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iv《早战学》其他
第八节 其他
本节应当是全书最重要的一节,是整个早战学的理论框架。
早战中存在战争迷雾、但是在同一节点上的单位可以反复sl来获取视野或试错,同时有胜利进度提供相应的信息可以加以利用(信息的获取与分析、欺诈与伪装两节)。
Unciv是回合制,故单位的行动是间断割裂的;多数单位的移动力只有2且伴随着coz、地图存在着大量的崎岖地形,这让单位难以执行复杂的走棋和战术、只适合推进;极小地图的生态位是缺失的,整张地图很容易被完全占据导致没有其他手段扩张内政水平或是实施更复杂的战略;前期的城防对于单位强度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上述特征建构了控制、内政、军事三要素的关系(抉择)。综上,unciv早战的形式只能是控制的变易,喻为带着镣铐跳舞(总论)。
控制的变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双方总是以移民勇士各一队入场,在首都落下时本场初期各位置的地缘价值已经必然地明确:双方的首都作为内政和军事增援的中心,二者为端点存在着数条行进的路线,双方都希望在其中最可行的路线上的某处平衡位置为界更多地占据控制区域。故微观控制的难易度取决于具体地形造成的先后手单位威胁范围/威胁量之比、宏观控制的难易度取决于己方增援/制造兵力的速度同对手该速度的比;而控制的重要性综合取决于控制区内政强度(内政学)、控制区的微宏观控制难易度以及地图的战略位置(地图控制)。围绕着这一规律有了三种战略(一般战略)。
基于战略分析似乎推进-对峙模式就是对战走棋的主体了(走棋)。但事实上实战中广泛的存在着各类差异,军事、内政和控制的成本与收益并不是一成不变甚至某项作为另一项前提/原因的,战术中很多内容都在探讨这个问题。控制的变易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被决策和地形地缘差异雕刻出各个特殊点的时间轴供玩家利用(时机与节奏)。围绕这个时间轴建构不同的特殊战术:初期在控制的成型过程中可以执行一定的激进战术从而对整局游戏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直接获胜(速攻与压制);无论是控制的成型过程中还是后续的大兵团交锋都可以利用某些战术来重创对手(突袭)。与时机相对的,地形是另一个影响重大的要素,它在战术上决定了单位的发挥水平,故需人为地择地而战来取得最大优势(质量与数量)。同时,攻防双方也应当视地形特征来发挥优势避免劣势(防守反击)。
以上是《早战学》前两章的主体架构,也是全书最重要的内容。后面的两章分别是对文明和单位这两个独特要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