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拧拉避坑指南

2023-08-28 11:47 作者:马克聊乒乓-TheMatrix  | 我要投稿

      

       乒乓球技术比较特殊,如果原理错了,如果动作错了,你练一万次都不会有啥收益。这点和篮球,和足球不同。哪怕你投篮姿势不太标准,只要你练一千次练一万次,你就会有收货;甚至特别怪的姿势,也能投的特别准。足球也类似,哪怕是射门动作不够规范,但只要你勤学苦练,比较怪异的射门,它肯定也能射得准。

       乒乓球就不太行,原理不对,动作不够规范,你练一万次,基本上都难有收益。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业余球友,他们明明已经打了十年球,但依然没有明显的技术进步。篮球和足球肯定不会如此,你打篮球十年,踢足球十年,再菜都会有一些提升。

       所以我明白了一个乒乓球的道理,避坑是最重要的,切勿去苦练错误的动作,越练越坑。换个说法,你可以动作不太标准,但一定不能太怪异;动作太怪异,或者说长期练错误的东西,乒乓球是不能如此的。举个例子,有的人正手拉球甩大臂,哪怕你打二十年球,你的弧圈球技术也是没法提升的。反之,你放松一点,别甩大臂,可能两周就能找到拉球的感觉。相比甩大臂苦练十年,你不甩大臂,不那么“努力”,你放松一点,你可能两三周就能找到拉球的感觉。

      避坑其实比瞎练和苦练更重要,乒乓球技术很特殊,不瞎练,你就成功了一半。所以,以下是拧拉的避坑指南。

      A.重心压低。还是重心,乒乓球所有的技术,它其实都对重心有要求。因为下旋球会往下扎一些,上旋球会往上蹦一些,所以击球时间其实有不同。压低重心还有个最大的好处,拧拉主要是针对不出台和半出台的球,这些球都比较低,来球都比较快,你要拧拉,必须先观察好来球。而观察来球的唯一法子,那就是降低重心。如果你重心太高 ,你肯定是盯不准来球的,球都盯不住,你拧啥?我们看很多业余都是如此,通病,拧球,他们重心老高,然后下手拧,直接拧空,球都没碰到。而且拧拉,本身就需要含胸收腹,只有紧凑一些,你才能把球拍往身体能引拍,你才能完成拧拉的一个蓄力。很多业余去拧,重心太高,没法蓄力,纯靠手腕去甩,没用上小臂的劲,没用上身体的劲。

     B.步伐一定要到位,右脚一定要瞄球。对于右手持拍的选手来说,上步拧,一定是右脚找球,把来球让到合适的位置。因为拧拉本身就是小技术,不可能抡开胳膊去甩;因为拧拉动作小,所以对拧球的时机要求就高,可以说是转瞬即逝。很多业余的朋友,脚下僵硬的,不主动找球,或者说找不好球,等着球来找你,这不可能的!而且拧拉是小球技术,尤其是不出台的球,你错过时机,那球直接就落台了。这个和抡胳膊拉球不同,出台的球,你下降期,甚至在没落地之前都能拉;拧拉不可能的,不出台的球,很快就落台了,没那么说下降期给你等球。

    C.引拍要到位,不能太随你心所欲。同理,抡大臂拉球那种,在拧拉上是不行的。拉球,你不规范,也能瞎抡,因为出台球,你的击球时机会多很多,不那么规范也能凑合。但拧拉就没法凑合!毫不夸张的说,拧拉就能看出来你的技术是不是精细,你的技术是不是先进。我们看新生代林昀儒和张本智和,他们的拧拉就很有特点,而且非常稳定。拧拉的引拍是比较复杂的,就手上来说,你一定要顶肘,手腕要注意回收。但手腕的回收一般也不要太快,一般来说在预判的时候,手腕不要回收太多,那样容易导致节奏受损。关于身体,一定要含胸收腹,这样才能让出位置,把球拍让进身体内,完成蓄力。关于重心,肯定得压低,这样你的整个动作才协调,你的步伐才能跟上来球。

    D.发力一定不要光甩手腕。有的球友以为拧拉就是手腕发力,其实不是,它有两个发力感觉。其一,小臂带动手腕,整个是主要的;如果你小臂不会发力,你光甩手腕,那质量是根本出不来的。其二,身体的拧转,整个劲是寸劲的感觉,这个是高级的发力,不会倒也问题不太大。主要就是小臂带手腕,只要小臂带动手腕,你的拧拉就不会弱。身体的发力虽然也重要,但因为拧拉本身时机都很短促,身体蓄力不一定完全能跟上;除非你判断水平好,脚下步伐好,那么身体的力就能发出来挺多。

    E.正拧还是侧拧?两种各有优缺点,正拧是判断和动作要简单,但如果来球是下旋,就对你的发力要求较高。你需要发力足够好,你的正拧才能把下旋拔起来。而侧拧对判断要求更高,要不然会漏球;但侧拧对付下旋容易,可以避转,不那么费劲。我的建议是多练侧拧,然后实际运用的时候还是以侧拧为主,这样稳定性更好,更利于拧拉体现的展现。简而言之,侧拧这个技术其实更难,而正拧对发力要求高。

        相比苦练,狠练,乒乓球你少犯错才是最重要的,避坑是第一位的。乒乓球的技巧性很强很强,避坑之后,你才能走上正规。很多业余球友,虽然很努力,但动作错了,反而适得其反。


拧拉避坑指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