用来专研专精某门学问,这也是自己没能考研的原因,同时也不想让自己只为一门学问服务一辈子,因为除了历史还有太多让我感兴趣的东西,太难取舍。
忘斋的藏书是这样分类的,前几天发整理书架的照片时说过,大概是:漫画→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艺术→神话传说→魔法/神秘学→历史→其他类。关于历史的藏书只有少少的一个架子,甚至都填不满,剩下的大概是《法医人类学》、《香料共和国》、《江湖丛谈》这种杂七杂八的书,甚至有本《麻衣神相》——以后要是教育行业做不下去就到桥下面摆个摊骗人。
看吧,历史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你能指望我在这方面懂多少呢?
既然不堪大用,那小用又如何?比如我知道照烧汁是因为加入了蜂蜜,让酱汁看起来像太阳照耀的颜色,所以才叫照烧(照れ焼き),然后恰好在和女孩一起吃饭的时候,又恰好有用到照烧汁的菜,又又恰好她想知道为什么这么好吃的酱汁叫做照烧汁,就可以把这个由来说给她听了。但我没有能约出来吃饭的女孩,也不会说这种无聊的豆知识。
在学校的历史课堂,我的课固然不是最能让学生提升成绩的,但说不定是最有意思的,也是因为“杂”,教历史需要你懂很多和历史看似无关的东西,或者说任何经验构成的知识积累,都是广义上的历史。写小说同样需要一大堆资料,不过翻找到最后能起作用的也就那几本。
比如去年初拍《云梦与赤鸟》——个人感觉写小说和拍电影差不多,甚至比拍电影更自由,至少不用考虑成本——本来打算以《中国巫术通史》作为主要依据,但里面能用的就一点点。
所以除了写东西和上课需要,我基本是不看书的。可能最近是自己阅读良最多的一段时间也说不定。
最近忘斋添置了新的架子,放置去年买了却一直睡地板的书籍,也给房间整理出一片空地,因为今年说不定还要购置一批。新架子在床尾,不像其他地方的藏书那样离得远……虽然也就几步路,但你得站到它们前面,像买书一样左挑右捡,拿了又放回去。如果让AJ(岛上书店)问我最喜欢哪本书,说实话我真答不出来。
可能是汪曾祺的书吧,但绝对是散文而非小说,比如《塔上随笔》,我收了一整套河南文艺出版社的散文集,商务印书馆的自选集反而没怎么看。这两种都很秀气,很有汪曾祺味儿。不过也称不上喜欢,最多是有点熟,类似感觉的书还有很多。
但有一个床边的书架会省很多事。没什么好做,自暴自弃往床上一躺,随便抽一本就能读,不论题材不论种类,不过我还是把离手边最近的那一格都放了小说。可能是三秦版的《蜀山剑侠传》,这一版的封面特别漂亮;可能是银英传,星之所在当时花了大力气宣传这套,还送了不少小玩意儿;也可能是别的什么,但绝不会是大部头,躺床上看的书必须小巧精致(《黑魔法手帖》等涩泽龙彦的作品最合适),否则睡着的时候会砸断鼻梁骨。
但最好还是别这么看书,我不希望读到这篇的你近视加深或者因此而近视。
最理想的阅读方式,应该是正襟危坐,在台灯下有计划地阅读。而且是深夜,最好是雨夜。但这么做我只坚持过很短的时间,几年里断断续续,没能像晨勃之声那样成为每天的习惯,很遗憾。这样读完的书只有一部《漫长的告别》。
但这样做很不自在,搞得像是出于某种目的才读书的,而且要是把读书变成一种宗教式的虔诚苦修,那还不如不读了。对我而言还是蜻蜓点水式更好,想看什么拿什么,偶尔换个口味交替着看。不过与其说读书,这更像翻书。
当然就算是凭着心情翻书也要一定的心情加成。如果是劳碌一天累得要死,如果工作生活里的烦心事乱七八糟,像没团成球的毛线绕在心里,任谁也不会花时间费眼神儿去扣字逐句的,疲于和人生战斗的人们永远不会有去其他世界串门的闲心。所谓无人为孤岛,一书一世界,但有些时候人应该是一座孤岛,不想让任何人踏足和打扰。
最近翻书的情况变多,我想和心情变好外加基本没事做有一定联系。想玩的游戏要么没动力打通要么已经打通,又得知自己今年能重新教中国古代史(初一),只有四个班每周八节课,这种没负担的感觉最适合读点什么。
于是,就上瘾了。
是的,阅读是会成瘾的东西。这件事我早就知道,或者大多数有点门道的阅读者都清楚。自己之所以不怎么读书也缘于此。看到一章结束应该告一段落,却抓心挠肝地想知道后面的发展,或者接下来的内容,不知不觉多读几页可还是不够,想看更多。
但绝大多数时候是不可抗力强硬地把你拦住:必须要睡觉,否则明天上班迟到怎么办?等下还有课要讲,需要集中精神,月底要的业务材料还一笔没动……
继续读下去耽误事,不读还折磨得不行,怎么办?说不定我就是《歪批三国》里说的那种林黛玉死了哇哇直哭,为了做喜欢的事能直接翘班的人。看书沉进去是好事,沉浸式阅读嘛,可对于必需的工作生活来说却是一定程度的灾难。不过至少对现在而言,上瘾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阻碍,因为没有特别着急要做的事,尽管陷进去就好。
虽然不知道能这样陷进去多久,因为我已经不再是干什么都可以花大把时间的那个年纪。再过几年就是村上春树开始写小说的岁数了。
未来不可知,命途难预料,眼下的光景不会永远如此,只能希望这段可以有余暇去读点什么的平静时光能长一点,再长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