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门口摆摊三天:真香!
18:38,小学生已经走完了,我准备收摊,一个看起来比我小几岁的姑娘路过,一眼看上了贴纸,爽快地拿了两张,扫码到账。我闻到她身上好闻的沐浴露的味道,应该是刚洗过澡出来。这是我的第一个“大人”顾客。
今天是在公婆家小区旁的小学门口摆摊的第三天。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半小时,确切的说是一个小时的时间,但感觉就像爬了一座山筋疲力竭,忙得跟在壕沟里打仗似的,人多到把我挤出了自己的摊位,钱收得一只手已经抓不过来——可惜都是一块钱纸币,回到家里数了,有四十张。
生意兴隆固然开心,可也有令人沮丧的时刻,那就是收摊时候发现最贵的七八卷胶带都被偷了,板子上挂着的商品一个不剩,也不知道是卖完了,还是偷完了。本身定价就低,利润没多少,赚的是实打实的辛苦钱,所以一旦遭遇偷窃,便损失惨重。

好歹打出了点知名度,小学生们都欣喜地嚷嚷:“我们学校门口终于有卖手帐相关的东西了。”看到那些满足的小脸,心里安慰算是得到了。
反正初期是试水,主要测试小学生的消费能力和喜好,为后面到新家摆摊以及开文具店做准备。所以盈利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获取跟学生做生意的经验。今天来讲讲我摆摊的故事。第一天摆摊是周三,本来说好周四再去,结果临时决定还是不拖了,于是匆匆忙忙赶过去,把摊卡着五点的下课铃声支起来——根据上周五的踩点,应该是五点放学,结果五点到了,零零星星出来一些学生,摆了十分钟,就没人了,收入13块。正犹豫要不要收摊,城管来了,果断撤退。城管忙着和把头的摊主交涉,所以我们没有和城管说上话,城管也没有看清楚我们。

虽然第一次就只摆了十分钟,但是路过的那些学生的反馈,还是给了我们很大的动力。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问了我们同一个问题:“你们明天还来不来呀?”
“来的来的。”我忙不迭地说。
一个小朋友说:“老师老师,你明天……”说到一半,意识到我不是老师,就看着我,哽在那,估计是琢磨不透到底是该喊我阿姨还是该喊我姐姐。
我赶紧笑着说:“明天来的。”
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不知道是姐弟还是兄妹,看起来差不多大,引起了我的注意,两个人都想买,但是没带钱,第二天又来了,一人买了一样2块钱的东西,第三天又来了,可是第三天我没有带男生的玩具——实在顾不过来,女生想买但是男生买不了,于是两个人就都没有买,男生很失落,家属赶紧说:“下周一来买。”
第一天摆摊结束回到家里,吃晚饭时候才从婆婆那里得知,每周三小学会早放学,所以我们五点去已经晚了。第二天四点半我就出摊了,以为自己占了个好位置——离校门最近。可是等一堆学生挤出来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这个位置,根本不能摆摊——是学生等待家长来接的位置,好像现在小学都是这么设置的,在学校门口沿着围墙标记,每个班的学生会在不同的位置等待家长,然后会有老师在那个位置看着。
因为我的摊位,导致学生之间挤来挤去,令我颇为愧疚,经过老师的提醒,第三天的时候,我换了个离校门最远的坑,既没有阻塞道路,也没有影响客流量,算是把摆摊的位置固定了下来。

第二天还发生了一件奇事。等到17:20左右,学生基本都走完了,这个时候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瘦瘦小小的女孩子过来,蹲下来一件一件看我的货品,还问我:“阿姨一个人来摆摊就行了,叔叔来干什么?”
我笑死,家属在旁边说:“叔叔闲。”
她将乱了的便签本一本一本地排好,接着是线圈本,然后又整理贴纸。
这个时候又来了一个拿着一个粉色小钱包的女生,显然是回家拿钱来的,干脆利落了选了几样东西,同时说着:“阿姨你卖得太便宜了。”
圆框眼镜搭话:“哪里便宜?我都买不起。”
粉色小钱包指着我的展示板:“那你选一个,我送你。”
圆框眼镜一下子站起来,有点不敢相信地看着粉色小钱包。
“选呀,我说真的。”粉色小钱包说。
圆框眼镜马上指着展示板上的一样,我取下来给她,家属问她拿钱。
我朝着正掏钱的粉色小钱包努努嘴:“是她给钱。”
“这样啊。”家属显然没有留意刚才两个女生的对话。
圆框眼镜拿到了东西,立刻拆开来,拿在手里把玩,包装纸扔在地上。
“虽然我不认识她。但是无所谓啦。”粉色小钱包说着,把钱递给我。
“来,送你一包贴纸,你自己挑。”家属指着贴纸区,对粉色小钱包说。
我和粉色小钱包都感到莫名其妙。
“看你那么仗义。”家属说。
粉色小钱包马上开心地挑了一包贴纸,没忘记说:“谢谢。”
家属说:“不客气。”
粉色小钱包又看向圆框眼镜:“你还没有跟我说谢谢呢。”
圆框眼镜垂着头看着手里的东西不说话。
粉色小钱包又看向我:“阿姨,你们摆到什么时候?”
我说:“等下就走了吧。”
粉色小钱包马上嚷起来:“阿姨,你再摆会儿,等到六点十分,他们才放学的。”
我惊讶:“不是五点吗?”粉色小钱包摇摇头:“五点只有少部分人,大部分都是六点十分。”
没想到家属这豪迈一送,竟然换来了如此有价值的消息。
待两个女生离开,一个路过的小女孩踩到了圆框眼镜随手丢的包装纸,看着她将包装纸从脚底脱开,我刚要上去捡,另一个路过的小女孩已经很自然地将那包装纸捡起来,就像捡起来一个干干净净的玩具,一边把玩一边朝小区的方向走去。永远别想知道小朋友在想什么。
继续摆到六点十分,小学生排山倒海般涌过来。装盲袋的凳子直接被挤倒了。粉色小钱包没有骗我们,感谢她。到18:30收摊一共收入104块。

今天的收入是186.5块,毛利多少不知道,被偷了多少也不知道。未来准备提升单价,并与家属做好分工——一个人看货,一个人收钱。
讲价的不多,我是不想同意,结果家属都答应了——他这是摆明了来体验生活呢。不过讲价的已经算好了,还有磨磨唧唧抓在手里,趁着忙的时候就不付钱跑掉的。也确实有很穷的小学生,跑来问我:“有没有五毛钱的东西?”“有没有一块钱的东西?”似乎零用钱虽少,但必须花完,否则等回家就会被没收了。
-
总结出几点小学门口摆摊经验:
①定价别有0.5,学生基本都用现金,人多起来,做带0.5的算数对我这个数学没及格过的人来说,一个脑袋两个大。
②标价别太低,会导致摊位人过多,应接不暇,容易被偷,而且价格太低,利润就低,开头想的是“薄利多销”,忙完发现被偷了,算算,虽然卖掉10件东西,但每件只赚了五毛钱,统共五块钱还不够平被盗窃的账。不值得。而且摆一次摊收40张一块钱纸币也是开心不起来——多累呀。
③注意摆摊的位置,如果发生人群聚集,会不会造成交通堵塞,会不会有安全隐患。
④不要吝啬小礼物,五毛钱不要斤斤计较,和气生财,说不准能换来非常重要的信息。
⑤零钱不用备太多,我这个没有安全感的人,备了100个硬币,40张5块,20张10块,20张20块,8张50块,三天摆摊下来,就用了硬币31个,其他都没用上,结果现在除了69个硬币,还有一块钱的纸币40张。
今天又进了一次货,上一次进货花了887.31块,这一次花了1093.89块。明显是有信心有底气了。
下周一再战。
摆摊只要有人买,不管有没有赚钱,都会上瘾。可能是因为有人买你精挑细选的东西,会让你感到被需要、被认可、被肯定。
不禁佩服自己,还是有那么一点商业头脑的嘛,可能我就是“小学生之友”。
另外利用摆摊的时间还可以看书,17:30-18:10,四十分钟的时间,坐在摊边安安静静,不能去别的地方,也不能做别的事情,心无旁骛,可谓完美的阅读环境。今天就看了《一只鸟接着一只鸟》。
最近真的是越来越喜欢小孩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