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准饮品行业消费新趋势,中国红牛累计产量破500亿罐!
作者丨楚东
出品丨鳌头财经(theSankei)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高质量发展中,中国红牛又完成了一次自我突破。鳌头财经从中国红牛方面获悉,截至12月5日,中国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产量突破500亿罐,北京怀柔、湖北咸宁、广东佛山、江苏宜兴四产地单个累计产量均突破百亿罐。

深耕中国市场20余年,中国红牛一直聚焦能量饮料市场,同时紧跟大健康饮品、零售渠道的发展新趋势。目前,中国红牛已经在国内市场形成60万家销售终端,通过数字化赋能渠道,带动辐射400万渠道网络的优化升级。
累计产量突破500亿罐
中国红牛是国内功能饮料行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也一直是国内功能饮料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多年来,公司抗风险能力强劲,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中国功能饮料行业前三季销量整体下滑约10%。中国红牛凭借稳定的市场贡献和完美的销量达成,逆势增长扛住了疫情重压,也抗住了市场低价冲击。2020年,中国红牛完成228亿元的既定目标,25年累计生产额突破2000亿元。

据机构统计数据,2020年,红牛在能量饮料市场份额占比达53%,为行业第一。
今年上半年,“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销售额完成127.3亿元。
销售额稳步增长的背后,离不开完备的产能供给。
1997年7月,中国红牛北京怀柔建厂后,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带领的团队坚定中国市场信心,坚持投建生产基地,2021年完成全国东南西北中生产版图布局,功能饮料年生产能力达到56亿罐,实现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分销和品牌建设全产业链贯通。
12月5日,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累计产量突破500亿罐。北京怀柔、湖北咸宁、广东佛山、江苏宜兴四个生产基地单个累计产量均突破100亿罐。
中国红牛对生产基地的布局不仅直接促进当地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和当地居民就业,而且更便捷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市场成本。
聚焦大健康饮品行业
国内能量饮料市场起步较晚,但却是饮料行业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之一。尤其是近几年,能量饮料规模快速增长。

2020年,中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达到452亿元,销量22.5亿升,2015-2020 年收入复合增速达11.5%,市场份额占比逐年提升至9.3%。
由于红牛进入中国市场时间较早,品牌形象多年来已深入消费者心智,在中国能量饮料市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鳌头财经注意到,在持续巩固红牛这一核心单品的同时,红牛母公司华彬快消品自2015年以来,便已着手布局大健康饮品的品类及产品,并成为快消品行业健康产品领先者、创新者,联动百万级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形成了互利共赢的新格局。
在“2021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企业家圆桌论坛上,严彬表示,“我们坚持在健康产业和实业发展,要在健康产业‘做牛做马’”。根植满足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健康饮品需求,26年来,中国红牛从0到1,从寂寂无名到年销额稳超200亿的国民品牌,是始终发扬“牛马精神”,聚焦实业,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同时在品牌创新、市场创新、营销创新上雷厉风行的结果。26年来,中国红牛力促国内消费市场升级,引领了中国功能饮料行业繁荣。

2021年,华彬快消品持续对各品牌进行持续升级,在更新包装的同时,围绕年轻人热衷的“0糖0卡”热门产品布局,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
把握消费市场新趋势
在日益多元化的国内饮料市场发展趋势下,要做好全面迎接挑战的准备。在新发展格局下,正在崛起的消费潮流新生态就是华彬快消品二次创业的起点。
国内饮料市场发展日趋多元化。一方面,国潮新品越来越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小众品牌层出不穷,产品迭代速度也为之加快;另一方面,在传统零售渠道的基础上,社交电商、社区电商等全新消费生态,也为红牛二次创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线下市场一直是饮料行业最主要的销售渠道,多年的市场发展经验,令中国红牛抓住了每一个发展阶段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的新内涵,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企业文化团结员工和合作伙伴,积极主动应对变化和挑战,保持平稳发展的信心、决心,以文化凝聚各方面力量,增加内生动力,挖掘发展潜力。截至2021年,中国红牛在全国设立5家区域销售总部、39个营业单位,拓展400多万个销售网点,形成60万家核心终端,组成了一个由经销商、分销商及终端网点组成的多层级的快消品销售网络体系,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近15000个,全产业链涉及就业数百万人。

与此同时,华彬快消品通过数字化手段,不断对渠道终端进行优化升级。以加快大数据信息中台应用为前提的渠道网络优化工作,提升业务工作效率。在数字化工具加持下,实现对百万以上优质网点的全场景、全渠道、全链路掌控,并带动辐射400万渠道网络的优化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在惠及百姓的“健康中国”战略下,中国红牛把握消费市场新发展格局趋势,加大科技研发、智慧工厂投入,为社会和百姓提供更多元的品牌体验,持续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消费产业提级和乡村振兴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