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經典了 伍佰歌曲《晚風》實在好聽至極

《晚风》这首歌应该是是伍佰为台剧《求婚事务所》中他(饰演“阿杰”)和小s(饰演“晓虹”)主演的单元“恋恋风尘”写的歌。阿杰和晓虹是一对曾经青梅竹马的恋人,因事分别十年。十年后二人在台北相见,一个是奔波走穴的魔术师,一个是被大佬包养的女公关。结合《恋恋风尘》的剧情设定去解读这首歌会更加丰满。
“过去的年代已经变成伤害”这一句歌词看似指意模糊,但是对于理解这首歌以及伍佰饰演的歌唱者“阿杰”的深情至关重要。“过去的年代”指的是十年前,即作为恋爱前史的青春期,指的是那个落后、残酷但是也不乏淳朴平静的台南小渔村。豆导并没有把二人生活的台南小渔村美化成为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用来批判繁华都市。徐晓虹当时十几岁,美丽张扬,太妹性格、爱和一堆小跟班逃课,肆意骄纵但是不乏少女的勇敢可爱。阿杰二十多岁,和晓虹的哥哥年龄相仿,关系密切,外形粗犷(哈哈伍佰老师)但是内心细腻、处事稳重、业余参加台语念古诗的小比赛,被戏称为“大诗人”。二人在小渔村蓝天海风之下暗戳戳的暧昧(体型差也充满性张力我说真的),含蓄而明媚。但是在年轻男女的爱情之下隐藏着更为严肃的话题——地域冲突,本地人对“外省人”的迫害(提醒一下这里是台湾省,所以这个话题非常重要)。晓虹一开始就被本地的混混头看不爽,骂为“外省婆”,想找个由头教训一顿。晓虹虽然骄纵,但她的骄纵实际上是无根浮萍,只有单薄的青春美貌,是少年人特有的不知天高地厚。晓虹家是哪个外省来的?台南以外还是说的大陆?没说,但是可以随意猜想。阿杰虽然爱念诗弹吉他,但是并不是被排斥的文艺青年,而是地地道道穿花衬衫、臂膀结实的土台客,一个有根基的本地渔村青年。什么是“伤害”?晓虹挑衅混混头的妹妹被混混头围殴确实是一件巨大的冲突,但是阿杰出头保护她,二人终于在林中情难自禁、确立关系,这一系列经历屡屡被二人回忆,可见是一段难以言说,混杂着恐惧和初夜甜蜜的亲密回忆,而和爱人逝去的当下形成对照。这肯定包含着伤害,但是并不纯粹。而促使晓虹平静生活被打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不是当天被混混团排挤也不是狗血的珠胎暗结,而是突然出现的父亲的赌债。就在围殴这件事几天后的一个夜晚,父亲突然说起赌债的事,说那些赌场的人要砍死他们全家,于是一家人半夜仓皇出逃。不论赌债和围殴晓虹的混混有没有直接关联(我个人认为关联还是很大的,又或者我们要追问,父亲被拉入赌债有没有被局),我们都可以看到,本地人和外省人的冲突,终于由小辈的冲突外显为一家人和本地势力的冲突。晓虹到了台北以后,父亲离去、哥哥坐牢、母亲病逝,一步步沦为陪酒小姐,被情人欺骗,负担渣男的一屁股债,生活一步步陷入谷底,遇到一个英俊多金的大佬替她还债,提供了平静的生活。“过去的年代已经变成了伤害”是剧中沉默寡言的阿杰对于青春记忆的判定,他不仅没有依仗二人从前的关系索取,而是更进一步,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认识到,青春时期危险的地域冲突。是本地人对外地人的打击直接导致晓虹手臂上留下伤疤、家破人亡亲人分离,这对于晓虹来说,绝不是可以轻易跨过的。于是有了“我的心中更加熟悉许多无奈”。
阿杰这位恋人不仅象征着青春时光,也象征着一种安谧的乡土生活,虽然这种乡土生活是否真的安谧还有待商榷。而包养晓虹的台北大佬是恩义、是充裕优质(绝不是奢华和物质,如果全是物质和感情之间的取舍就俗套了)但是充斥着残忍的都市生活。晓虹行走在这两种生活中,要么是被物化被鄙弃的陪酒小姐,要么是被欺辱的女眷,那种生活都不是真的安谧。经历了大佬将自己献祭给政要(后来大佬悔过),大佬倒台(实际上大佬的倒台和作为调查员的阿杰之间关系密不可分)之后,二人在桥上默默不语,晚风相送。背景响起这首歌,无疑是阿杰最深沉豁达的表白。“慢慢吹,轻轻送,人生路,你就走”“就当我俩没有明天,就当我俩只剩眼前”这段感情的刻画好就好在此时不急着谈论爱情,而是漫步街头,为这位命运多桀的旧日恋人的人生相送一程。不追问过去,因为过去的年代已然是一种伤害,不谈论明天,因为那是一种媚俗。人生多歧路,相逢只在眼前。
“空气之中弥漫着恋和爱,发现感觉已经不在”“默默的你却不肯说,只是低头寻找一种解脱”“面前的你是我的最爱,我怎会不明白”这段歌词如果用在分别的恋人之间会有点奇怪,既然“感觉不在”为什么会“空气中弥漫着恋和爱”呢?当然可以解释为四周都是恋人,而分别二人感觉已经不在。但是放在《恋恋风尘》中,就很好理解。“恋和爱”是两人之间的情感状态,双方相互爱着,这是客观的、肯定的。但是这份爱介于青春时代与即将开始的人生新篇章之间,属于过去的感觉,那些客观的物质条件:人际关系或者是海边的灯塔已经消失。当下眼前只有大都市的霓虹灯和作为慰藉的晚风,而明天二人的结局不确定,也没有人强求。
《晚风》刻画了这样一种复杂、暧昧的情感,一种稳重深沉的爱。一种考虑了现实,又超越了物质经历的爱。如果没有这首歌,阿杰的感情会分外苍白、模糊。阿杰的格局超越了他所在的环境(小渔村或者台北),他不在乎三十多岁还没结婚(或者说传宗接代),不在乎调查员的工作的危险,也就根本不会在乎晓虹是否是陪酒女,更不会有“解救”她作为“失足妇女”的傲慢。他只是偏执地想知道晓虹过得好不好,固执顽强地表达自己的爱意,却又尊重晓虹的选择,尊重横亘在他们之间这巨大的人生。这样一个实际上高度理想化的人物看着又那么平凡(或者说底层),典型的台客,粗手粗脚、土话念诗、一脚踩灭烟头,忧愁地在路边买一包槟榔,引得都市人发笑。混合了渔村海风的赤诚爱情,才是这个故事迷人的核心。这样的爱情好像人人都能拥有、这样平凡的恋人好像人人都能成为,实际上没有赤子之心,模仿这样的爱只能充满庸俗。
感谢豆导为伍佰老师量身定制的这一角色,稚嫩但是恰到好处,也只有伍佰和伍佰的这首歌才能呈现出这样的效果。这个十多年的单元剧只是一部有趣的大众文化工业产品,不比那些留名青史的影视产品,但是对平凡人爱情的刻画让我感叹湾湾的水平之领先。我只想看到平凡人的爱情,听到不媚俗的赤诚爱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