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诗可以教吗?——与家长和孩子谈诗歌创作

2020-11-12 11:19 作者:萱草诗教  | 我要投稿





诗可以教吗?

——萱草与家长和孩子谈诗歌创作 



我也是一个诗歌写作实验的学生,我爱上写诗是因为它给了我力量和新生。

说到诗歌写作是否可以教授,我倒有一肚子话要告诉大家。

诗歌既然是偶然之物(说它偶然是因为可遇不可求),说可以教授似乎很玄,但我们很多课程往往会回避这一点,只强调技艺和高妙。真正促使我们写下一首诗的动机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何要用这种难以捉摸的方式来表达自我?诗歌写作与一个人是怎样的关系?诗歌技艺是可以仿照着应用出来的吗?还是应该自然而来,偶尔学习一些技法?







我来自理工科,我知道周围的朋友和同事都很迷恋技术和理论,这些当然很重要,但我今天要讲述的一个观点是,技艺和理论可以后学,先从实践开始。

写诗是一种本能和生理需要时,诗歌才能写得好。当我们为了写好一首诗歌绞尽脑汁的时候,它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所以,凡是如此教授的课程,我们应该以为是属于基础课程之上的一种精进和锤炼,而不是最初与一首诗歌相遇的情形。

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还是要写诗呢?既然生理需要那么难以达到,甚至只有诗人才有?因为我们今天提出一个问题:诗可以教吗?我还是要继续按照这样的逻辑,即我们可以教授写诗这门课,继续我的授课。

诗歌可以教授并不意味着要按照我们在学校学的那些功课的模式教授,每个诗人讲述的方法都不一样,应该说都有道理,写诗不是一种知识,而只是一种经验,这样一说就很明白了:我们可以传授写诗的各种经验,而真正的自我写作还在于写作者自身。

那么写作者如何达到一种生理需要?又如何能继承发扬或挑战超越前辈诗人的创作经验,创新出自己的诗篇?







又要说到诗歌之外的话题了。

大多数的人总是将自己与诗歌划分开,认为诗歌是与生活两样的世界。这样的界定欺骗了自己也欺骗了生活。可以说,如果人人都能将自己生活中的种种诗意或诗性以某种形式表达出来,他们就能体会到什么是诗歌写作的生理需要了。

可是他们没有,他们更多是匆匆路过,没有留下过多的痕迹,更不用说描摹和记录,思考和拓展。如果他们这样练习了,久而久之,他们会觉得不记录就不习惯,自然就是生理的了。

那么日记式样、散文式样或小说式样的,又与诗歌式样的记录有何不同呢?

回到修炼上,自我觉知和活在当下,意念是否集中,思维是否紧跟直觉,直觉在前还是理智在前,思维与直觉表达是怎样的关系?







诗是可以教的。当你在一种超越现实的“恍惚情绪”的驱使之下,强烈渴望洞察一些生命内外的奥秘,你的自我意识无比强大又近乎虚无,你更多在想象力的控制下而不是控制着想象力,这时候出来的东西可能是诗的。

既然诗是经验,当然需要不断练习,书写,练习,书写,练习,在饥渴时候才写,在练习之后还要练习,在追求中求新,在变化中追求。写诗好比永恒的马拉松,你和你的马匹或战车一旦上路,就贯穿整个一生,何时卸下它们,就是你灵魂覆灭之时。

这不仅仅是一种偏执和坚持,更多是一个人长期养成的习惯和性格,对神秘之物的探索,对未知的好奇,对自我的暗示,对命运的抗争,等等。

写诗与度人是一种双修,二者相互渗透缠绕,写诗能度人,度人可以通过写诗,还可以做一些其他艺术类的工作。可以这么表达,诗歌写作是一个人向世界发出的自我宣言和邀请函,第一次将自己置于宇宙之间,独立完成与神的对话和自省。







诗是可以教的,瞧瞧,我已经说了以上若干,是否已经启发了对诗歌窥探已久的你?!我不会教你一首诗歌的结构和修辞,那会冒犯到你的隐秘处和自尊。当它们是你诗歌的肉体时,我袭击它们当然是对你的不尊重,它们是你的精神之汗滴出的雕塑,每一个部位都显露出你的匠心和难言之意,我轻易地改变它们,恐怕它们也不会答应,如果它们是活的话。

但我可以触及它们的灵魂,我会点出它们的灵魂正在何方行吟,或正与哪位神仙喝酒,当它们走路歪歪扭扭的时候,我可以告诉你它们大概有些不堪酒力。就是说,我可以评价你的诗,至少从某些方面或某些角度。于是我就教授了你的诗歌写作,当然前提是你写出了一首诗歌。

好了,现在终于回到了诗歌创作上了,我们将它当做一种体验吧,你可能会更加理解。你是否体验了那种欲罢不能或难舍难分,爱恨情仇或反思不得其解,在你阅读诗歌或创作诗歌的时候,体验最重要,它带给了你经验,更带给你丰富的感觉和触发。







所以多阅读是必须的,欣赏之后,广泛的欣赏之后,你才有自己的诗田。

在自己的诗田里幸福地耕耘着,乐此不疲,也敝帚自珍,大量地放飞鸽子,大批地栽种麦子,大把地砍伐荆棘,大片地播撒词句。

诗是可以教授的,我就是那个陪伴你体验阅读与写作的书童,你呢,就是那个勤劳聪慧的书生,诗歌是我们共同的研磨,展纸,下笔,运行和延宕。

感谢聆听,我是你的诗歌伙伴,期待着一起喝茶谈诗。


2020.11.8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萱作-上海萱诗文化

诗歌创作,戏剧创制,电影书写,艺术教育




萱作诗电影欢迎您!

以电影书写诗歌,视听的文学盛筵!

 

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

传播诗歌文化和电影艺术!

 

 

萱作电影书写平台。萱作诗电影是萱作电影书写的实验作品,研究并践行诗歌与电影的融合艺术,秉承作者电影的创新风格,在艺术电影中独树一帜,目前主要开展中国远征军主题和上海诗人影像档案主题等方面的深度实践。与萱作诗歌、萱作诗剧、萱作艺术教育和萱作文旅等共同建构起萱作诗歌文化艺术的肌理和外媒。


 



萱作艺术教育欢迎您!

诗教弘扬传统,戏剧教育锻塑全人!

 

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

传播诗歌文化和审美艺术!

 

 

萱作诗歌戏剧教育平台。萱作艺术教育立足中华传统文化,开展艺术通识教育和艺术专业培训,是一种张扬“艺术化生存“的全新教育,涵盖美学、艺术学、诗学、戏剧学、艺术教育和美育等多项领域,通过创造和欣赏艺术,提高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掌握自己和认识自己。

萱作艺术教育以诗歌教育为基础,戏剧教育为应用,目前主要拟包括萱作儿童诗歌教育理论、驻萱诗人专题诗歌讲座系列、萱作主题诗歌沙龙系列、萱作诗歌艺术节、萱作诗剧创制及演出、萱作诗电影书写及发布等六个方面内容,重点培养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开阔的胸怀和眼界,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和人文修养,更富有活力和魅力的人格,更富有进取精神的新人。

萱作艺术教育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与萱作诗歌、萱作诗电影、萱梦诗剧场和萱作文旅等共同建构起萱作诗歌文化艺术的肌理和外媒。





萱作诗歌欢迎您!

让诗歌点亮生活,让人们诗意栖居!

 

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

传播诗歌文化和语言艺术!

 

 

诗歌,一步之遥——做一个“少年”


像一个孩子那样保有对世界的好奇,内心深处藏一个始终年轻纯真的自我。

当岁月要夺去它们时,勇敢地说“不”,呵护自己一颗“少年心”。

少年心令我们永远向上,不屈服于命运,不肯轻易认输。

少年心让我们与世界同行,将生命延长若干倍。

有了少年心,你就可以走进诗歌了,那是你游弋的天堂。


萱作诗歌创作及分享平台。分享驻萱诗人诗歌及萱友们的诗歌,包括诗歌欣赏、诗歌创作、诗歌朗读和诗歌品鉴等。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与萱作诗电影、萱梦诗剧场、萱作艺术教育和萱作文旅等共同建构起萱作诗歌文化艺术的肌理和外媒。


 



萱作诗剧欢迎您!

以戏剧演绎诗歌,诗歌令戏剧升华!

 

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

传播诗歌文化和戏剧艺术!

 

 

萱作诗剧(戏剧)平台。以戏剧演绎诗歌,诗歌令戏剧升华!研究并践行诗歌与戏剧的融合艺术。融诗剧(戏剧)创作、制作、演出及诗歌剧本演诵等为一体。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与萱作诗歌、萱作诗电影、萱作艺术教育和萱作文旅等共同建构起萱作诗歌文化艺术的肌理和外媒。





萱作文旅欢迎您!

诗意之旅,诗梦人生,按诗里的方式活着!

 

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

传播诗歌文化和人文历史!

 

 

萱作文旅策划分享平台。带着诗歌去旅行,与最美好的人文相拥;在旅行中写最鲜活的诗,磨砺感受力和洞察力;过你想要的生活,用诗歌书写人生。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与萱作诗电影和萱梦诗剧场(萱作诗歌、萱作诗剧和萱作文旅)等共同建构起萱作诗歌文化艺术的肌理和外媒。


 




同步打造萱作文化众筹平台,与众多优秀的文艺同仁共同开创中华文艺复兴新局面!让上海有诗,上海有好诗!上海亦有真正诗意的生活!萱作-上海萱诗文化的梦想:让人们诗意栖居!成为上海的诗意文化名片。

 

萱作中国独立诗电影文艺俱乐部源自萱作文化、金融、地产高端分享社群,社群文化“自强不息,义勇忠诚”、“坦诚、友善、互助与合作”,发挥萱作诗歌文化凝聚力作用,搭建金融、地产与文化的桥梁,创新价值,探索实践跨界共享经济,已运营六年,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线上线下一体融合,目前正在迅速发展壮大。




诗可以教吗?——与家长和孩子谈诗歌创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