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的秋


有人说,江南的秋像半开的荷,不浓。但我想说,相比“全开”的北国之秋,江南之秋、杭城之秋,也自成一番风味。
儿时住在杭城,总是盼着秋的。且不说那满城的桂香,金的银的,秋雨之中,带起一大片的雾,缥缈在哪儿,惹人醉的;也不说那从阴云中漏出的丝丝暖阳,在大气中划下一道光带,走在路上,觅着这几缕光,让人心上一暖;倒说说那杭城秋日大晴时的天,赶在这时外出郊游,放风筝,从路边上捡几片叶儿几瓣儿花的,来下一场花雨……都是我最乐意干的事。
说到花儿叶儿的,在杭城之秋是必不可少。这不同于北国的秋,全没有那种光秃凄凉的感觉。杭城一年四季都是有花的,记得小时候有一年冬天,下了大雪出门玩雪,在西溪湿地竟也看到了雪下压着的菊、冰中冻着的梅。秋天的时候,花儿就更多了,不仅有菊、桂一类,要进了花园,什么蔷薇、月季的,都不分季节盛开在那儿。还有叶儿,银杏树叶照例是金黄,但比北国的黄的更透、金的更亮。堆在树下,北国的那种灰蒙蒙与这,是一点都比不上的。每年,那银杏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飘落,一定会有哪个芽儿躲在角落里悄悄萌出——这,便是南国之秋的魅力。
再有说那南国之秋平淡的,我也很不同意。每逢中秋,那一盏盏孔明灯被放到天上,此时若守在江边看那满天的灯顺着江飞来,天上,连同那江中映着的,全是孔明灯。不时地从围在江边的人群中还会飞出一两盏,轻晃着,伴着人们美好的心愿,荡上天空……那种铺天盖地的景象,当真是描绘不来的。就算现在已在北国待了多载,体验过数次来自北国那连绵起伏的山上火一样的红叶拥抱向自己的热烈的秋。再想起儿时江边的灯,心中依旧是能暖出一阵火来的。
还记得小时候随父母去浙大的大草坪上野餐,那时候正值秋天,小溪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我在草坪上时而卧着,时而坐着,时而又站起,朝着那泛黄了的草上落着的几片叶子踩去,享受着那种清脆的“嘎吱”声肆意挑逗我的耳膜的感觉,释放我属于孩子的天性,拥抱这美好的秋天……
南国之秋、江南之秋、杭城之秋,饱含着我儿时的记忆。那一幕幕秋景将永远印刻在我的脑中。这秋,全不是半开的荷。在我看来,它倒像那全盛的杜鹃,一大片的,又分外纯净,永远是或薄雾或晨露或氤氲或点缀的,给人以无限的回味,留下无数令人留恋的往事印刻在花瓣纹路上、叶子上,以至那叶子花瓣也有点粘人了……
这,便是杭城之秋了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