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俄乌冲突前线的牵引式反坦克炮 苏联主力装备 中国曾经仿制
近日,有朋友问“俄乌武装冲突中,为什么出现了牵引式反坦克炮”,这个只能用传统来解释了。

从照片上看,俄军炮兵部队装备的是MT-12型100mm滑膛反坦克炮,是苏联时代的主力反坦克炮。后面是拖曳这些反坦克炮的乌拉尔卡车。

苏联时期,根据卫国战争的经验,苏军高层认为牵引式反坦克炮表现非常出色。当时,几个配备此类火炮的反坦克炮兵团集中部署在德军的主攻方向上,敌方坦克集群根本无法突破他们的方向。德军甚至在1000米的战线上,派遣了多达50辆坦克,但苏军反坦克炮兵团凭借精确火力和快速连续射击的能力,让德军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无功而返。

二战末期,苏军装备了BS-3型100mm野战炮,这种火炮可以执行反坦克任务。1000米距离上,BS-3能够击穿150mm厚的装甲,这让它可以有效击毁当时战场上所有的装甲目标。

二战结束后,苏联继续生产D-44型85mm反坦克炮。随后,苏联工程师又对这种火炮进行了现代化改造,推出了D-48。D-48经过了强化处理,可以发射新型弹药。

随着战后坦克防护水平的显著提升,85mm反坦克炮已经无法有效摧毁战后西方第一代坦克,所以将新型反坦克炮的口径确定为100mm。此外,这种新型反坦克炮还应当取代BS-3型100mm野战炮。

苏联火炮设计师在D-48的炮架上,采用了安装炮口制退器的100mm滑膛炮身。整体式炮管由弹膛和圆柱形滑膛炮膛组成,弹膛由两个长锥体和一个短锥体组成。这种新型反坦克炮被命名为T-12,苏联国防部火箭炮兵装备总局(GRAU)赋予的官方编号:2A19。

T-12专为直瞄射击而设计,为其配备了OP4M-40白光瞄准镜和APN-5-40夜视瞄准镜。为了从隐蔽位置射击,还配备了带有PG-1M潜望镜的S71-40周视瞄准镜。为了方便炮兵操作,靠近驻锄的位置还安装了可打开的辅助炮轮。

T-12反坦克炮可以由MT-L或MT-LB牵引车拖曳,为了在雪地上行驶,还研制了一种LO-7滑雪板。T-12可以在滑雪板上以最大+16°仰角射击,转弯角度高达54°。

T-12可以发射次口径穿甲弹、破甲弹和高爆榴弹。发射次口径穿甲弹时,炮口初速1575米/秒,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200mm厚的装甲,能够有效击毁M60和豹1主战坦克。T-12还可以发射9M117“棱堡”炮射导弹,这种炮弹采用激光驾束制导方式,可以击穿覆盖爆炸反应装甲(ERA)的660mm厚的装甲。

1970年,T-12的改进型MT-12“佩剑”反坦克炮出现,采用扭杆悬挂系统,射击时可以降低火线高度。无论是T-12还是MT-12,现在都已经停产,因为它们即便发射次口径穿甲弹,也无法有效击毁M1“艾布拉姆斯”和豹2主战坦克。
中国仿制的MT-12就是73式反坦克炮。

早在1967年,苏联军方就发现100mm反坦克炮已经无法击穿最新的西方坦克。但是,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列装125mm反坦克炮。由于苏联解体,125mm反坦克炮装备数量非常少。

尽管如此,100mm反坦克炮非常适合摧毁轻型装甲车辆和土木工事。绝大多数轻型坦克和步兵战车,只需要一炮就可以彻底摧毁。

在面对“艾布拉姆斯”、豹2和“挑战者2”等先进西方坦克时,只能击穿侧面和尾部装甲。如果是正面,只能发射高爆榴弹,依靠巨大的爆炸威力摧毁坦克的观瞄系统,使其丧失战斗力。

需要说明的是,MT-12反坦克炮战斗全重3100千克,垂直射角-6°~+20°,水平射界54°,射速6发/分钟,最大射程8200米。归根结底,反坦克炮还是加农炮,可以用大仰角射击的方式,获得很远的射程,这就解答了此前报道中提到的“俄罗斯一辆T-80BVM坦克击中了距离9.5千米的乌克兰M2‘布拉德利’步兵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