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计 | 电气竖井相关知识点

汇总下电气竖井的相关要求。
一、相关规范
1、《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 50016-2014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1348-2019
4、《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2011
5、图集《电气竖井设备安装》04D701-1
6、图集《等电位联结安装》15D502
二、采用电气竖井布线的原则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1348-2019
8.11.2 当暗敷设的竖向配电线路,保护导管外径超过墙厚的1/2或多根电缆并排穿梁对结构体有影响时,宜采用竖井布线。竖井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建筑物规模,各支线供电半径及建筑物的变形缝位置和防火分区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应和电梯井、管道井共用同一竖井;
2 不应贴邻有烟道、热力管道及其他散热量大或潮湿的设施。
条文说明 8.11.2 电气竖井的数量和位置选择,应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减少电能损耗。
三、电气竖井尺寸要求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1348-2019
8.11.5 竖井大小除应满足布线间隔及端子箱、配电箱布置所必需尺寸外,进人竖井宜在箱体前留有不小于0.8m的操作距离。当建筑物平面受限制时,可利用公共走道满足操作距离的要求,但竖井的进深不应小于0.6m。
条文说明 8.11.5 电气竖井的大小应根据线路及设备的布置确定,而且必须充分考虑布线施工及设备运行的操作、维护距离。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2011
7.4.4 电气竖井的面积应根据设备的数量、进出线的数量、设备安装、检修等因素确定。高层住宅建筑利用通道作为检修面积时,电气竖井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m。
7.4.4 电气竖井净宽度不宜小于0.8m的示意图可参见本规范条文说明里的图4。

PS:小于0.8m时,利用公共通道,在《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里特指的是弱电井。
四、电井内的布线方式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1348-2019
8.11.1 电气竖井内布线可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内强电及弱电垂直干线的敷设。可采用金属导管、电缆桥架及母线等布线方式。强电竖井内电缆布线,除有特殊要求外宜优先采用梯架布线。
条文说明 8.11.1 电气竖井内布线是高层民用建筑中强电及弱电垂直干线线路特有的一种布线方式。竖井内常用的布线方式为金属导管、电缆桥架及封闭式母线槽等布线。
在电气竖井内除敷设配电干线回路外,还可以设置各层的电力、照明分配电箱及弱电线路的分线箱等电气设备。
8.11.4 竖井的井壁上设置集中电表箱、配电箱或控制箱等箱体时,其进线与出线均应穿可弯曲金属导管或钢管保护。(无条文说明)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2011
7.4.1 电气竖井宜用于住宅建筑供电电源垂直干线等的敷设,并可采取电缆直敷、导管、线槽、电缆桥架及封闭式母线等明敷设布线方式。当穿管管径不大于电气竖井壁厚的1/3时,线缆可穿导管暗敷设于电气竖井壁内。
条文说明 7.4.1 明敷设包括电缆直接明敷、穿管明敷、桥架敷设等。
7.4.2 当电能表箱设于电气竖井内时,电气竖井内电源线缆宜采用导管、金属线槽等封闭式布线方式。
条文说明 7.4.2 电能表箱如果安装在电气竖井内,非电气专业人员有可能打开竖井查看电能表,为保障人身安全,竖井内AC50V以上的电源线缆宜采用保护槽管封闭式布线。
PS:采用竖井布线的前提是竖向暗敷线缆较多时,会对结构体有影响,所以才采用竖井布线。在电气竖井中,一般仅有部分用电设备可能会采用暗敷(比如照明和插座,其采用明敷也可以),其余绝大部分是明敷。
电气竖井内为有人可能进入查看、检查的部位,为保障人身安全(防触电),竖井内线缆应采用可弯曲金属导管或钢管保护,当线缆较多时,也可以采用金属槽盒。(具体可见下面两张图)
图集《电气竖井设备安装》04D701-1


五、门的尺寸和朝向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2011
7.4.3 电气竖井的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不燃烧体。电气竖井应在每层设维护检修门,并宜加门锁或门控装置。维护检修门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丙级,并应向公共通道开启。
条文说明 7.4.3 电气竖井加门锁或门控装置是为了保证住宅建筑的用电安全及电气设备的维护,防窃电和防非电气专业人员进入。门控装置包括门磁、电力锁等出入口控制系统。 住宅建筑电气竖井检修门除应满足竖井内设备检修要求外,检修门的高×宽尺寸不宜小于1.8m×0.6m。
六、门的防火等级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 50016-2014
6.2.9 建筑内的电梯井等竖井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电梯井的井壁除设置电梯门、安全逃生门和通气孔洞外,不应设置其他开口;2 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井道,应分别独立设置。井壁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3 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防火封堵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防火封堵材料》GB 23864的要求。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2011
7.4.3 电气竖井的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不燃烧体。电气竖井应在每层设维护检修门,并宜加门锁或门控装置。维护检修门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丙级,并应向公共通道开启。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6.4.4 电气竖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井井壁上的检查门,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于埋深大于10m的地下建筑或地下工程,应为甲级防火门;2 对于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应为甲级防火门;3 对于层间无防火分隔的竖井和住宅建筑的合用前室,门的耐火性能不应低于乙级防火门的要求;
4 对于其他建筑,门的耐火性能不应低于丙级防火门的要求,当竖井在楼层处无水平防火分隔时,门的耐火性能不应低于乙级防火门的要求。
PS:对于《通用规范》6.4.4条,因其在6.3.3和6.3.4条已明确要求“电气竖井在楼板及电气线路穿过竖井井壁时均需做防火分隔”,故电气竖井不存在条款3和4对应的情况。
提炼出来的话就是:对于埋深大于10m的地下建筑或地下工程、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电气竖井的检查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其他建筑电气竖井的检查门均为丙级防火门。

七、电井的照明、插座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1348-2019
8.11.11 竖井内应设电气照明及单相三孔电源插座。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2011
7.4.8 电气竖井内应设电气照明及至少一个单相三孔电源插座,电源插座距地宜为0.5m~1.0m。
条文说明 7.4.8 电气竖井内的电源插座宜采用独立回路供电,电气竖井内照明宜采用应急照明。电气竖井内的照明开关宜设在电气竖井外,设在电气竖井内时照明开关面板宜带光显示。
PS:仅住宅的才宜采用应急照明。其不是疏散照明,也不是消防备用照明。可以理解为非消防备用照明。若设置可考虑采用带蓄电池的灯具。
住宅建筑为“宜”,其他非住宅建筑可以不做。
八、电井内的接地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1348-2019
8.11.12 竖井内应设置接地端子或接地干线。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2011
7.4.9 电气竖井内应敷设接地干线和接地端子。
条文说明7.4.9 接地干线宜由变电所PE母线引来,接地端子应与接地干线连接,并做等电位联结。
PS:故障电流一般为从电缆内的PE芯回流,设置垂直的接地干线,从变电所PE母线引来,会增大PE回路的截面积,减小电阻值,使得故障电流值提高,但其无法量化。
图集《电气竖井设备安装》04D701-1(垂直的接地干线)

图集《等电位联结安装》15D502(每层预留预埋件)

九、小结
1、电气竖井的数量和位置,一般由电气和建筑协商选择;
2、强电井的电缆布线,优先采用梯级式桥架;
3、电气竖井内箱体的进出线,应采用可弯曲金属导管、钢管或金属线槽;
4、检修门尺寸不宜小于1.8mx0.6m,应通向公共通道;
5、检修门一般为丙级防火门;高度大于100m、埋深大于10m、地下工程,应为甲级防火门;
6、每层楼板处、电气线路穿过竖井井壁时,需采取防火封堵措施,其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性不应低于防火分隔部位的耐火性要求;
7、电气竖井内应设照明和单相三孔插座,插座距层面宜为0.5m~1.0m;照明开关宜设在竖井外,若设竖井内,宜带光显示;
8、电气竖井内应设接地端子或接地干线,两种做法可参考两本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