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艾灸,既可以祛寒湿,也可以调节调节机体自愈力。祛除寒湿,非一日之功,重点在于驱动

2023-08-21 17:04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艾灸,既可以祛寒湿,也可以调节调节机体自愈力。祛除寒湿,非一日之功,重点在于驱动体内的气血,驱散寒湿。中医认为,艾灸就是补充和驱动阳气,祛除寒湿非常好的方法。 体内寒湿重的人,用艾灸这个方法非常对口,灸后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脸色和皮肤,都开始一点点变得干净、通透,其实就是水湿的颜色下去了。 还会出现排气、打嗝变多,大小便增加,原来舌苔腻,舌边有齿痕,也会慢慢消褪了。 1、艾灸祛寒,更调节机体自愈力 实际上,我们后背的每个腧穴都跟五脏相通。 “腧”就是通道,直接通到脏腑,在后背这一灸,冰遇到火,“有理也说不清”,能把五脏因为受寒处于麻木状态的机能给激活了,各个脏腑协作、运作起来,身体里积的寒、热,自己就顺了。 所以说艾灸这种温暖的力量能让身体各个组织、细胞重新“破冰建交”。艾灸能驱散寒气,温通经脉,但其本质在于为身体补阳气,养脏腑,提高人体自愈力、免疫力。 艾灸祛寒主要穴位:背部腧穴、督脉(百会、命门尤其要灸) 背部腧穴:膈俞、肝腧、脾腧、胃腧 2、艾灸祛水湿 艾灸祛水湿主要穴位:水分穴、足三里、丰隆穴、解溪穴、太白穴。 如果记不住穴位,那就顺着小腿内侧脾经从上往下灸,湿气重的人,刚开始灸可能会有刺痛感,坚持灸下去,你会发现,连腿都会变美。 另外要少吃盐去水肿,因为经常吃多盐的食物,容易令体内积存过多水分,形成水肿。 三伏天人体毛孔大开,艾灸的温热刺激容易渗透进经络、脏腑深处。热能温阳,阳能祛寒,三伏灸借助天时,能一举扫荡体内的阴寒之气,防止一些虚寒性疾病在秋冬复发。 三、艾灸后水湿都去哪里了? 艾灸祛湿这么神奇吗?那艾灸完,这个水湿去哪儿了呢?下面为大家揭秘: 1、通过汗液排出 艾灸排寒祛湿最重要的通道就是通过排汗排出去。所以说,艾灸后出汗排浊气是一个好现象! 2、体内转化 其实,体内积液本不是废物,只是由于身体机能出现问题,没办法参与完成身体循环才会变成湿邪。 艾灸可以调节机体功能,使体内积液转化进而顺利参与身体循环,最终让身体各部分机能畅通无阻,湿寒自然也就没有了。 3、灸后起红疹等等 当有的人出汗一个阶段后,开始起红疹、硬疙瘩,这也是排毒的一种表现。一般继续艾灸,红疹慢慢会下去;至于硬疙瘩,可以边艾灸,边按摩,也会慢慢消失,这属于皮肤排毒的一种现象。 艾灸后我们体内的寒气湿气,会通过身体得一些外化表现排出去,这就是艾灸的排病反应。 寒是万病之根,湿是万病之母,风是万病之首,火是万病之华。这个夏季,一定要抓住三伏天,利用艾灸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经络。

艾灸,既可以祛寒湿,也可以调节调节机体自愈力。祛除寒湿,非一日之功,重点在于驱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