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药就犯病?服药就上瘾?丨关于精神疾病用药的疑问解答
“听说这药一吃上就不能停了?”
“长时间服药会不会上瘾啊?”
“药一停就犯病是不是有瘾呢?”
在门诊,常有患者或家属问此类关于药物是否会上瘾的问题。
有的患者和家属怕药物成瘾,自行减少医生所要求服用的药物剂量,甚至拒服、停用抗精神病药,以致病情反复,迁延不愈。
(来源:soogif)
-01-
什么是药物成瘾?
药物成瘾又称药物依赖,是指服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
精神依赖也称心理依赖,是指患者对药物的渴求,以期获得服用后的特殊快感,它驱使使用者为追求快感而反复用药,表现出“渴求状态”,且不顾药物对个人的精神、躯体及对家庭、社会的损害;严重者不计后果、不择手段,想方设法获得药物,用药成为第一需要。
躯体依赖是指机体对长期使用依赖性药物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状态。药物有耐受性,长期反复用药,药物效应逐渐减弱,为取得满意足够的效果必须增加剂量,因而药量越用越大,可达常规剂量的数十倍;还有停药后会出现躯体症状,如恶心、呕吐、失眠、浑身难受、烦躁不安、震颤、抽搐等。
目前所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经过了严格的科学筛选,没有出现上述的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也不会产生耐受性,临床应用后是不会产生药物成瘾的。
不过抗精神病药与可能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都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影响我们的精神活动,因此大家容易将两者混淆等同看待。
(来源:soogif)
-02-
长时间服药造成“成瘾”的错觉
容易理解的是,人在生病的时候有各种不舒服的症状,需要服药,那么精神病性症状消失了,是不是药就可以停了呢?
患者在症状消失后自行减药或停药出现病情波动,也有患者坚持5-10年仍无法停药,误认为药物成瘾。
其实这是由疾病特点所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数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和我们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类似,病程较长,药物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以精神分裂症为例,病程分为急性期、稳定期、巩固期,急性期症状控制后仍需药物维持治疗。对于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持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至少1年;对于多次发作患者,持续治疗疗程至少2-5年;对于反复发作及难治型患者需要终身治疗。
根据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停药2年内的复发率为90%。而现有的医疗技术无法预测谁会是复发的90%,谁会是幸运的10%。
每一次病情复发,对患者的大脑都是一次新的损伤,认知功能逐渐下降,社会功能逐渐衰退,治疗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多次复犯的患者有极大的可能成为难治型精神分裂症。所以,坚持服药是防治复发最主要的方法,而不是“成瘾”了。
我们汇总了一些患者常问的精神科药物的疑问并提供解答,希望可以解除大家心中的疑虑。
(来源:soogif)
-03-
精神疾病用药常见疑问解答
精神科药物会吃坏脑子吗?
出现精神症状,无论是焦虑、抑郁或幻觉、妄想等,都提示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往往跟神经递质功能紊乱相关。
因此,精神科药物主要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来纠正神经系统紊乱。有的患者由于快速控制病情的需要,服用的精神科药物品种较多、药量较大,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大脑变笨”的表现,这是部分药物的副作用。为了维持病情稳定,不建议贸然调整药物方案,可通过配合心理治疗、中医药治疗,实现减少药量、缩短药物疗程。
精神科药物会上瘾,一辈子都要吃吗?
精神科药物主要有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心境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四大类。
其中抗焦虑药是指具有镇静助眠作用的药物,这类药物长期服用的确可能形成依赖性,在医生的指导下短期用药一般不会成瘾。而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一般不具有依赖性,但是这些药物需要坚持服用较长一段时间,尤其是病情好转后,仍需继续服药巩固维持,因此常被误以为其有依赖性。
(来源:soogif)
吃完药“头晕头痛还想呕,不敢吃了”
刚开始服用精神科药物可能有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头晕、头痛、心悸、恶心等,但并非每个患者都会出现,服药第一、二周为药物适应期,药物副反应一般两周内可自行减轻至消失。
因此,即便刚开始有所不适,建议尽量坚持服药,规范治疗。若服药后不适严重难以忍受,或持续时间长未见改善,建议尽快复诊,与主诊医生商量调整用药,勿擅自停止治疗。
这几天觉得好转了,可以停药了吗?
精神心理障碍的治疗,一般分为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即需要一定的治疗周期。
以抗抑郁治疗为例,急性期治疗约8~12周,经治抑郁症状明显好转甚至消失后,进入巩固期治疗约4~9个月,此时应按急性治疗期有效药量继续服药,最后进入维持期治疗约2~3年,维持治疗结束后,病情稳定可进入减药至停药,注意不要骤停药物,以免出现撤药反应。
为了让病情好转更快,可以每次多吃几颗药吗?
精神科药物起效一般需持续服药2周左右(镇静助眠药除外),在此期间需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增加药量至足量控制病情。切勿急于求成而过量服药,这会影响到神经系统、肝肾功能、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等,轻则头晕呕吐,重则引起病情加重,过度抑制或兴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若服药后自觉病情持续未见改善,请及时复诊向主诊医生反馈情况。
精神科药物有其特殊性,疗程要求系统规范。
在精神障碍的治疗过程中,如有任何疑惑,请及时与主诊医生反馈及商量,切勿自行随意加、减、停药,以免引起病情波动、疗效中断、药物副作用增加等问题。
经过规范的治疗,相信每一位精神障碍患者都能走出疾病困境,拥抱未来。
所以,请大家正视精神科疾病特点和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抗精神病药长期服用不会出现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减药或停药后无痛苦体验,长期服用不会“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