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倾听生命的高光瞬间——《不虚此行》

2023-09-15 19:00 作者:妙介子  | 我要投稿







今天聊聊中国电影《不虚此行》。


片名All Ears (2023),别名倾听。






《不虚此行》这部电影深入探索了普通人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以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珍贵瞬间的观点。


本片有一个比较独特的主题,通过主人公闻善的视角展现了一个特殊而又富有感染力的职业——写悼词。


闻善原本是一名编剧,但完全不能靠编剧吃饭,于是转行专写悼词,由此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了解到了他们各式各样的故事。






电影以一种抒情的方式讲述着人生的细枝末节,传递着一种珍惜当下、关注他人的温暖情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值得被倾听和重视。

通过悼词创作的过程,闻善学会了深入体察他人的幸福、悲伤和遗憾,用心灵去聆听背后的故事。这种用心倾听的能力不仅改变了闻善自身,也引发了观众对生命的思考和触动。






电影的英文片名《All Ears》,直译意思就是洗耳恭听。

倾听他人是一种美德,传递出了一种珍视和尊重他人生命的态度,认真聆听了解故人的往事,也是对逝去生命的最后尊重。

通过倾听,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进而能够更好地与他们产生共鸣和联结。






影片中设置了形形色色的客户,有忙于工作而陪伴家人的王先生,有淡然处之的方阿姨,还有个极具特色的网友恋人邵金穗。

以齐溪饰演的邵金穗为例,邵金穗和闻善一起开始了寻找真相之旅。邵金穗辗转数千公里,不仅仅是为了悼念故人,更是为了给自己的感情和过往一个交代。通过邵金穗的行为,闻善也选择了和自己和解,不再纠缠没有意义的事情。

观众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更加贴近故事中的人物,共同经历他们的成长和转变。






《不虚此行》的一个理念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值得被倾听和关注。

电影希望通过描绘普通人的生活,让观众意识到生命的独特性和精彩之处。

用一个又一个故事打造温暖感人的场景,唤起观众对生命的珍视与感悟。






我一直这么觉得,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只要打上高光,配上背景音乐,慢镜头一拉,你就是生命的主角。

无论是平淡的日常生活,还是人生里的重要里程碑,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每个瞬间都可以成为我们生命中难忘的片段。在属于我们自己的高光时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己是生命中的主角。我们的故事独特而珍贵,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影响力。当我们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这些时刻上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生命充满了意义和美好。

闻善的悼词就是通过抓住普通人生命里的闪光点打动人。不仅感动了故人的亲友,也感动了闻善自己。在不断工作的过程中,闻善也最终选择用自己的高光时刻来点亮生命舞台。






我感觉这部电影和美剧《六尺之下》确实有很强烈的相似之处。

它们都深入探索了普通人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展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它们都注重刻画角色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无论是电影中的主人公闻善,还是美剧中的家庭葬礼主持人纳塔尔,他们都是平凡的人物,但却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观众可以通过他们的日常琐事、交往和思考,深入了解到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情感纠葛。

这两部作品都以充满温度的方式探讨生命和死亡,既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也展现了生命的坚韧,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电影《不虚此行》通过悼词的创作,让观众思考生命的珍贵和对逝者的尊重;而美剧《六尺之下》则通过葬礼主持人的工作,探索了家庭、友情和真实面对死亡的勇气。






海报的标题电影主角胡歌手写的。

看得出,胡歌很喜欢演文艺片,也想通过此类电影证明自己。

但喜欢演是一回事,能够演好又是另一回事了。演好文艺片需要一个合适的剧本,还要有精湛的演技,能够精准传递主人公丰富矛盾的内心世界。

说实话,《不虚此行》的闻善还差一点点。






感受他人珍贵故事, 


感悟生命珍视瞬间。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倾听生命的高光瞬间——《不虚此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