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我的书单
FIRST▶
前朝梦忆
张岱的浮华与苍凉
史景迁的历史著作总是让你体会不到一丝乏味,通过描写张岱的一些生活经历勾勒出晚明社会从浮华跌落到苍凉的图景,不管是张岱的个人命运还是整个王朝的命运都是如此。之前关于张岱的唯一记忆就是中学课文《湖心亭看雪》,看完这本书了解到张岱不仅小品文写的好,而且兴趣爱好广泛,在各种领域都有所成就,是一个痴人、妙人。
SECOND▶
神文时代
谶纬、术数与中古政治研究
这是一本介绍中古时代谶(chen)纬、术数和政治的关系的书,儒家从西汉时有意识的吸收阴阳学说到对各种神秘因素进行驱逐,是一个根据现实政治需要不停的调整自身的过程。在中古时代神秘因素在政治生活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从皇帝到平民都笼罩在它的影响下,其中有真的信仰,也有利用神秘因素达到政治目的,从武则天宣称自己是米勒降世到宋朝皇帝自称为道君真身,都是如此。
THIRD▶
美国众神
这是我今年看的最好的一本小说,也是比较喜欢的一部美剧(刚出第一季,等不及了,所以买了书)。充满想象力,这是我对这本书的印象,看完后能了解很多美国的历史、宗教,对美国作为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FOURTH▶
孤独的城市
这是一本我看了封面就很喜欢的书,虽然整本书是介绍孤独的,但是风格并不阴郁,而是积极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感到孤独,感到和世界的冲突,那么感到孤独是可耻的吗?显然不是!作者介绍了爱德华·霍珀、安迪·沃霍尔、亨利·达戈、大卫·沃纳洛维奇的生平,毫无疑问他们从始至终都感到孤独不管是因为同性恋或者其他的原因,但是他们也始终通过自己的艺术创造表达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改造这个世界,从孤独中迸发出能量,最终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FIFTH▶
恋情的终结
21次诺贝尔奖提名的莫里斯写下了爱情开始的时刻,也写下了爱情结束的时刻。
其他的书还有:
历史类:
(1)走进日常:唐代社会生活考论 看完后你会知道唐朝人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那时候食物种类很少,还没有面条。
(2)乾隆皇帝的荷包: 盐商的财富真是刷新了我的认知,被皇帝盘剥的程度也刷新了我的认知,不过这种靠专许经营,以及完全依靠政商关系的行业,从古到今都是一样。清朝内朝和户部的财政体系是历朝最混乱的,户部几乎沦为皇帝个人的荷包。
(3)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主要讲古代中国的哲学,从先秦百家、程朱、王陆,儒家、道教、佛教。
(4)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 CCCP确实是一个悲剧啊,苏联是死于民族问题?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大概都有吧,所以才会轰然倒塌,前车之鉴!
(5)佛教对中国物质文化的影响 :佛教真的是从各个方面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大到哲学,小到椅子,从建筑到绘画,几乎是社会的方方面面。
(6)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上卷) :这本还没看,之前已经看完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相信这本也不会差。
(7)等待复活:早期欧洲墓葬概观: 早期欧洲墓葬观的变化过程和基督教在欧洲的发展历程是一致的,从地下到地上,从躲藏到公开。基督教也和佛教把舍利子当作圣物一样,把各个圣徒的遗骸,当作圣骨供奉,看来肉体作为宗教的媒介是非常重要的。
(8)千山夕阳:王振忠论明清社会与文化 : 作为一个安徽人然后买了,没看完,太乏味,不过徽州文化在明清时确实印象很大。
(9)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正在看,主要介绍了相权在历史上不断变化的过程,之前我哥送了我一本《东晋门阀政治》,对魏晋历史还是挺感兴趣。
(10)德意志之鹰:纹章中的德国史: 德意志的纹章挺好看的,现在德国很多品牌的商标都有所在地纹章的元素在其中,例如宝马,还了解到宝马公司的全称是巴伐利亚机械制造厂。
(11)全球通史: 正在看,非常经典的历史读物。
(12)民国中央官僚的群体结构与社会关系:关系永远是中国社会的一大主题,民国中央官僚喜好任用私人,往往一部之首长是什么籍贯,一部之部员就大部分是什么籍贯,这有受传统关系社会的影响,也有科举废除后旧的晋升标准消失了,但新的标准又没有完全建立的缘故。
政治学类:
(1)全球现代性: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现代性: 阿里夫•德里克的书读起来会很生涩,他的书里面有大量他自己创造的词汇,他是我最喜欢的现代左派作家,特别喜欢他的关于后革命时代的著作。这本书提出了一些疑问,什么是现代性?我们是不是已经被“发展”这个概念所迷惑,认为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是一个线性的过程,是符合进化论的,从低级到高级,而且过程是不可逆的?从而乐观的认为社会正在朝着也必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现实看来并不是如此。现代性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一个建立在欧洲中心论的概念。
(2)官僚体制的政治: 介绍了官僚体制运作的基本原理,以及作为官僚体制一份子的行为逻辑,体制内的可以看一下,应该比厚黑学之类的好。
(3)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 :西摩·马丁·李普塞特的书提供了很多很新颖的政治学观点,这本书可以了解美国民主体制中深层次的东西。
(4)跨国资本时代的后殖民批评: 还是阿里夫•德里克的书,关键词:后殖民、后现代、全球化、本土化。后殖民时代前殖民地在意识形态上仍然受到殖民因素的影响,全球化和本土化互相冲突互相塑造。
(5)从投票到暴力:民主化和民族主义冲突 冷战结束后伴随着很多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也产生了很多民族主义冲突,为什么有的国家民主化过程很顺利而有的国家却伴随着民族主义冲突?在一个没有公民传统、观念市场不开放、缺少理智的中间阶层的国家,突然的民主化,通常只会带来整个观念市场的混乱,从而把所有政治经济问题转移到民族问题上造成民族主义冲突,大众民主或者说大众选举并不必然带来自由和公正,前车之鉴已经很多了。
(6)动荡: 汉斯·马格努斯·恩岑斯贝格尔的自传,记录了他在60年代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60年代是全球理想主义和左派思想激荡的年代。
小说类:
(1)人间失格:“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很难体会作者的心情,也不喜欢这种风格。
(2)斜阳:有段时间买了不少战后日本作家的书,在那种社会大变动的情况下才会出现那么多伟大的作家吧,不过脱离了那种社会环境,很难理解作者。
(3)心:夏目漱石的书,看完没什么感觉。
(4)虞美人草:夏目漱石的书,看完没什么感觉。
(5)我是猫:也是夏目漱石的书,对上面几本书比较失望,所以就没看。
(6)无声告白:很好的故事,关于身份危机以及家庭,文化冲突。
(7)月亮与六便士:很佩服斯特里克兰德的勇气,不顾一切追逐自己的梦想,自己的人生。
(8)一个人的朝圣:很感人的故事,很多时候我们的坚持并不能改变生活,但我们仍然坚持着,因为我们应该那么做。
(9)与你重逢:唔......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
(10)了不起的盖茨比:看完电影后去买了书,人能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为之努力坚持,真的很不容易。
(11)萤火虫小巷:关于友情,平淡。
(12)黄金时代:看了一半,不喜欢王小波的书,喜欢他写的情书。
(13)浮生六记:希望有全版重见天日的那天。
(14)岛上书店:很感人的故事。
(15)沉默的大多数:看了一半,不喜欢王小波的书,喜欢他写的情书。
(16)知更鸟女孩:故事不错,适合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17)情人:王道乾的翻译很好,电影和书都看了,梁家辉的演技也很棒。
(18)时光倒流的女孩:还算不错的故事。
哲学类:
(1)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还没看,今年心不够静看不进这类书。
(2)理想国:看了一半,静不下来心看完。
(3)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看了一半,静不下来心看完。
(4)哲学九讲:入门级的哲学读物,介绍了一些哲学中的常见概念和问题。
其他类:
(1)陶庵梦忆注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张岱的小品文,能让你体会到文字的优美。
(2)优秀的绵羊:美国的精英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体制的区别。
(3)请愤怒吧:被封面吸引,一本法国八十岁老人写的政论小册子,法国左派真的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
(4)王国维:一个人的书房:之前看过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这本书是王国维文章的一个合集,也包括了人间词话。很喜欢王国维的诗,此夜清光浑似昨,不辞自下深深幕。
(5)关系:适度依赖让我们走得更近 :一本讲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的书,经验值加1。
(6)国家地理终极观星指南: 一本很漂亮的书,本来准备买个天文望远镜的,结果发现在城市里根本不适合观星,等我退休了或者财务自由了,这本书就有用了。
(7)基因社会:一本很有意思的科普读物,癌症原来是因为部分基因失控不停繁殖从而导致人体正常机能崩溃。还有“爹秃秃一窝,娘秃秃一个”是有基因遗传的依据的,我爸好像是非自然原因秃的?害怕......
(8)哈佛谈判心理学:看了一半,一本质量不高的书,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书里说的理论我在其他心理学书籍里已经看过了,一些很简单的理论花了很大的段落去说,很啰嗦。
(9)我们内心的冲突:一本很棒的心理学书籍,能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也更好的理解他人,我们内心有各种冲突,很多时候我们自己甚至都没有发现它。这些冲突不仅源自我们童年环境所塑造的亲密关系类型,童年之后的经历也在不停的修正或是强化那些已有的倾向,解决冲突的先决条件是认识到冲突的存在,虽然有时候我们并不愿意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