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患儿长大后更易患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纠正湿疹10误区
湿疹,俗称“奶癣”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严重瘙痒皮肤炎症反应。湿疹常发生在婴幼儿身上,发达国家儿童的患病率可高达10%~20%。根据2012年上海流行病学调查,3~6岁儿童的患病率为8.3%。
湿疹的症状主要始于婴儿出生后几年,其中约45%在出生后6个月内出现,约60%在出生后1年内出现,约85%在出生后5岁内出现。约50%的特应性皮炎儿童的症状可以在7岁前完全缓解,其余儿童可能会发展为慢性特应性皮炎,并持续到成年。
与正常婴儿相比,湿疹儿童更有可能患上其他过敏性疾病。如果早期出现湿疹,长大后更容易患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国外研究表明,婴儿湿疹是儿童哮喘最重要的预测指标之一。因此,早期预防过敏,避免婴儿湿疹,未来婴儿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也会降低。
上海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部“过敏性疾病预防微风暴课堂”,邀请医学会科普专家.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皮肤科主任陈戟为家长科普“婴幼儿湿疹的防治”纠正湿疹十大误区。
误区一:湿疹儿童皮肤干燥过敏,不宜洗澡。
过度清洁和长时间不洗澡是不正确的。湿疹婴儿容易在皮肤上种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湿疹容易产生鳞片.渗出.痂。研究表明,除了常见的环境过敏原尘螨外,食物过敏原、鸡蛋、牛奶和花生也可以通过不完整的皮肤屏障侵入皮肤,导致过敏。
正确的沐浴方法:
1.每天洗澡,适宜的水温接近体表温度37℃
2.每次约5-10分钟
3.可独立站立行走的婴儿建议淋浴
4.建议使用低敏感、无刺激性、温和的婴幼儿洁肤产品,pH最好接近正常表皮生理(5).5-6)
5.沐浴后5分钟内及时涂抹润肤剂
过度洗澡,特别是用热水洗澡或擦洗患处,湿疹瘙痒会暂时缓解,但由于不良刺激和过度清洁造成的皮肤屏障损伤,皮肤损伤会加重,越来越痒。
误区二:湿疹儿童皮肤敏感,不能涂抹任何东西。
湿疹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皮肤屏障缺陷,天然保湿因素减少,使用润肤剂:
1.有助于恢复和保持皮肤屏障功能
2.减弱外源性不良因素的刺激
3.加强润肤可减少外用激素软膏
正确使用润肤剂:
每天至少使用两次润肤剂。推荐医用润肤剂,怀疑润肤剂接触过敏,可根据季节在儿童手腕内试几天.在身体的不同部位选择合适的润肤剂。
注:润肤剂可涂于轻度湿疹,只能表现为干鳞片,不建议涂在炎症反应明显的地方,以免引起刺激反应。湿疹儿童有皮肤屏障功能障碍,保湿是促进皮肤屏障恢复的关键。
患者应定期使用保湿剂,不仅要洗澡后使用,还要坚持每天使用,必要时每天多次使用。在冬季干燥季节,可以考虑在房间内使用加湿器,使房间温度保持在50%左右。
误区三:激素软膏副作用太大,不能使用。
到目前为止,激素外用药物是世界各地治疗湿疹的一线药物,包括欧洲和美国发达国家。激素外用药物有强有弱,大致分为弱.中.强.超强效四级。
正确使用激素制剂,选择合理的激素强度,以最小的量有效控制。短期间隙使用是安全的。激素外用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由不合理使用引起的。
注:色素沉着常由湿疹本身的炎症反应引起,不一定是激素的副作用。
激素强度的选择:皮肤损伤的严重程度是外部激素选择的首要因素。
一般轻中度选择弱中效激素;中重度选择中强效激素,婴幼儿择弱中效激素。
常用的外用激素分类如下一般儿童湿疹可选择氢化松软膏.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软膏可以用中强度糖皮质激素快速控制病情,然后用低强度糖皮质激素维持。只要合理使用,即使长期使用也是安全的。
误区4:非激素外用药是草药膏。
目前,非激素外用药物只有两种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软膏,其他一些无激素软膏没有确切的疗效。
如果一种药物对湿疹有很好的疗效,即使它没有注明成分,它也高度怀疑它含有激素。
这些药物效果有限,不一定安全。有些纯植物药物可能有效,但盲目追求不含激素的药物“纯植物”软膏是不明智的。英国治疗湿疹所谓的所谓湿疹。“纯植物”药膏分析发现,这些药膏中80%含有激素,其中一半以上是丙醇氯倍他索(一种超强效糖皮质激素),国内不断发现一些所谓的“纯中药”软膏中含有激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长期大量使用更有害。
中药制剂虽然不是专业意义上的非激素药,但确实是传统意义上的非激素药,可以试用。
误区5:儿童湿疹总是复发,找有经验的医生根治。
在过去的20年里,对该病的大量研究并没有完全揭示其发病机制,目前的治疗更倾向于缓解该病,而不是治愈它。目前还没有治疗能绝对治愈湿疹。
这是因为湿疹的原因非常复杂,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但遗传体质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随着体质的变化,对过去引起湿疹的刺激不再过敏和自愈。
然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适当的护理和合理的药物使用可以控制湿疹的病情,避免复发,减少湿疹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正确做法:
湿疹在恢复前处于皮疹和缓解交替状态,皮疹期有效控制炎症,缓解期有效护理和维持治疗。
误区6:湿疹大了会好,现在忍着不用药。
虽然大多数湿疹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缓解,但在皮疹期间瘙痒严重,必须用药物来控制皮疹。严重的瘙痒会影响婴儿的饮食.情绪.睡眠,最终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家庭生活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不用药物的后果更严重,药物控制仍然需要用药。
正确做法:
开始用药时,按照皮肤科医生的建议常规用药。反复发作的部位可以用减量法慢慢取出,以免过快取出引起反弹。
积极维持治疗:激素或非激素软膏每周两次(周一和周四晚上),避免复发。
湿疹虽然不能治愈,但合理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好转。5岁时,恢复率约为50%。有些孩子可能要到12~13岁的青春期,只有少数人会继续到成年。
误解7:外用药物副作用太大,服用抗过敏药物治疗湿疹。
激素或非激素外用药可快速使用.有效.直接控制湿疹的炎症反应。口服抗过敏药物只能缓解瘙痒,不能替代外用药物。
正确使用口服抗过敏药:
一般建议晚上睡觉前口服抗过敏药物止痒,可作为外用药物的辅助治疗。
湿疹指南推荐第一代抗组胺药(酮替芬).扑尔敏.苯海拉明)由于其助眠作用,第二代抗组胺药(西替利嗪)常用于临床.氯雷他定.依巴斯丁),由于其抗炎因子的作用,也有很好的止痒效果。
抗过敏药物的效果因人而异,如何选择取决于疗效。
抗过敏药物虽然安全,但不建议长期口服治疗湿疹。
误区8:儿童患湿疹,要严格忌口。
食物过敏发病率:成人约3~4%,儿童约6~8%,湿疹婴儿约40%。
常见过敏食物:牛奶.鸡蛋.小麦.花生.坚果.黄豆.贝壳占过敏食物的90%。
许多湿疹患者认为湿疹是由食物引起的,而且“查过敏原”发现了很多过敏的食物,加重了这方面的担忧,过度禁忌。但事实上,即使这些食物停止,也不能有效预防和缓解湿疹的症状,但会导致营养失衡,并可能进一步加重湿疹。虽然有些湿疹可能与食物有关,但大多数湿疹与食物无关,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