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分钟哲学】何为颜色(未明子的哲学:不是光波、光谱差异,而是颜色本身到...

﹎﹎﹎﹎﹎﹎﹎﹎﹎﹎﹎﹎﹎﹎﹎﹎﹎﹎﹎﹎﹎﹎﹎﹎﹎﹎﹎﹎﹎﹎﹎﹎﹎﹎﹎
颜色差异是为了生存论需要而强制内生出来的
德勒兹和黑格尔说,差异是构造世界的基本要素,而这些差异都是语言性的概念性的。一些唯心主义的假设认为:意识可以凭空构建这个世界,能完全消解为符号学关系。但普通人会问,颜色本身及其差异是原初的,因而是纯粹被给予的,是概念不可消解的(质的规定性)
那么颜色从何而来呢?或者说,颜色本身及其差异和其代表的丰富的差异性(如上下,左右,内外)是如何产生的呢?很多人在此只能用同义反复来处理。
物理上认为,颜色是不同波长/频率的可见光,而生物上则认为,颜色是视神经冲动被大脑综合成局部图象,被动综合的自差异化的态(红绿蓝),还有一种文学的答案,是颜色是对上述冲动刺激所引发的情绪性通感。
﹎﹎﹎﹎﹎﹎﹎﹎﹎﹎﹎﹎﹎﹎﹎﹎﹎﹎﹎﹎﹎﹎﹎﹎﹎﹎﹎﹎﹎﹎﹎﹎﹎﹎﹎
可上述的所有都未曾回答这两个问:
1、在发生学的意义上,为什么会有颜色?而非无颜色(如猫狗,昆虫)
2、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这些差异和同一性从何而来?eg:绿为何就是绿?为何我们的内在意识能体验到这种东西?
归根结底,人们对质的规定性的探讨并没有进入到一种规定性的质中,并没有讨论为什么这样的质会出现(其内在的本体论结构/生存论结构)
﹎﹎﹎﹎﹎﹎﹎﹎﹎﹎﹎﹎﹎﹎﹎﹎﹎﹎﹎﹎﹎﹎﹎﹎﹎﹎﹎﹎﹎﹎﹎﹎﹎﹎﹎
那么,到底何为颜色呢?我们先要察觉人类的视觉样态:直观的画面是二维的,而想象出来的画面是有三维的,是有纵深有轮廓的。这种想象是需要借助内时间意识的,因为所谓纵深是一种运动的可能性,所以其需要借助时间意识才能虚构一个纵深(这就是为什么康德研究先验想象力时,还要单独拎出来研究一个先验时间问题)这种先验想象力,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先验统觉(康德式主体)这种纵深是使得主体分为内外(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差异),此时你才具有了内在性。
那什么时候需要有颜色呢?在一个平面上,要有一个多余的视觉差异,也就是三维+明暗变化(黑白)我们要明白黑白这两种颜色意味着什么?黑意味着更繁杂,而白意味着更明晰,此时是一种信息上的画面,匮乏与丰富(量的信息画面,量多少的确定与否)。这个时候会有一种基本的颜色,而什么时候有一种三维+明暗+颜色的画面呢?(一种质的意义上的画面)这是一种信息如何的一种画面,此时不只涉及确定性,更涉及一种具有生存力的交互关系。(到此处还都是自然现象学对于颜色的讨论,仅仅是开篇)在这个意义上,颜色是被生存压力所逼迫出来的规定性。
﹎﹎﹎﹎﹎﹎﹎﹎﹎﹎﹎﹎﹎﹎﹎﹎﹎﹎﹎﹎﹎﹎﹎﹎﹎﹎﹎﹎﹎﹎﹎﹎﹎﹎﹎
我们总结一下,这里一共需要四个东西:1、时间的方向连续性(大前提)
2、信息的量的确定性
3、信息的质的交互性
4、主体的运动可能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一种现象学式的主体去观察这一切。但我们要进入真正的实质智慧,这样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要进行另一种操作,既然自然可以逼迫我们,我们也可以去追问质问这个逼迫,去逼迫这个“逼迫”。那么既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去追问,前文提到的四个东西,是否是相互间不可通约的?若是不可通约的,那四者便都是规定性的最小单元,不能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但这里还是存在可以化约的东西,这便是空间性(二维的直观图像和三维的纵深化图像)。
﹎﹎﹎﹎﹎﹎﹎﹎﹎﹎﹎﹎﹎﹎﹎﹎﹎﹎﹎﹎﹎﹎﹎﹎﹎﹎﹎﹎﹎﹎﹎﹎﹎﹎﹎
我们现在可以去大胆地设想一个空间性是这样的一个结构:
1、去纵深的直观图像是一维的
2、而他的被时间意识构成的有纵深的图像是二维的。而有这样一个主体是生存在二维空间中的(类比我们生存在三维空间一样)。我们现在可以让之前四个表象的结构变得更简单,然后去看我们在缩少的时候,这个结构会不会短路,会不会变得能够通约,颜色是否能被解释为其他的差异?
我们让二维的现象学空间为主体,一个圆形去看方形,那么方形在它的主观视域中就是一条线段,而在客观视域中则是方形。我们还要假定二维的模糊性类似于三维的纵深,也就是说,一个圆形看方形的直角,它需要一个生存论上的差异去区分一维的线段和那个二维才能感知的锋利的直角。因而此时,它需要调动一个明暗的差异,如离它越近的的便越清晰,离它越远的就越模糊(基于它的视差异)也就是说:是直觉上的差异+内时间意识投射的运动觉,由此建立了它的明暗系统。但是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论证二维主体能看到颜色(因为他不是二维主体,不是一个纸片人)我们要去做的是论证三维主体看到的颜色是二维主体看到的基本“形状”。三维主体不能把握到二维主体感受到的那种差异,因为二维画面对于三维主体来说是直观的。现在我们可以立论到,二维主体的内视觉无法生成二维画面来把握这些差异,但二维主体不得不生成颜色(因为其必须拥有一个比黑白透明更丰富的一种差异来把握对象的形状)。
色谱学的差异并不是平稳和均匀的,而是有着不均匀决定性的生存论意义的。我们用一句话来解释,颜色就是二维世界中的主体(膜,水的表面上)与有形体的有形状的二维客体交互时要把握其形状和运动趋势所生成的直观表象上的视觉差异(必然生成)不过此处我们已经泛灵论地预设了二维主体是有意识的。
总而言之,颜色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我们主体性创造的东西,不是文化塑造着它,而是我们塑造着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