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
這個定律,不是數學或科學上的所謂定律,而是一種民間對於世間萬物的嘲諷和自嘲。所謂墨菲定律,就是當一件事有一種向壞的,向負面的方向發展的趨勢的時候,他就一定會向那個方向發展。乍看之下很反常識,但這背後是一種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就是凡事往悲觀那方面想,然後做好準備,應對萬難。可能有人說:凡事悲觀怎麼可能是積極態度呢?但是,凡事悲觀,然後積極面對最壞的可能,本身就是一種樂觀,一種積極向上。正所謂不知道可怕的只是莽夫,知道恐懼,並戰勝恐懼的,才是英雄,才是無畏者。
這個定律也可以從另一個方面解釋。薛定鄂的貓的實驗,大家聽說過嗎?那是個思想實驗,就是憑空想想(當然得根據現有理論和邏輯)。不真的做實驗的原因就是沒有技術能力。實驗是這樣的:有一瓶鐳元素,具有放射性,隨時會衰變。有一台機器實時檢測,如果衰變了就殺死貓,沒有的話就沒事。但是,衰不衰變是一個概率,不能說有,也不能說沒有,只能說可能有。也就是說,貓可能死了,也可能沒死,處於生和死的疊加態,生和死的可能性同時存在。這是量子力學的常態,卻是宏觀宇宙的眾人不可接受的。一個生物這麼可能又生又死呢?於是科學家們找到了一個說法。如果生和死的可能性都不能排除,也不能共存,就只有一種解釋,就是他們同時存在。有別的平行宇宙,承載這這種可能性。有意思的是,薛定鄂本人是反對現存的量子力學說法的,他這個實驗是為了證明量子力學有多荒謬,卻無意中促進了量子力學的發展。
回到正題,如果一件事情同時有好的可能性和壞的可能性,按照前文的邏輯,他們都發生了,只不過不一定是我們這個宇宙。既然世間萬物都是無數非肉眼能見的,極其微小的量子組成,那麼如何保證這些量子不會影響宏觀世界,從而導致不同的平行時空呢?比如如果人的大腦,思想,靈魂是由分子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這些原子內部有電子,夸克之類的量子。如果量子效應能夠作用在這些粒子,甚至整個化學反應,那麼就可能讓人作出不同的決定,也就有不同的可能性了。
不同的宇宙,有不同的可能性,這就是如今在ACG作品中大行其道的平行宇宙的理論基礎。比如一個宇宙裏同性戀婚姻一開始就是合法的,亞蘭。圖靈也就不會因為他的性取向被迫害,也就可能創造更多奇蹟,電腦的發展也可能有更大的進步。這只是一種可能,還有無數聽著荒謬,但不可否認的可能性。只要有發生的可能性,就一定會發生,這個反直覺,反常識的結論背後,是無數個平行宇宙。我們這個宇宙沒有向壞的方向發展,是因為我們沒有進入這條時間綫。在無數平行宇宙中,必然有一個浸入了最悲慘的境界。當然,我們無法和他們接觸,甚至無法證明他們的存在。但好像也不用為他們悲傷,因為這一切都只是假說,沒有任何證據。
墨菲定律,並非定律。至少並非板上釘釘的事實,不可違逆的鐵則。但是,只要有搞砸的可能性,為此未雨綢繆,為最壞作打算,就是最後作了無用功,也總比臨時抱佛腳,事到臨頭才慌張來的好,來的安心。時間只能向一個方向流淌(至少現在看來是這樣),後悔藥什麼的,世上沒有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