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防制·红火蚁·红眼病

蝇类防治
1.蝇类能传播什么病
1950年美帝国主义侵朝战争中撒布的细菌弹中,我们从蝇类体表就检测到30多种病原微生物,它能传播几十种疾病,如消化道中的疾病痢疾、伤寒、霍乱、肝炎等;呼吸道疾病的肺结核;皮肤病的细菌性皮炎、雅司病;眼中的沙眼、眼结膜炎;神经系统的脊髓灰质炎等。
2.苍蝇通过什么方法携带病原体
苍蝇主要通过体表病原体而作机械性传播,它的各个部位都能携带病原体,特别是大大小小的鬃毛、足、口器带菌率最高,但其携带的病原体只能在体表内存活而无发育繁殖的可能。
3.苍蝇的生活史
苍蝇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可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各种蝇的发育时间与温度和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如常见的家蝇,在温度30度左右时,完成整个生活史只需10—12天。
4.一对苍蝇一年能繁殖多少后代
苍蝇具有一次交配终身产卵的特点,一只雌蝇一生能产5-6次卵,每次可产100—150粒左右,也就是说一只雌蝇一生可产500—900个卵。
5.苍蝇的孳生物和孳生场所
苍蝇的孳生物质,也就是苍蝇产卵,幼虫在其中生长,并摄取其中有机物为营养,完成1-3龄生长发育的物质。苍蝇的孳生物可分为人粪类、畜粪类、垃圾、腐败动物和腐败植物等5大类,人们将存在这些孳生物的场所称为苍蝇的孳生场所。
6.苍蝇的活动和栖息习性
蝇类主要是白天活动的昆虫,它可以不停地飞来飞去,觅食、求偶,到处爬行。有趋光性,夜间则静止栖息在天花板、电灯挂线、窗框等处。当气温上升到30℃以上,则喜欢停留在阴凉的地方,如室外的树枝、树叶的背面。
7.苍蝇如何防制
宾馆、饭店、食堂、招待所等餐饮业
1、与外界相通的门要装风木幕机或纱门,防蝇帘,窗要加纱窗,防止蝇进入;
2、厨房、餐厅要配备合格的灭蝇灯,一般每30平方米配备一只,起到引诱触杀作用;
3、室内外泔脚缸(桶)、废物缸(桶)、罐、坛等要加盖密封,无隔夜废弃物、无蝇蛆;
4、生活垃圾必须袋装收集,每天及时清运处理;
5、必须有灭蝇药物,如:气雾杀虫剂、灭蝇灵等拟除虫菊酯类药物;(操作间、配菜间、面点加工间等直接或间接入口的食品加工地点,不提倡用化学药物)
6、加强对厕所、废弃物堆积处的杀虫,每天喷药1次,保证无蝇蛆孳生。
二、粮食、食品、副食品加工、经营行业
1、生产车间、原材料库、成品库及单位食堂门窗均要加纱门纱窗;食品必须加盖或加纱罩,隔绝蝇类与食品直接接触;经营场所要配备灭蝇灯,散装食品必须加盖销售;
2、对堆放食品废弃物或废料的地面一定要硬化,必须有防蝇设施、加盖,垃圾日产日清,每天冲洗地面,保证下水道畅通;
3、食堂的泔脚缸要加盖,生活垃圾一定要袋装收集,并在加盖密闭的垃圾箱内储存,坚持日产日清;
4、备有灭蝇药物,如灭蝇灵等,每天有专人对有蝇区域杀灭成蝇,重点对厕所、垃圾箱、食品废弃物堆放处喷药1次,保证无蝇蛆孳生;
5、对厂内周围环境建立定期喷药制度。每天对有蝇处喷洒,每月组织对厂内所有外环境喷药1次(4-11月);
6、食品、副食品经营场所外环境设立毒蝇点或诱蝇笼。
三、农贸市场、瓜果市场
1、垃圾必须袋装,密封保存,日产日清,垃圾堆放处每天喷药1次;
2、厕所每天喷药1次;
3、室内外环境整洁,无暴露的垃圾堆积物;
4、室内环境每天喷药1次(5-10月);
5、设立毒蝇点和配备一定数量的灭蝇工具;
6、家禽、家畜的放置必须有定时的水冲式装置。
四、垃圾粪便处理所、废品收购站等
1、垃圾必须袋装化,密封保存,日产日清,储存垃圾的场所每天要喷药1次,且地面要硬化,无蝇蛆孳生;
2、室内外环境整洁,无暴露的孳生物或堆积物;
3、厕所必须每天喷药1次,多蝇蛆地区室内外环境每半月进行1次喷药;
4、对收购的骨、皮、毛要先消毒、杀虫处理后密封保存。
五、家禽(畜)屠宰场、畜禽饲养场所及动物园
1、垃圾必须袋装,密封保存,日产日清,畜禽及动物粪便集中收集并密闭存放,日产日清,垃圾堆放及粪便收集处每天喷药1次;
2、厕所每天喷药1次;
3、室内外环境整洁,无暴露的垃圾堆积物;
4、室内环境每天喷药1次(5-10月);
5、设立毒蝇点和配备一定数量的灭蝇工具;1、生产车间、原材料库、成品库及单位食堂门窗均要加纱门纱窗;食品必须加盖或加纱罩,隔绝蝇类与食品直接接触;经营场所要配备灭蝇灯,散装食品必须加盖销售;
2、对堆放食品废弃物或废料的地面一定要硬化,必须有防蝇设施、加盖,垃圾日产日清,每天冲洗地面,保证下水道畅通;
3、食堂的泔脚缸要加盖,生活垃圾一定要袋装收集,并在加盖密闭的垃圾箱内储存,坚持日产日清;
4、备有灭蝇药物,如灭蝇灵等,每天有专人对有蝇区域杀灭成蝇,重点对厕所、垃圾箱、食品废弃物堆放处喷药1次,保证无蝇蛆孳生;
5、对厂内周围环境建立定期喷药制度。每天对有蝇处喷洒,每月组织对厂内所有外环境喷药1次(4-11月);
6、食品、副食品经营场所外环境设立毒蝇点或诱蝇笼。
1、垃圾必须袋装,密封保存,日产日清,垃圾堆放处每天喷药1次;
2、厕所每天喷药1次;
3、室内外环境整洁,无暴露的垃圾堆积物;
4、室内环境每天喷药1次(5-10月);
5、设立毒蝇点和配备一定数量的灭蝇工具;
6、家禽、家畜的放置必须有定时的水冲式装置。
六、建筑、拆地及市政工地(食堂参照餐饮业要求)
1、垃圾要密闭存放,泔脚加盖,日产日清,工地内无暴露的生活垃圾和食物残存物;
2、厕所每天喷药1次;
3、每周对工地环境喷药1次;
七、窗口单位(火车站、汽车站、轮船码头等)
1、废弃物、垃圾、泔脚要密闭或加盖存放,日产日清;每天喷药1次,夏秋季节每天喷药2次;
2、厕所每天喷药约1次,外环境每半月全面喷药1次;
3、外环境设立毒蝇点或捕蝇笼,专人负责,每天更换。
八、医院、疗养院等
1、废弃物、垃圾、泔脚要密闭或加盖存放,日产日清;
2、厕所每天喷药1次,外环境每半月全面喷药1次;
3、外环境设立毒蝇点或捕蝇笼,专人负责,每天更换毒饵。
九、旅馆、浴室等公共场所
1、生活垃圾必须袋装化,密闭保存,日产日清;储存垃圾的场所每天要喷药1次,且地面要硬化,无蝇蛆孳生;
2、室内外环境整洁,无暴露的孳生物或堆积物;
3、厕所必须每天喷药1次,多蝇地区室内外环境每半月进行1次喷药;
4、养化房要加强对浇花肥料的管理,加盖、喷药或投入缓释块,保证无蝇蛆孳生。
十、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居民区
1、生活垃圾必须袋装收集,密闭保存、日产日清;储存垃圾的场所每天要喷药1次,且地面要硬化,无蝇蛆孳生;
2、室内外环境整洁,无暴露的孳生物或堆积物;
3、厕所必须每天喷药1次,多蝇地区室内外环境每半月进行1次喷药;
4、加强对养花肥料的管理,加盖、喷药或投放灭蚊、蝇缓释块,做到无蝇蛆孳生。
如何合理使用杀虫剂:
⑴使用抗性较低的杀虫剂,在本地尚未大量使用的杀虫剂;⑵用药浓度要依据使用说明,浓度不要过高、过低;⑶使用多种方法、多种药物杀虫;⑷轮换用药;⑸混合用药,充分利用负交互抗性;⑹少用或不用杀幼虫剂。
蚊虫的化学防治:⑴空间喷洒杀虫剂:常规空间喷洒、超低容量喷洒;⑵室内喷洒滞留杀虫剂;⑶熏杀成蚊(地下水道)⑷拟除虫菊酯处理蚊帐;⑸气雾剂灭蚊;⑹蚊香(主要在家庭中使用);⑺驱避剂(主要在野外使用)。
灭蟑化学防制方法:熏蒸技术、毒饵、胶饵、粉剂、喷洒剂。
首次灭蟑为了取得最佳效果,使蟑螂密度在最短的时间很快下降,使蟑害得到迅速控制,最好以熏蒸和热烟雾机的方法快速将蟑螂种群中的90%蟑螂杀灭,然后在辅以其它方法。
化学灭鼠
急性杀鼠剂:溴甲灵、磷化锌、灭鼠优、氟乙碳胺、甘氟、毒鼠磷。
抗凝血杀鼠剂:溴敌隆、大隆、杀他仗、杀鼠迷、敌鼠钠盐。
Ⅰ灭蝇药物如何配制:
如:①某地需要配制2%敌百虫溶液或缓释剂4.5公斤用来杀灭成蝇或蝇幼虫,需要浓度90%敌百虫溶液多少克?计算方法:1公斤=1000克,那么4.5公斤=4500克,(2%×4500)÷90%=900÷90%=100(克)。※2%敌百虫溶液配制:取100克90%敌百虫溶液,加水4.5公斤,搅拌均可。
②敌敌畏原液浓度为80%,需要配制浓度为0.5%的杀虫溶液10公斤,需要加原液多少克?
③广设毒饵点:从4月末-10月上旬,用4-5%敌百虫溶液浸泡腐鱼或鱼下货作诱饵,用塑料盒、盘、碗等容器盛装,放在旱厕、垃圾堆放点周边、绿化地带的隐蔽处诱杀成蝇。※4-5%敌百虫溶液配制:取50克(一两)90%敌百虫,加水9公斤,加糖半斤或取50克98%敌百虫,加水10公斤,加糖半斤,搅拌均匀。
④垃圾通道及生活垃圾堆放点,每10天用2%敌百虫溶液做滞留喷洒。
⑤喷树灭蝇:根据苍蝇高温期多栖息在树叶背面的生态习性,每年7月-9月对街道内树木及绿化地带的灌木丛,用拟除虫菊酯类药物进行滞留喷洒,杀灭成蝇。
Ⅱ.行业单位防、灭蝇检查要点
①检查室内外卫生,有否小型孳生物和苍蝇孳生场所。
②垃圾是否封闭管理,有桶有盖。
③检查防蝇灭蝇措施落实情况:有否完善有效的防蝇设施,如纱门、纱窗、风门、风帘等;有否灭蝇灯、粘蝇纸、蝇拍等灭蝇措施。
④检查灶间排水地沟和菜炖下、室外垃圾堆放点是否有蝇蛆。
⑤检查室内包间、灶间、大厅、办公室等有蝇情况,记录房间和发现成蝇数量。
蚊虫防治
㈠蚊虫的危害
1.传病:蚊虫可传播多种疾病,如中华按蚊传播疟疾,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传播乙脑,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热,嗜人按蚊传播丝虫病,对人类危害极大。
2.骚扰:蚊虫夜间吸血,影响睡眼妨碍人们的休息;蚊虫白天吸血干扰正常工作;在旅游景点可影响游人的兴趣。因此,城市灭蚊不仅是保护居民健康的需要,也是提高投资环境质量的需要,具有间接经济效益。
㈡蚊虫种类各多少
据调查,目前世界上已知蚊虫约3000种,我国报导有300多种,淮安地区有10多种,其中,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等是淮安地区的优势蚊种。
㈢蚊虫从哪里来
1.积水生蚊:蚊虫与积水密切相关,有水则有蚊,无水则无蚊。
2.什么叫蚊虫孳生地?
蚊虫的孳生地就是有积水的地方,可分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积水,如沟渠、河流、池塘等;另一类是非自然积水,如缸、罐、桶、盒、盆等容器、防空洞、洼地、暖气地沟积水等。
3.淮安地区四种蚊的孳生地:蚊虫虽然都生活在水中,但不同蚊种孳生类型亦不相同。
①淡色库蚊
A.污水型:沙井、污水坑、旱厕积水等。
B.清水型:地下室积水、喷水池、缸、盆、灌、桶等。家庭中易拉灌、浇花水、浇水壶、盆景、花瓶、冰箱的接水盘等。
②白纹伊蚊
孳生在人为小型积水中、特别是容器积水,如废旧轮胎、缸、盆、罐、桶、易拉罐、塑料盒、大型机械设备凹槽等积水。
其孳生特点:所产的卵可分批孵化,这是白纹伊蚊对小容器积水经常干枯的一种反应。滞育卵可在再次或几次重新积水时孵化幼虫,以保证其繁衍。
③三带喙库蚊
④中华按蚊
㈣蚊虫的生活史
蚊虫的一生属于完全变态。生活史中有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当温度在25℃左右,完成一个生活周期约需14天,而卵、幼虫、蛹在水中发育则需11-12天。
提示:蚊虫一生四个时期,而有三个时期在水中,生活在水中是它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防制蚊虫的最佳时机,所以清除孳生地是治本措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㈤蚊虫的栖息习性
蚊虫活动后,必须寻找栖息场所,吸血后更是如此。蚊虫喜欢在阴暗清凉、潮湿、避风的地方,如防空洞、地下室、人的居室、贮藏室、草丛等处。了解蚊虫的栖息习性,是有效控制和杀灭蚊虫的必要条件。
㈥蚊虫吸血习性
1.蚊虫都能吸血吗?
一般说:雄蚊不吸血,只有雌蚊吸血,这是由于蚊虫性生理的不同需要。雌蚊路遥知马力不是为了维持生命,而是繁衍后代的需要(吸血→发育卵巢→产卵→再吸血,繁衍后代)。雄蚊主要以花蜜、植物液汁等为食。
2.不同蚊种的路遥知马力习性
不同的蚊种有不同的吸血习性。有专吸人血的蚊种如白纹伊蚊,骚扰库蚊;有专吸畜血的蚊种如刺扰伊蚊;有兼吸人、畜血的蚊种如中华按蚊、淡色库蚊。
3淮安市地区主要蚊种的吸血习性
①淡色库蚊:吸人血为主,兼吸家畜、家禽血,夜间吸血。
②白纹伊蚊:专吸人血为主,攻击性强,白天吸血,凶猛吸血,多次吸血,被称为吸血魔王。由于多次吸血,增加了传病的机会。
③中华按蚊:
④三带喙库蚊
㈦蚊虫季节分布
一年之中,蚊虫发生和活动有一定季节性,数量亦随季节而变化,受当年降水量和雨季出现时间的影响。
1.淡色库蚊:成蚊4月份出现,8-9月高峰,10月以后逐渐消失,进入越冬期。
2.白纹伊蚊:成蚊5月出现,8-9月高峰,10下旬消失。
㈧蚊虫能越冬
寒冷季节雌蚊进入滞育状态,此时卵巢停止发育,吸血变为脂肪贮存起来,供越冬维持生命。
1.淡色库蚊是以成蚊越冬,喜隐匿于防空洞、花房、地下室、空房等温暖、潮湿、空气不大流通的地方,不动不食,新陈代谢降至最低程度,待次年春暖时飞出吸血主卵。越冬的雌蚊数量少,停留地点集中,冬季如能采取灭蚊措施,可收到较理想的效果。
2.白纹伊蚊的滞育卵越冬
㈨蚊虫如何防制
1.防制原则:必须坚持发动群众,以环境整治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其中,改造环境是最根本性措施。
2.灭蚊何时最佳,灭蚊应与蚊虫生态习性结合起来,抓住蚊虫发生最薄弱环节歼灭蚊虫。
A.清除各种容器和小型积水
B.杀灭越冬蚊
3.主要蚊种防制方法
白纹伊蚊防制:针对其孳生习性特点
A.加强废旧轮胎管理→无水室内保存或无水室外苫盖保存。
B.清除小型积水,特别是容器积水→翻盆倒罐。
C.浇花用水、消火桶→加盖或纱网。
D.对成蚊较多的轮胎堆放处、废品收购点、卫生陶瓷堆,孳生地周围的空房间、草丛等处,用拟 除虫菊酯或残杀威做滞留喷洒,必要时也可用敌敌畏速杀。
E.旅游景点防堤用轮胎底部都打眼防积水,清除船舱内积水。
淡色库蚊防制
A.环境治理:是治本措施,环境改造:填平洼地、地面硬化。环境处理:疏通沟渠变静水为活水,翻盆倒罐清除小型积水。
B.化学防制:幼虫:对不能排除的大中型水体,如污水沟、河沟、建筑工地积水等,用残效期长的有机磷喷洒,亦可用缓释剂等。
成蚊:用5%杀飞克乳剂1:100配制或10%杀飞克可湿性粉剂(20克+水5升)做室内滞留喷洒,或浸泡蚊账或涂刷纱窗。
C.生物防制:养鱼灭蚊幼虫。
㈩居民防蚊叮咬秘诀
1.家庭防蚊叮咬方法主要有:清除家庭中不同类型积水,一时不能清除的可放入少许食盐。
2.安装好纱门、纱窗。
3.在纱门、纱窗上涂杀飞克等药物。
4.使用蚊香、驱蚊剂、电蚊拍、喷射剂、蚊帐。其中,驱蚊剂又是外出旅游的防蚊佳品,如市售的蚊不叮。
(十一)行业单位防蚊灭蚊检查要点
1.查找积水场所:如宾馆、饭店、大的事业单位的地下室;桑拿和游泳馆的泵房;中小型餐饮业,小单位食堂的缸、罐、桶、盆等积水中蚊孳生状况。
2.成蚊检查:餐饮服务行业的包间、职工宿舍、库房等是否有成蚊栖息,记录房间和蚊虫数量。
3.灭蚊措施:有无灭蚊灯、灭蚊拍、喷射剂等灭蚊工具和药物。
4.防蚊措施:有无合格的纱门、纱窗。
小常识
研究发现蚊子有趋食性饮酒后易受叮咬
炎炎夏日,蚊虫扰人。但在同一环境中,有些人很受蚊子的“青睐”,可对有些人,蚊子都“退避三舍”。研究发现蚊子的确有“趋食性”。一般来说,下面七种人会令蚊子“情有独钟”:
一是汗腺发达、体温较高的人。出汗后,人体血液中的酸性增强,所排出的汗液使得体表乳酸值较高,对蚊子具有“吸引力”。此外,蚊子的触角对温度十分敏感,只要有一点温差变化便能立即察觉。所以流汗的人肌体散热快,对蚊子有“吸引力”。
二是劳累或呼吸频率较快的人。在从事运动或体力劳动后,人体呼吸加快,有些人肺活量较大,呼出的二氧化碳相对较多。二氧化碳在头上约1米左右的地方形成一股潮湿温暖的气流。
三是喜欢穿深色衣服的人。蚊子具有趋暗的习性,黑色衣服是蚊子进攻的首选对象,其次是蓝、红、绿等。同理,蚊子也爱叮肤色较黑或肤色发红的人。
四是新陈代谢快的人,因此,小孩易遭蚊叮,老人则相反。
五是化过妆的人。气味对蚊子具有诱惑力。研究发现,多种发胶、护手霜、洗面奶等化妆品,都对蚊子有着非同寻常的诱惑力。当然,也有一些气味会使蚊子退避三舍,包括月桂叶、柠檬草油、香茅、大蒜等。
六是孕妇。有研究显示,孕妇遭蚊子叮咬的机会比其他女性高出一倍。
七是饮酒的人。人们在饮酒、吃了牛羊肉或服用了降压药之后,也会易受蚊子叮咬。
人被蚊子咬的地方为什么会起包
被蚊子“咬”的不愉快事,事实上应该说被蚊子“刺”到了。蚊子无法张口,所以不会在皮肤上咬一口,它其实是用针状样的口器刺进人的皮肤吸血。
这些短针样口器吸人血的功用就像抽血用的针一样,蚊子还会放出含有抗凝血剂的唾液来防止血液凝结,这样它就能够安稳地大快朵颐一番。当蚊子吃饱喝足、飘然离去时,留下的就是一个痒痒的肿包。
但是,痒的感觉并不是因为短针或唾液里的化学物质而引起的。我们会觉得痒,是因为体内的免疫系统在这时释出一种称为组织胺的蛋白质,用以对抗外来物质,而这个免疫反应引发了叮咬部位的过敏反应,当血液流向叮咬处以加速组织复原时,组织胺会造成叮咬处周围组织的肿胀,此种过敏反应的强度因人而异,有的人对蚊子咬的过敏反应较严重。
只有雌蚊才会叮咬哺乳动物,因为它们每隔三、四天得吸一次血,以取得制造卵子所需的蛋白质;而雄蚊则主要摄食花蜜,雌蚊利用动物的体热和生理电波变化来搜寻目标,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人的脚踝和足部较常被蚊子叮的原因,因为这些部位的血管比较接近体表面,所以释出的体热较多。
被蚊子叮后,切忌乱抓乱挠,否则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建议采取以下方法止痒:
1.一般人被蚊子叮咬后,都会出现红肿、痒、痛等症状,这时可用碱性物质进行缓解,比如,可用氨水止痒,也可将香皂蘸水在红肿处涂抹,这样在数分钟内止痒。
2.如果叮咬处很痒,可先用手指弹一弹,再涂上花露水、风油精等。
3.用盐水涂抹或冲泡痒处,这样能使肿块软化,还可以有效止痒。
4.可用芦荟叶中的汁液止痒。被蚊子叮咬后红肿奇痒时,可切一小片芦荟叶,洗干净后掰开,在红肿处涂擦几下,就能消肿止痒。
为什么蚊子秋季比春夏蚊子毒,这是因为每个季节蚊子的种群不同而出现的结果,目前在我国已发现370多种,其中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主要有按蚊、库蚊和伊蚊3属。春夏季以按蚊和库蚊为主,它们一般是晚上出来叮咬人;秋季是伊蚊为主,它们白天出来叮咬。雄蚊不吸血,只有雌蚊吸血,雌蚊先在叮咬的地方释放一种霉,也是一种毒素(这种霉相当于麻药),使人没有感觉,等你察觉的时候,它已经吃饱喝足了,这时叮咬的地方就会出现奇痒,人就会不知不觉就要上去挠几下,接下来就会出现红肿或疙瘩。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体内的免疫系统在这时释出一种称为组织胺的蛋白质,用以对抗外来物质,而这个免疫反应引发了叮咬部位的过敏反应,当血液流向叮咬处以加速组织复原时,组织胺会造成叮咬处周围组织的肿胀,此种过敏反应的强度因人而异,有的人对蚊子咬的过敏反应较严重。当你发现有蚊子在叮咬你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拍它,也不要去挠叮咬处,应该把它赶起来再去拍,因为在叮咬你时直接拍它或挠叮咬处,就会增大叮咬伤口面积,加大毒素的进入,引起过敏反应。建议采取以下方法止痒:1.一般人被蚊子叮咬后,都会出现红肿、痒、痛等症状,这时可用碱性物质进行缓解,比如,可用氨水止痒,也可将香皂蘸水在红肿处涂抹,这样在数分钟内止痒。如果身边没有这些也可用清水冲洗,减少表面的毒素。2.如果叮咬处很痒,可先用手指弹一弹,再涂上花露水、风油精等。3.用盐水涂抹或冲泡痒处,这样能使肿块软化,还可以有效止痒。4.可用芦荟叶中的汁液止痒。被蚊子叮咬后红肿奇痒时,可切一小片芦荟叶,洗干净后掰开,在红肿处涂擦几下,就能消肿止痒。
那么蚊子喜欢叮咬那类人呢,研究发现蚊子的确有“趋食性”。一般来说,下面七种人会令蚊子“情有独钟”:一是汗腺发达、体温较高的人。出汗后,人体血液中的酸性增强,所排出的汗液使得体表乳酸值较高,对蚊子具有“吸引力”。此外,蚊子的触角对温度十分敏感,只要有一点温差变化便能立即察觉。所以流汗的人肌体散热快,对蚊子有“吸引力”。
二是劳累或呼吸频率较快的人。在从事运动或体力劳动后,人体呼吸加快,有些人肺活量较大,呼出的二氧化碳相对较多。二氧化碳在头上约1米左右的地方形成一股潮湿温暖的气流。
三是喜欢穿深色衣服的人。蚊子具有趋暗的习性,黑色衣服是蚊子进攻的首选对象,其次是蓝、红、绿等。同理,蚊子也爱叮肤色较黑或肤色发红的人。四是新陈代谢快的人,因此,小孩易遭蚊叮,老人则相反。五是化过妆的人。气味对蚊子具有诱惑力。研究发现,多种发胶、护手霜、洗面奶等化妆品,都对蚊子有着非同寻常的诱惑力。当然,也有一些气味会使蚊子退避三舍,包括月桂叶、柠檬草油、香茅、大蒜等。六是孕妇。有研究显示,孕妇遭蚊子叮咬的机会比其他女性高出一倍。七是饮酒的人。人们在饮酒、吃了牛羊肉或服用了降压药之后,也会易受蚊子叮咬。
鼠类防治
啮齿动物种类多,分布广,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总的看来,对人类可以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鼠害及其防除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据专家推算,鼠的数量是世界人口的四倍,因鼠而致的危害十分严重。消灭老鼠,减少鼠害,是人类的共同愿望,要有效控制鼠害,更需讲究科学。
1.全世界鼠类有多少种
全世界现存的哺乳动物有4154种,鼠类属于哺乳动物,有1687种。鼠不但种类多,而且分布广,适应性强,从平地到高山,从农田到沙漠,从陆地到水域,从赤道到极地都有它们的足迹。
2.我国鼠类有多少种
我国有145种老鼠,约占我国哺乳动物427种的34%。不同地区优势鼠种不一,但小家鼠、褐家鼠是全国城市常见鼠种,黄淮以南地区还有黄胸鼠,农田有黑线姬鼠、黑线仑鼠、黄毛鼠。
3.老鼠为什么喜欢啃咬东西
老鼠有一个重要特征,是生有一对凿状无齿根的门齿,门齿能不断地生长,因而需要经常不断磨损。根据科学家研究测定,鼠的上门齿每年可增长11.43厘米,下门齿每年可增长14.61厘米。可见老鼠如不啃咬东西,是难以生存的。
4.老鼠门齿的切咬力有多大
据测试,像凿子一样的老鼠门齿,每6.45平方厘米的切咬力竟高达10吨。因此,老鼠不仅能咬破门窗、家具、甚至能咬穿坚硬的水管等。
5.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老鼠
分布于南美的啮齿动物水豚,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老鼠,体重达50余公斤,寿命约12年。巢鼠体重一般只有几克,最大也不过10克,是世界上最小的老鼠之一。
6.全球鼠害损失有多少
有人估计,目前全世界各种老鼠总数约为人口数的4倍。每年由老鼠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0亿美元,如果把老鼠造成的损失加起来,可达上千亿美元。据世界粮农组织调查,全球每年因老鼠损失贮粮3300万吨,因鼠害减产5000万吨,足可供3亿人吃一年。
7.老鼠与停电和火灾
1938年美国纽约曾因电缆被老鼠咬坏而造成全市停电。美国城市火灾约有四分之一是由老鼠啃坏电缆、电线而造成的。意大利全国动力系统的事故中,约有三分之一是老鼠引起的。1980年上海石化总厂热电厂曾因一只褐家鼠窜入高压开关造成短路,导致水、电、气突然中断,损失1700万元。北京地铁也曾因电缆被老鼠咬断,造成停车事故,导致成千上万的旅客被困在地道。
8.倾巢出动的老鼠
前些年,埃及发生了一场鼠患大浩劫,百万只巨鼠倾巢而出,把埃及四个省数万顷农作物一扫而光,甚至袭击了家畜和小孩。为根除鼠害,埃及政府规定每扑到一只老鼠,发给5个埃及镑的奖金。无独有偶,几年前,3000多万只老鼠袭击了墨西哥城的主要食品供应市场,墨西哥当局出动了大批警察,采用化学药物才把这场灾害平息。
9.老鼠传播疾病的途径
老鼠是很多疾病的宿主或媒介,已知老鼠对人类传播的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鼠伤寒、蜱性回归热等57种。经研究老鼠传播疾病有三个途径:一是鼠体外寄性虫作媒介,通过叮咬人体吸血时,将病原体传染给人;二是体内带致病微生物的鼠,通过鼠的活动或粪便污染了食物或水源,造成人类食后发病;三是老鼠直接咬人或病原体通过外伤侵入而引起感染。
10.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老鼠
几年前在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6个点上进行了调查,共采集了35种脊椎动物的27695份肺标本,其中检出携带流行性出血热病源抗原的有874只动物,同时证实了黑线姬鼠、褐家鼠是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因此控制流行性出血热关键是灭鼠。
11.老鼠已夺去数亿人的生命
据资料分析,自有史以来,因老鼠传播疾病而造成死亡的人数,已大大超过历次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其中鼠疫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十分悲惨。例如发生于六世纪的鼠疫流行,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每天死亡近万人;十四世纪的鼠疫大流行,仅欧洲就死亡2500万人。第三次发生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大流行,波及世界60多个国家,死亡1200万人。我国过去也是鼠疫猛烈流行地区,夺去无数人的生命。至今全世界死于鼠疫的人数累计超过2亿人。
12.鼠间鼠疫和人间鼠疫的关系
人类从切身经历中逐渐体验到,家鼠的大量死亡是瘟疫到来的先兆,鼠间鼠疫的发生,导致了人间鼠疫的流行。1793年我国云南省某地发生的鼠疫流行,不亚于一场毁灭性战争,人灭绝、地荒芜、园田坟丘。清人师道南在考察那里的疫情时有过这样的诗句“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拆堵”,正确地描述了鼠间鼠疫和人间鼠疫的关系。
13.老鼠能认自己的家
鼠类有发达的嗅觉,常以自己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来标记其活动,它活动时不断嗅闻四周气味,以判断其标记的味迹,据此来回归巢窝和区分不同家庭。
14.老鼠的触角
老鼠的触角非常灵敏,在黑暗中疾走、奔跑,并能察觉前进道上的障碍。它主要依靠咀边的触须和全身的刚毛起着定位及作出判断。
15.老鼠的活动范围
一般在有食源和水源的情况下,褐家鼠活动在直径50米的范围,小家鼠活动在2平方米的范围。
16.“鼠目寸光”与“辨味能手”
老鼠的视力很差,成语“鼠目寸光”,由此而来。据科学家测试,老鼠还是色盲,对颜色没有明显辨别能力,对它看来都是灰色。因此,在拌制毒饵时常用醒目的颜色作为对人警戒标志,以防止人的误食中毒。鼠是辨味能手,能辨别甜、酸、苦、辣等各种味道,它喜食新鲜食物,不吃霉变东西。因此不要用霉变和陈旧的食物来拌制毒饵。
17.家鼠的性成熟及寿命
各种鼠的性成熟期很不一致,一般雌鼠性成熟期比雄鼠早些。小家鼠怀孕期为20天,出生后的幼鼠1个月便能独立生活,经1.5月至2个月就达到性成熟,小家鼠的生命旺盛期为100天,生态寿命不到一年。褐家鼠的性成熟期经2至3个月,怀孕期21天,寿命约2年。
18.老鼠的繁殖能力有多大
老鼠的性成熟快,繁殖能力强。在温暖地带,一般每年能生4至6窝,每窝6-10只,最多可达23只。据推算一对褐家鼠可繁殖1500多只,但由于气候、环境、食源和天敌,人为因素可存活百只以上。所以,消灭老鼠要抓早,常抓不懈,决不可麻痹大意,姑息养奸。
19.老鼠的“吃、喝、拉”
褐家鼠、黄胸鼠每昼夜消耗粮食是它体重10%,约15-25克,多以两个前爪捧着食物吃有的可将食物拖回洞里储存后再吃。小家鼠每天要到处巡觅约200余次才能吃到3克食物。老鼠不耐渴,每天需要喝水,褐家鼠、黄胸鼠每天需喝15-30毫升水。小家鼠对食物中含水量就够用了。褐家鼠、黄胸鼠每昼夜平均排出粪65-70粒,小家鼠排粪约50粒。
20.老鼠的适应性很强
褐家鼠一般巢居住在厨房、仓库或室外的阴沟、杂物堆、垃圾堆等处。黄胸鼠善攀登,巢居于墙洞、屋顶、天花板、夹墙、门顶缝等处。小家鼠多在住宅、粮食、食品店的货架、箱、抽屉及墙缝或在有草坪的沙土地环境中栖息。老鼠能在各种特殊的环境中生存,建筑物、下水道、火车、轮船、飞机等有老鼠活动。它能经受长期震动和巨大的声波。在零下20℃的冰库中,褐家鼠也能生存繁殖,甚至在原子弹爆炸区及放射性物质严重污染地区,虽然老鼠出现某些畸变,但仍能传种接代。
21.新建高楼为什么有鼠
究其原因,是大楼建造前,旧房拆迁时没有灭鼠,使鼠类扩散至四周,或栖息在闲置工地垃圾、杂物、碎砖石中,使鼠类生存,随着楼屋增高,鼠也随之扩散,加上高楼忽视防鼠设施,褐家鼠通过下水道、水落管及各种空隙管道而入室内。因此,拆迁前必须实施灭鼠,大楼竣工时必须进行鼠情测定及防鼠设施建设的验收。
22.什么时候布夹、布粉最好
在用鼠夹、滑石粉测定鼠情时,一定要在鼠的第一个活动高峰出现前完成。因为,鼠类夜间活动有黄昏、黎明两个高峰,而黄昏活动高峰(6-7时)尤为明显,因此,在6时以前完成布夹布粉,才能正确掌握鼠情。
23.最佳的灭鼠时间
灭鼠时机的掌握直接影响到灭鼠效果。从防疫角度看,应在疾病流行的高峰前进行;从节省物资考虑,繁殖高峰前灭鼠最佳;从提高效果看,选择老鼠食粮青黄不接之际为好。根据上述综合考虑,淮安地区灭鼠时机应选择为春季(3月,立春),秋季(9月,立秋)两季为宜。
24.灭鼠数量与鼠类的回升速度关系
灭鼠后鼠类数量的回升速度,完全取决于留下鼠类的绝对数,若一次灭鼠达30%,1.5月就可恢复到原来水平;如一次消灭70%,要7个月以上时间才能恢复;如果一次杀灭90%以上,则要14个月才能恢复到原来水平。
25.为什么器械捕鼠捕不到鼠
在老鼠经常活动的场所,突然放置捕鼠器械,不易捕到老鼠。鼠类,特别是家鼠对其栖息活动环境出现的异物,有明显的回避行为,常常是只是一些缺乏经验的个体先行试探,以致上钩,而老奸巨猾的老鼠则不会轻易进笼上夹。这种情况在褐家鼠、黄胸鼠身上更突出。
26.怎样才能多捕鼠
既然褐家鼠、黄胸鼠对环境中所置的扑鼠器械有恐惧回避行为,我们可以先让鼠笼鼠夹只放饵料不下机关,让它适应数天(3-5天),再下机关,此时捕鼠效果能好些。
27.猫与老鼠
过去,猫与鼠是冤家路窄、死对头。有猫则无鼠。如今的猫是富贵猫,主人喂它饱饱的,使得它懒得外出去寻鼠。另一方面,由于猫不能及时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牛磺酸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这也导致夜晚猫逐渐失去捕鼠能力。实际调查也表明,有猫户与无猫户,两者家中鼠的侵害无差别。因此,养猫户也一定要灭鼠。
28.老鼠能饿几天
鼠类进食次数多,消化快,忍耐饥饿能力差。据报道,断绝鼠粮后小家鼠平均存活3.3天,黄胸鼠平均存活4天。因此,在大规模灭鼠前断绝鼠粮2-3天,使老鼠饥不择食,然后投放毒饵,常能获得事半功倍的灭鼠效果。
29.群防群治、事半功倍
老鼠繁殖力强,游窜性大,一家灭鼠后很快又会有鼠“光临”。为从根本上灭鼠,就必须统一时间、统一行动,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在重点场所还要长期投放鼠药和粘鼠板,做到有鼠灭鼠,无鼠防鼠。
30.几种常用的灭鼠方法
投放灭鼠毒饵是最常用的灭鼠方法。防治家栖鼠提倡采用慢性抗凝血杀鼠毒饵剂,现有的药物有大隆、溴敌隆、敌鼠钠盐、杀鼠醚、灭鼠灵和杀它仗等。毒饵投放点多面广,每堆投放25克、投放老鼠经常走过的鼠道上。发现毒饵丢失后再继续投饵,一直到不吃为止。除了用毒饵灭鼠外,放置鼠夹、鼠笼和粘鼠板等也是群众欢迎的方法。放鼠夹时鼠夹与墙面垂直,饵料头与墙相对,相隔2-3公分,这样可打到来自两边的老鼠。
31.灭鼠方法要因地制宜
灭鼠方法很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药械。一般居民区用成品饵,外环境用腊饵即可;饭店、食堂则要在切断食源的情况下,用鲜饵为宜;粮店、粮库用水份大的毒饵长期控制,可得到予期效果;室内办公室等长期放置粘鼠板是一个好的选择。
32.配制毒饵灭鼠是否浓度越高越好
人们一般认为配制毒饵时浓度高一些,灭鼠效果好一点,实际上,毒饵浓度越高,老鼠适口性越差,甚至拒食,因此,配制灭鼠毒饵,浓度一定要符合规定要求。
33.急性药的坏处
在灭鼠过程中,一般人喜欢用急性药,因为投毒后易见到死鼠。殊不知,灭鼠效果仅达40-60%,由于中毒潜伏期短,易引起其它鼠类对该毒饵的恐惧,同时,急性药不符合家栖鼠摄食行为,在未食到致死量前就发现不适,而停止进食,达不到致死量,影响灭鼠效果。此外,急性鼠药无特效解毒剂。
34.急性鼠药有哪些
黑市常见“三步倒”、“一扫光”等鼠药均属国家三令五申禁止使用的“氟乙酰胺(1081)”、“氟乙酸钠(1080)、“没鼠命”(毒鼠强424)“毒鼠硅”、“甘氟”等急性药。这些药一旦误食,没有解毒药,很难救治,因此凡是销售急性药均属违法。
35.为什么要选用慢性鼠药灭鼠
世界上推荐的鼠药均为抗凝血剂灭鼠药。这种药老鼠食后,一般在3-4天才逐步因内出血死亡,因此不会引起同类鼠惊觉而拒食。
使用慢性药要注意几点、足量投放,投药后每天观察,发现药物全部吃光,要加倍补充,直至不再食用为止,这种药灭鼠可以使老鼠全军覆没,且多死在洞里。
慢性鼠药对人来说是安全的,一旦误食,只要用维生素K1做保护性治疗,就可保证生命安全。
36.鼠类能否计划生育
人类通过计划生育,控制了人口增长速度。鼠也是哺乳动物。能否运用抗生育的药物,抑制鼠的生殖能力,使雌、雄鼠终生或暂时绝育,达到控制鼠类数量。实际上20世纪50年代末就有人用抗生育技术防治鼠害,如α-氯化醇对家鼠属的鼠就具有独特的抗生育作用。国内研制的绝鼠灵(棉酚)也具有此功能,但没有大规模应用。
37.堵洞、抹缝、硬化、垫离防止老鼠窜入室内
鼠类有互窜性,野外的鼠会通过孔、穴、管道、门缝、下水道窜入室内,楼层之间也会通过垂直管道上下窜动,因此,要采取抹缝、堵洞、硬化垫离办法控制老鼠窜入。
具体要求:
①食品操作间、食品仓库门缝≤0.6厘米,铁皮包门(高度20厘米);
②下水道出口,要装金属网罩;
③管道、孔洞用水泥封密;
④仓库、食品加工及食堂厨房操作间等的通风口要装网罩;
⑤垃圾桶、粮食密封加盖;
⑥仓库堆物要离墙,要垫高30公分。
38.提高毒饵灭鼠效果
①选用当地新鲜饵料配制毒饵,一般适口性好的如大米、稻谷、小麦、花生及带壳的瓜子等浸泡灭鼠剂后灭鼠效果为好。
②毒饵放在容器中(防止受潮),投放在鼠类活动、栖息的隐蔽环境及鼠道上;
③控制好水、食源,清除垃圾;
④毒饵保留一周以上;
⑤一周后发现毒饵未吃,但仍有鼠活动,可将毒饵再作调整,以增加老鼠的取食机会。
39.防鼠要重在治本
脏、乱、差和一些无设防仓库和杂物堆是老鼠繁衍的最好场所,彻底整治脏、乱、差,清除楼道杂物堆;饭店、宾馆、粮库、仓库要有长期防鼠、灭鼠的设施,物品要垫高,离墙堆放,地面要硬化等,这样就从根本上切断了老鼠赖以生存的食源、水源,达到有效控制鼠害的目的。
40.重视外环境和下水系统灭鼠
城市家鼠具有室内外互窜迁移的特性,调查研究中发现,室内→下水道→外环境的老鼠是相互沟通的。因此,在灭鼠时要同时进行。
41.外环境灭鼠重点在哪里
外环境灭鼠以食源、水源丰富及环境杂乱隐蔽场所为重点,如垃圾堆周围、住宅小区楼与楼之间下水井(马葫芦)、单位院内、有食源的建筑物(包括食堂、饮食店、食品厂等)周围、破损的下水道口与人行步道方砖下、公园、铁路、河岸沿岸、货物堆场附近,以及农贸集市四周和绿化地带等。
42.如何设置灭鼠毒饵站
为了长期有效地防止鼠密度回升,在室内外鼠类容易栖息活动的场所,设置毒饵站是一种十分必要措施。毒饵站可以用砖砌,也可以用废旧10公分粗塑料管或铁管等,要因陋就简,就地取材,一定要认真落实,有人长期管理防止流入形式。
病媒生物防制考核标准
1、在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方针,防制人员、经费落实,防制措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
2、在化学防制中,注重科学合理用药,不使用国家禁用的药物。
3、积极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监测方法规范,数据可靠,能够基本反映病媒生物危害的现状,为开展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通过综合防制,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得到有效控制,有三项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标准,另一项不超过国家标准的三倍。
蟑螂防治
蟑螂是世界上公认的害虫,它对栖息场所的适应性、繁殖快、易产生对化学杀虫剂的耐药性,已成为城市卫生害虫难以防治的害虫之一,要充分地了解它,才能很好地进行防治它。
蟑螂是最古老的昆虫,有3亿5千万年的历史,而人类只2百万年的历史。蟑螂是世界上最古老至今繁殖成功的昆虫种群。古生物学家在石炭世纪的地层中发现了2-3百种的蟑螂化石。那时的蟑螂竟然与今天我们在厨房见到的蟑螂大同小异。
1.世界上蟑螂有多少种
1969年估计,全世界蟑螂超过4000种,1982年已达5000多种。我国最早记录有52种,现在已有200多种。但是多数都是野外生活,与人类有密切关系的只有10多种。
2.国内有10多种室内蟑螂
最常见的是黑胸大蠊、美洲大蠊、日本大蠊、澳洲大蠊和德国小蠊等5种。淮安市以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为主,目前主要集中在宾馆、超市、糕点房、快餐店、医院等。
3.传播疾病和致癌的物质
蟑螂至少携带40多种细菌、近10多病毒、7种寄生虫卵以及12种属霉菌,在蟑螂的身上携带黄曲霉菌的检出率为29%-50%,这些都是引起致畸、致癌的物质。
4.蟑螂能使儿童发生哮喘病
最近《英格兰医学专刊》上的一分研究报告指出,以美国纽约、芝加哥、底特律等8个人口稠密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为什么城市里的儿童哮喘病例比其他地区几乎高出一倍,而且在过去20年内有激增的趋势。结果发现:蟑螂是导致儿童发生哮喘病的主要过敏源,其次才是尘蟎、老鼠和烟雾等。
5.蟑螂携带病毒
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微生物专家发现,平时很容易被甲醛蒸气杀灭的病毒,而在蟑螂肠道中却安然无恙。小儿麻痹症的病毒和黄热病的病毒等都有可能蟑螂携带,它们可借住蟑螂体内免遭消毒剂杀死。
6.蟑螂是发生事故的隐患
蟑螂喜欢在微热的地方栖息,而音响设备、通信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的电子器材的机壳内是它藏身的好地方。如果蟑螂一旦咬坏电线,引起短路,就会造成通讯中断,机械故障等意想不到的事故。因此有人称蟑螂为“电脑害虫”。据报道,在一架波音737飞机上,就是因为驾驶员发现了几只小蟑螂,宣布停机。理由很简单,害怕它们一旦钻进了结构复杂的精密仪器中,万一出现故障,电线中断等麻烦,就可能造成重大事故。有人称蟑螂是飞机上的“活炸弹”,并非是言过其词。
7.蟑螂无恶不作,无所不吃、无处不有
蟑螂爬过的食品上,会留下一种叫人恶心的异味臭:常常咬坏衣物:钻入耳朵的事情常有发生。蟑螂是杂食性昆虫。人类吃的食物它都爱吃;其它的东西象书籍、皮革、衣物、肥皂等也要吃;还常爬进阴沟、垃圾和厕所等地方吃粪便、死动物和腐败的有机物,无所不吃,德国小蠊爱吃发酵、油性、甜的食品和饮料,美洲大蠊爱腐败的有机物、澳洲大蠊却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但糖对它很有吸引力。几乎在有人居住和活动的地方,尤其温度高、湿度大、有水有食物和能隐蔽的场所都会发现蟑螂的存在。
8.蟑螂耐饥耐喝的能力非常强
雌性德国小蠊在无水、无食物的情况下能活12天,美洲大蠊能活42天;雄性德国小蠊能活8天,美洲大蠊能活39天。在有水、无食物的情况下,雌性德国小蠊能活42天,美洲大蠊能活90天;雄性德国小蠊能活10天,美洲大蠊能活43天。
9.温度对蟑螂活动有明显的影响
当低于15℃时,绝大多数蟑螂不活跃,15℃-37℃最为活跃,37℃以上呈兴奋状态,温度超过40℃时趋于死亡,但蟑螂藏在墙缝孔隙中那里的温度是很难达到40℃的,所以很达到死亡极限的。
10.惊人的繁殖能力
据美国海军部的官员用电子机算机计算,一对德国小蠊繁殖5代后,可繁殖100亿只子孙,如果是100对蟑螂开始,历时1.5年,繁殖5代它们全部子孙的总重量可达865385吨,相当7—8艘福莱斯特航空母舰的吨位。当然这是理论的数字。但是蟑螂数量之多,也确是令人讨厌,据报导,在香港,每人平均有1000只蟑螂。
11.蟑螂喜欢过群居生活
蟑螂的直肠能分泌一种名叫聚信息素的物质,不管是成虫,还是若虫,闻到这种物质的气味,就意味着听到了“集合令”,互相拥挤到一起。这种信息素随粪便排出体外,所以蟑螂粪便沾污越多的地点,聚集的蟑螂也就越多。所以,清除蟑迹也是一种防制措施。
12.蟑螂有翅不善于飞,走的非常快
蟑螂长有2个翅膀,不善于在室内飞舞,只能在短距离滑翔。它长着3对足,善于爬行。德国小蠊在纸上爬行的速度为30厘米/秒,在玻璃上爬行速度为11厘米/秒,受惊可跳跃几厘米。
13.灵敏的触角能作出敏捷的反应
据观察,蟑螂在每根尾须上长有220根细毛,平时直立,受到外界刺激后就倒伏下来。当风吹动空气时,气流吹动必使蟑螂尾须振动直接传到腿部,在11毫秒内作出应激反应,迅速逃窜。这种被称为风感器的感官很敏感,它可以听到人听不到声音,同时对压力反应也很敏感。蟑螂的一对又细又长的触角具有“雷达”的天线探测功能,嗅觉感受器就按在这对触角上,它嗅到浓度为百万分之一的物质分子气味。味觉主要依靠小颚须、下唇须和口腔壁上的感觉毛起作用。
14.蟑螂的卵鞘
雌雄蟑螂交配后,蟑螂的尾端便长出一个形如豆荚状的东西就叫卵鞘,卵就产在其中,一只雌虫少则产10多个,多则产90多个卵鞘;一个卵鞘中,少则可孵出10只,多则孵出50多只小蟑螂,这与蟑螂种类有关。所以,消灭蟑螂卵鞘很重要,灭掉一个蟑螂卵鞘就等于消灭了几十只蟑螂。
15.蟑螂隐藏在什么地方
蟑螂昼伏夜出,白天大钻在靠近水源、食源、热源附近的墙壁、家俱的缝、隙、角、堆中躲藏。我们灭蟑螂时,应注意这些地方是喷药、投放灭蟑螂毒饵的重点,投药到位,事半功倍。
16.消灭蟑螂以治本为主
脏、乱、差是蟑螂栖息繁衍、猖獗的好地方。所以搞好环境卫生,治理环境是治本措施。卫生状况还会直接影响到化学防治的效果。有人用毒死蜱灭蟑螂,在卫生好的房间里使用,杀虫效果达到94%,而在卫生差的房间里喷洒,杀虫效果仅有75%。
17.堵洞抹缝隙除蟑螂
蟑螂喜欢钻洞藏缝。利用它的生活习性,可以选用油灰、水泥或硅胶等堵抹缝隙、孔洞,让蟑螂无处藏身。对那些内墙结构破损、尤其厨房内的木制家俱陈旧的,若想消灭蟑螂就必须彻底修缮房屋、更新家俱。
18.几种灭蟑螂的方法
现在常用的有效的方法较好的是投放灭蟑螂毒饵;喷洒杀虫药液(二氯苯醚菊酯、溴氢菊酯、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残杀畏、毒死蜱等);涂抹杀蟑螂粉笔、撒药粉、施放杀虫烟雾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除了化学药物而外,也可用粘蟑螂盒、诱捕瓶等方法诱杀。
19.喷蟑螂药物时要到位
蟑螂常钻进缝洞内,因此喷药时一定要针对缝、洞、角落喷,并在其周围喷。蟑螂是爬虫,不用面面具到四面墙壁都喷。
20.怎样投放灭蟑螂毒饵
毒饵灭蟑螂是常用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但必须“量少、点多、面广”,这样蟑螂从栖息场所爬出来就能吃到毒饵,杀灭效果显著。为了防止毒饵受潮失效,要将毒饵颗粒盛放在瓶盖里布放在角落里。
21.蟑螂的杀手—寄生蜂
人们要寻找蟑螂的卵鞘是非常困难的,但世界上就有10多种寄生蜂,它们来找卵鞘来产蜂卵。一旦寄生蜂卵孵出小蜂,它就把蟑螂卵鞘里的卵吃个精光,成了空鞘。这种寄生蜂就是蟑螂的天敌。
22.蟑螂的克星
最近美国获准投放市场的一种新化合物,名叫氢化保幼激素。试验人员在佛罗里达洲的一个拥有100单元的公寓中进行喷洒,8个月内蟑螂密度下降95%,而在封闭的厨房间试用,可达到100%的杀灭率。这种药物能使蟑螂翅膀变形,行为反常,最终失去繁殖能力。
23.搬家前后都要坚持灭蟑螂
搬家前一定要清除藏在旧家俱(尤其是木制家俱)、衣服、书籍、纸盒、木箱中的蟑螂和卵鞘。对新房要涂撒灭蟑螂粉,防止蟑螂出现。灭蟑螂是一项社会工程,要提高卫生意识,坚持经常防范,要早发现、及时消灭,以免后患无穷。
1、什么是红火蚁?
红火蚁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蚁科家蚁亚科火蚁属,是高度分化的社会性昆虫,常见工蚁大小约3~6mm,红褐色,形状与家里常见的小黄家蚁相似,但比小黄家蚁大。
2、为何会有红火蚁?
红火蚁是一种外来侵入昆虫,原分布于南美洲巴拉拿河流域(包括巴西、巴拉圭与阿根廷)。1930年左右入侵美国并扩散至13个州,2001年红火蚁成功地跨越太平洋,入侵新西兰与澳洲,近年在我国台湾发现有红火蚁。我国红火蚁来源可能是通过物品交流意外传入。
3、红火蚁对人的伤害?
红火蚁腹部末端的螫针红火蚁爬上人体皮肤后会螫叮,并注入毒液,使人产生火灼伤般疼痛感,随后出现如灼伤红肿,并出现白色的小脓泡。若脓泡破掉,则常常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个别由于多次螫叮会出现全身过敏反应。我省还没有出现因红火蚁伤害致死事件。
红火蚁腹部末端的螫针
4、被红火蚁螫叮怎么办?
蚁叮咬后,用肥皂与清水清洗被叮咬的患部,并可进行冰敷处理,一般可用肤轻松软膏、皮炎平、皮康霜等含类固醇的药膏涂抹患部;尽量避免搔抓患部,避免将脓泡弄破,以防伤口的继发感染。若多部位受伤或出现全身症状、或过敏时,必须马上去医院就诊。
5、为什么红火蚁会伤人?
多种蚂蚁受攻击或意外爬上人体皮肤都会螫叮,使人产生刺痛感,但由于族群数量少影响不大。但红火蚁则不同,它繁殖速度很快,数量巨大,成熟蚁巢的蚂蚁个体数可达20万至50万只,且蚁巢多位于开阔向阳的地方,巢体易受外来破坏,人群不小心接触蚁巢往往会遭受大量火蚁螫叮而受到伤害。
6、红火蚁吃什么?
红火蚁食性杂,既可吃土壤环境中土栖的动物如蚯蚓,也吃农田害虫,还会取食作物的种子、果实、幼芽、嫩茎与根系,影响作物的生长与收成,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7、如何发现红火蚁入侵?
A.发现疑似蚁丘:于农田、山坡、高尔夫球场、公园、住家庭院、学校等环境中,发现有高于10公分以上的蚁丘,或有大规模沙堆状的蚁丘,可初步怀疑为入侵红火蚁。
B.发现大量褐红色蚂蚁:于农田、山坡、高尔夫球场、公园、住家庭院、学校等环境中,发现地面上有越来越多的褐红色蚂蚁。
C.被蚂蚁螫叮后有火灼伤般疼痛感,继而出现搔痒红肿、脓泡,可怀疑被入侵红火蚁螫叮。
8、红火蚁蚁巢有什么特点?
红火蚁成熟蚁巢会形成明显拢起的沙堆状的蚁丘,高于地面10~30公分,周围有很多蚂蚁活动。
9、发现红火蚁蚁丘怎么办?
发现可疑的红火蚁蚁丘,千万不要搅动或破坏它,可在有蚂蚁活动的地方投放证照齐备的市售灭蚂蚁毒饵,并立刻报告有关管理部门。
10、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时应注意什么?
在有红火蚁侵害地区进行整治环境、清理垃圾,垃圾要集中处理,同时应注意观察周围环境是否有大量蚂蚁活动或存在可疑蚁丘,若发现可疑蚁丘,应暂时停止清理活动,用明显标志标记可疑蚁丘,并立刻报告有关管理部门。待处理蚁丘后再进行环境整治。
11、红火蚁侵害哪些场所?
主要侵害农田、山坡、高尔夫球场、公园、乡村住宅外围等开阔向阳的场所。
12、红火蚁可活多久?
蚁后寿命约6~7年,职蚁(工蚁和兵蚁)寿命约1~6个月。
13、红火蚁如何扩散?
红火蚁可通过带坭植物货物运输长距离被动扩散,也可以通过雌雄火蚁分飞交配后扩散,交配后的雌蚁可飞行3~5公里另筑新巢。
14、如何预防被红火蚁咬伤?
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理村中垃圾以及杂草,大力开展扑杀蚁行动;在有红火蚁侵害场所的地区作业时,要加强个人防护,穿长袖上衣、长裤、袜子及高筒水鞋,鞋外周可环绕涂上凡士林;尽量避免捅蚁巢;若发家中有蚁活动,可用杀虫药水喷杀蚁虫。
15、用什么方法来消灭红火蚁?
除掉一个单独的蚁巢是容易的,但要灭绝整个种群非常艰难。目前美国、澳洲与新西兰所推荐使用的方法是"二阶段处理方法",在红火蚁觅食区散布含低毒的灭蚁饵剂,10~14天后再使用接触性毒剂施用在独立蚁巢处理方法,并持续处理直到问题解决。
红眼病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俗称,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的急性结膜炎,传染性较强。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双眼发烫、眼红、怕光、流泪、有异物感、眼皮红肿、眼屎多等症状,患者只要进行适当治疗,可在2周内痊愈,一般不会影响视力。
红眼病传染性强,速度快,但只要做到以下几点,红眼病是可以预防的: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不要用手触摸眼睛;不与别人共用毛巾等个人卫生用品;不与他人共用眼药水、眼部化妆品等眼部用品;红眼病患者要隔离,在治愈前不要返回幼儿园、学校,避免到其他公共场所,以免传染他人;学校在流行期间,教室要勤通风,做好课桌椅、玩具、公共水龙头等物品的消毒,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手巾;患者居家隔离时所用毛巾、脸盆等物品单独存放,尽量减少和家人的接触,家人接触患者后要及时洗手。
除此之外,学校或工厂要积极开展红眼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在校园、工厂内,通过广播、橱窗、讲课等各种形式开展红眼病防治的宣传。学校通过晨午检,及时发现病例,隔离病例,患者要及时就医,患者使用物品需要彻底消毒。老师在检查学生眼睛后要及时洗手,预防交叉感染。工厂也要建立晨检制度,严防患病工人进入厂内作业。只要大家做好以上几点,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预防红眼病并不是难事。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知识(普及版)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性传染性眼病,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1969年首先西非加纳暴发流行,1971年我国首次暴发流行。80、90年代我国均有多次地区性小规模流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特点为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常造成大范围爆发流行。多发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发病、自然病程短、无特殊治疗药物、预后较好、极个别伴有神经系统症状。
1、病原体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新型肠道病毒70型(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主要病原体。
2、传染源
患者眼部分泌物及泪液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部分患者的咽部、粪便中也存在病毒。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患者眼部分泌物-手-健康人眼或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物品-健康人眼传播。患者的手、毛巾、手帕、脸盆以及病人用过的洗脸水、衣服、被褥上都会含有病原体,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健康人的眼睛(包括病人自己的健眼),便把红眼病传播开来。
3、流行特点
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快,发病集中。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发病。易在学校、工厂、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地方爆发流行。结膜炎后一段时间人群虽有一定免疫力,但时间很短,容易再次感染。在自然灾害期间,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红眼病就更容易蔓延。
4、临床表现
起病急,一般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发病,双眼可同时起病或先后起病;潜伏期短,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发病两周后传染性最强;刺激症状重;患者迅速出现异物感,眼磨痛,流泪,畏光,以及水样分泌物增多;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发热,乏力,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
5、主要体征
眼睑充血水肿,睑球结膜重度充血,常伴有结膜下出血,出血可为点状、线状或片状,多在上方球结膜下,重症患者出血可累及整个球结膜。睑结膜多有滤泡形成,严重者可有假膜形成。轻度病变的患者,角膜可不受累,但是中重度患者可出血角膜的上皮及上皮下病变,表现为角膜上皮点状脱落,荧光素染色可见散在点状或成簇状,上皮下或浅基质层出现混浊,甚至炎症累及前房导致前葡萄膜炎。有些患者的角膜上皮病变可反复发作,引起视力下降。多数患者有耳前淋巴结或颌下淋巴结的肿大、触痛。极个别患者可伴发脊神经麻痹的表现如下肢运动麻痹或瘫痪。
6、诊断
夏秋季节一个地区、单位集中出现多数急性结膜炎患者或医院门诊、医务室骤然出现众多潜伏期极短、急剧发病,接触传播很快的急性结膜炎患者须高度警惕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流行。依据病史、接触史、流行病学史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作出AHC临床诊断。角膜细胞学检查呈单个核细胞反应。结膜囊普通细菌培养无致病细菌生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确切诊断须待实验室病原学证实,临床诊断加实验室病原检查任何一项阳性者为确诊病例。
7、治疗
临床上可用抗病毒眼液如0.5%病毒灵眼液,5%吗啉双胍眼液,鱼腥草滴眼液,开始时每小时一次,3天后逐渐减少次数,晚间涂更昔洛韦眼膏或抗生素眼膏。有角膜上皮病变的患者加用表皮生长因子眼液或眼表面润滑剂或人工泪液促进上皮修复及保护上皮。有前房炎症时加用散瞳剂或非甾体抗炎药。
中药金银花、野菊花、板蓝根、桑叶、薄荷等热熏敷或提取液滴眼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疗效。
眼分泌物多时,可用温生理盐水或3%硼酸液清洗结膜囊。抗生素、磺胺药可以作为预防混合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用药。
该病病程呈自限性,自然病程为1~3周,一般预后良好。病期休息有利于隔离与康复。
8、预防控制措施
(1)预防
l 公众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需注意保持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揉擦眼晴。各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应当单用,洗脸最好用流水。
l 病人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接触患者后用75%乙醇消毒双手。
l 医务工作者检查及治疗操作后必须认真用75%乙醇消毒双手及用品以后再接触其他病人。使用的仪器、物品用75%酒精或84液等清拭消毒,严防医源性传播。本病流行期间,医院需要设专台门诊,避免交叉感染。
l 不宜采用集体滴眼药预防眼病。
(二) 病人管理
l 对病人进行规范治疗,防止眼部并发症发生,病人一般不需住院治疗。
l 病人洗漱用品严格隔离使用,每日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病人接触使用的物品,用75%酒精擦拭消毒或煮沸消毒。
l 病人应自觉避免进入公共场所或参与社交活动。暴发流行期间根据疫情,有关部门可责令暂时关闭游泳池、浴池等场所,减少社交活动以避免扩大传播。
l 发现该病应及时向主管卫生、防疫部门作传染病报告,病人最好脱离学习、工作环境,居家治疗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