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壁画复原记(4)-命运
在20世纪初,我国许多相当精美的壁画都遭遇了被切割盗运的命运,柏孜克里克也不例外,虽然远在西域,但并没有因此而让“探险家”们却步。

1904年,德国探险家勒柯克受命于德国君主威廉二世,成立了普鲁士皇家吐鲁番探险队并远赴中国新疆,在探索破败的柏孜克里克石窟遗迹中,偶然发现一处被沙土覆盖的洞窟,及至用火光照亮黑暗的窟内,才被眼前精美绝伦的壁画所震撼,他一边坚定的认为如果不把这些壁画带走便会遭到地震和人为破坏,一边命令助手巴图斯用狐尾锯切割这些壁画,并装满了100多个木箱,跋涉20个月最终运抵柏林,然后在柏林民俗博物馆再将壁画完成拼接。

与此同时,俄国探险家鄂登堡(另译:奥登堡)也匆匆赶来,仅用10天就装满了100箱被分割的壁画并带回俄国。到了1909年,日本大谷探险队也来到柏孜克里克,领队橘瑞超和野村荣三郎对欧洲人盗割壁画的行为愤慨之余,更不忘把一些相对完整的孤立菩萨像和供养人壁画也切割带走。再后来,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终于来到柏孜克里克,面对被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搜刮过的石窟,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他们这种粗野的方法根本不是考古,而是“挖宝”。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最终将前面三位“挖宝人”嫌弃的那些残损壁画也悉数切割打包,并运往印度。

被德国人割走的壁画最为精美和完整,在完成拼接和上墙后,于柏林民俗博物馆迎来了题为“丝路秘宝”的首次展览并引起轰动。然而在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对德国展开反攻并轰炸柏林,用水泥固定于墙上的28幅被称为“誓愿图”的巨大壁画无法转移,最终在持续的空袭中化为尘埃。


其余残存的柏孜克里克壁画目前分布在: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今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印度国立博物馆、韩国国立博物馆。
希望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看这些身在异乡且命运多舛的壁画。

(注:黑白照为史料照片,彩图为本人的复原临摹过程,感谢看官!新画进行中,有点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