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赓哲】谁说伎不等于妓?梅毒对古代青楼文化造成怎样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伎与妓
中国古代一些文人是青楼的常客(携妓春游),文人有闲有才,与青楼密切相关,青楼女子寄托了中国男人对于女人的原始的想象和期望,有才有艺,聪慧易亲近,而那些文人们也都会在青楼留下自己的诗作。
青楼原为华丽的高楼,杜牧“赢得青楼薄幸名”后妓院被称作青楼。伎不等于妓的说法也并不存在。
梅毒进入中国之前,中国主要存在两种性病:淋病与软下疳,淋病古时称为白浊,而古人并没有意识到它们是通过性渠道传染的疾病,并不致命,没有引起社会恐慌。
梅毒极有可能是通过贸易由葡萄牙人传入中国,之后让中国人意识到性传播疾病的存在,妓院青楼成为了性病的集散地,引发了人们对其的恐惧、厌恶,明清之后才出现了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
一部分人认为的伎不等于妓的观念很有可能受日本艺伎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不存在伎不等于妓,倡不等与娼,青楼不等于妓院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