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艺术考研热点:“内容付费”
编辑:凯程艺术硕士
一、导读
内容产业是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产业非常的一个热点。而在业界大火的“内容付费”这一概念则代表了内容产业的一类盈利模式。内容付费是否真正迎来了黄金时代呢?内容付费兴起的原因有哪些?当前市场上有哪些内容付费产品?怎么分类?内容付费有哪些盈利模式?制约内容付费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二、内容付费迎来了黄金时代
201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众多互联网公司纷纷上线内容付费产品:
罗辑思维推出了知识付费APP“得到”;
知乎推出付费版网络周刊“知乎周刊plus”和付费才能使用的问答互动产品“知乎live”;
果壳推出了语言问答产品“分答”;
连一向慢三拍的主打小众文艺风的豆瓣网也推出了新的付费专栏“豆瓣时间”;
......
放眼国外,谷歌,苹果,亚马逊也都陆续推出了数字订阅服务。
根据艺恩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国内视频网站有效付费用户已经达到7500万,较2015年增长241%,是美国市场的9倍。
而iiMediaResearch发布的《2017年中国内容付费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中国内容付费用户规模为0.98亿人,预计2018年用户规模将达到2.92亿人。其中,42.9%网民支持内容付费,超六成内容付费用户年均支付金额在100元以下。由此可见,凭借多年不懈的努力,互联网终于有了让用户付费的资本和条件。

三、内容付费为何有人买单?
(一)消费者端:
1.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升级换代,人们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
2.信息大爆炸时代,用户获得的内容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影响着读者的阅读体验,读者需要更加真实,准确的阅读体验;
3.基于对名人个人IP的推崇,基于名人影响力付费;
(二)内容供应者端:
优质精品内容的涌现
(三)平台端:
收入多元化和更多商业模式的开发的需要
(四)国内版权环境的持续优化。
2015年7月,国家版权局下发《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在线音乐平台逐步清理侵权内容,推广数字音乐付费下载收听。
(五)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
当前支付宝,微信钱包,财付通,百度钱包,等互联网支付工具的出现与完善便捷了用户的付费行为。并且,各大手机厂商,通信商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支付引用。如APPLE PAY,SAMSUNG PAY,天翼支付等。用户还可以以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方式,延期付款。
四、目前我国的内容付费产品的分类:
1. 付费专栏
“豆瓣时间”下推出的《北岛和朋友们的诗歌课》、《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杨照史记百讲》;
得到APP里的包年专栏《李翔商业内参》、《5分钟商学院》即属于此类
2. 付费问答
在行、分答、属于此类.
3.付费社群
各种运营、干货分享的付费微信群属于付费社群的一种,主要依靠创办者的个人IP和影响力吸引付费用户。如最近很火的小密圈,“小道消息”冯大辉、“可能吧”阿禅,樊登读书会等。
4.付费课程
知识分享服务平台“千聊”目前拥有超过30万讲师和6000万用户,与其合作的公众号超过7000个,包括“丁香医生”这样的大号。
千万级大号“十点读书”也创办了“十点课堂”。联合“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创始人李筱懿打造课程《脱颖而出,12堂优质女人成长课》。营收约300万元。
五、内容付费的盈利模式有哪些?
这种付费方式多见于视频网站,音乐APP,有声阅读APP等
这种付费方式多见于直播平台。
除了微博外,分答,在行的盈利模式也是这样。
4,5条的盈利方式则基于微信平台
六、内容付费存在的问题
1.版权保护
数字时代的抄袭成本基本为零,单会给内容原创者造成极大损失,扼杀内容生产者的创作积极性。
2.从广告变现到内容盈利的过渡是否顺利
过去,内容供应端主要依靠广告变现,因此,浏览量、转发量等数据成为衡量内容供应端广告价值的标准,内容创造者乐意无偿让别人转发转载自己的内容。而在内容付费时代,这一做法不利于保护内容的独特性,会降低消费者的付费意愿。
3.真正在内容付费这场浪潮中站住脚的是头部内容
只有那些优质爆款的内容产品,才拥有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往往能吸引最大公约数的消费者为其买单。
【名词解释小辨析】
什么是UGC,PGC,0GC?
UGC:User-generated Content,中文可译作:用户生产内容。即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
UGC主要有两层组织关系,一层是用户,即内容贡献者,一层是平台,充当内容运营者和内容审核者的角色。例如,我们常用的微博、朋友圈、知乎、豆瓣等产品,都是UGC(用户产内容)型,即用户通过自己的关注列表形成各自的信息流,内容上用户自己生产自己消费。
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用来泛指内容个性化、视角多元化、传播民主化、社会关系虚拟化。现专业视频网站大多采用PGC模式,分类更专业,内容质量也更有保证;现电商媒体,特别是高端媒体采用的也是PGC模式,其内容设置及产品编辑均非常专业,非UGC模式能达到的。
OGC:Occupationally-generated Content,品牌生产内容;主要通过具有一定知识和专业背景的行业人士生产内容,并且这些人士会领取相应的报酬。如媒体平台的记者、编辑,既有新闻的专业背景,也以写稿为职业领取报酬。
UGC、PGC、OGC三者的关联
简而言之,UGC和PGC 的分野以内容是否优质为标准。PGC和OGC以是否领取相应报酬作为分界,PGC往往是出于“爱好”,义务的贡献自己的知识,形成内容;而OGC是以职业为前提,其创作内容属于职务行为。以OGC为代表的网站如各大新闻站点、视频网站,其内容均有内部自行创造和从外部花钱购入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