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战争,有的地方血溅三尺,有的地方却悄无声息。

Merry Christmas Mr Laurence —1983
这是一场战争,有的地方血溅三尺,有的地方却悄无声息。
一切都像匍匐在空气中一般,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息发生了灼热的交互,有人选择沉默,有人则选择爆发。他们像是大洋底端涌动的暗流,搅动着这场浑水。
是这样的一场战争。
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耳边听到了熟悉的旋律,或许在家里,或许在大街上,我已经记不清了,总感觉这股旋律我在哪里听到过,它是如此的直击心灵,让我的神经开始震颤起来,必须要用百倍的努力去抑制心中的难以言状的悲伤。那就是电影《Merry Christmas Mr Laurence》的插曲,在费劲千幸万苦之后终于被我搜寻到了,因为我对音乐本身抱有好感,于是我也顺理成章地去看了电影,百感交集,下定决心写下这篇文章。
一:每个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
以战争为背景,不难猜出他是一部反战的电影,在电影前半段,身为英国军官的杰克(大卫·鲍伊饰)因为组织游击战被送进了在南洋爪哇岛的热带丛林中的一所日军战俘看守所,在面对军官的拷问时他沉着冷静,不向日军透露任何关于自己军方的信息,但一面也在忍受着俘虏营内残酷的条令规矩,这是作为主角的他,向我们展现的,这是他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所承受的痛苦,他无时无刻不挂念着他的弟弟,他想回去见他弟弟一面,这是他的愿望,因为他因为在上学时期做了对不起自己弟弟的事情,这件事情作为一个种子,深深地埋在了他的心里,他想有朝一日能够向他的弟弟道歉,但是他却一直没有等到那一天,他盼望着回去,重新拾起他的回忆,带着对弟弟的歉意。这是杰克遭受到的苦难。

那么其他人呢,电影中所有角色都有自己的痛苦。“日本是一个焦虑的民族”,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劳伦斯(汤姆·康蒂饰)说的,作为战虏营内较有威望的英军俘虏,因为精通日语而受到原的尊重,他即使在面对日军的痛打之后,也还是能说出“我不想恨那些作为个体的日本人”这样的话,他在和原进行多次交流之后发现,日本人在战争中充满着空前的压抑和偏激,这一点在之后世野井因“为了处死一个人而处死一个人”想要处死劳伦斯的时候也有所体现,英军和日军秉持着完全不同的思想,在这种人群密集的、极度封闭的战虏营中进行了激烈的撞击,劳伦斯在这种环境下感受到了绝望与痛苦,在被关禁闭的时候,他和杰克聊天,想起了在战前遇到的女人,通过他的语言我能深刻感受到他对她的思念,此时还有极具戏剧性的一点,劳伦斯遇到她的时候就被她的特别深深吸引了,他们约好了第二天共进早餐,但是第二天他被委派了任务而不得不毁约,但是当劳伦斯回来的时候,他却发现那个女人依然在原位等待他。这一点可以说是不可思议,可以说是十分神奇,但是出现在这场战争中,无疑为“劳伦斯的所承载的痛苦”画上了鲜亮的一笔,像是活生生的悲剧。这是劳伦斯遭受到的苦难。

世野井(坂本龙一饰)的痛苦也不必多说,身为陆军大尉,身为一名军国主义的忠实信徒,竟然被身为战虏的杰克吸引,并且同为男性。这种感觉是十分压抑且狂躁的,他的长期的精神压力,在被杰克亲吻的一瞬间全都爆发了出来,无声地爆发了出来,这是他承受的痛苦。

与他相同的,原上士(北野武饰)也是如此,因为信仰的原因,他在敬重劳伦斯的同时,也会鞭打他,这便是他偏执的体现,从开始的他不停地下令让那个朝鲜看守鸡奸荷兰战虏中足以体现,在之后的对于生与死的问题的讨论中,原和劳伦斯也进行了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波涛汹涌的争辩,他们崇尚死亡,死亡是某种意义上的荣耀,他们认为战虏都是没有荣耀的,战虏与其每天被人鞭策被人屈辱,不如直接剖腹自尽,劳伦斯则认为,他们只是在隐忍,他觉得自己能够胜利,只要熬过现在的时光,自己便是胜利的,无关荣耀。这是作为日本军官的,也是日本人的痛苦。

其他的不用多说,战虏营中,个个衣不蔽体、断胳膊断腿、走路如行尸的人,他们的痛苦,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现给了我们,隔着屏幕我能够深切地感受到那种绝望的气氛。

战争是如此的痛苦,我们不应该有战争。
二:思绪的洪流如猛兽般冲破栅栏鱼贯而出
电影中总共有两处响起了本篇开头所提到的插曲,第一处是原上士趁着酒意,想要释放劳伦斯和杰克,因为当日在圣诞节,在身为日本人的原的眼里,因为今天是圣诞节, 他释放了劳伦斯和杰克,所以这是他送给劳伦斯和杰克的礼物,他就是“圣诞老人”,他甚至大声地叫住了劳伦斯,说了一句“圣诞快乐,劳伦斯”,这一点让杰克和劳伦斯都有些疑惑不解,甚至觉得有些可笑:残酷暴戾的军官,竟然把自己当作圣诞老人,并且在祝自己圣诞快乐。

由此可见,这里的“圣诞老人”是一个隐喻,隐喻了日本人和英国人之间存在的思想的鸿沟,在劳伦斯他们看来,圣诞节是神圣的,他们在这个时候应该和家人团聚,但是如今却被关押在战虏营中,这必定是带有悲伤意味的。杰克带领着众人,不顾“斋戒”的阻碍,在休息室里大唱自己国家的歌曲,大口咀嚼花朵,在死去的战友身上铺满鲜花,这都是有意义的,这是他们对战友的怀念,是他们在战场中,生活中的精神寄托,就和“人死了要下葬”有一点相似的意味,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被人所制约、所牵连,话题有些说远了,但日军认为把鲜花铺在死掉的人床上是没有意义的,他们偏执狂热,他们不愿为了杰克迟到的那么几分钟而妥协(之前战虏营中有人到休息室里点名,发现杰克并不在,众人解释杰克是有事出去了,马上就回来,但是那个士兵不愿意等待,没有到就是没有到,但恰巧当他正出门时,杰克刚好回来了),他们不会觉得在练习剑道的时候发出的巨大声响会让俘虏感到精神崩溃,他们大张旗鼓地展示纪律的严明,他们信奉神灵。
学过历史的我们都知道,日本最后战败了,在电影的结尾,劳伦斯和原身份互换,原成了战虏,劳伦斯去看望他,感慨万千,作为战败放,原即将被处死,在劳伦斯快走的时候,原做了一件和之前一摸一样的事情:他大声地叫住了劳伦斯,说了句“圣诞快乐,劳伦斯”,这一幕无疑是谢幕,与之前带有军国主义意志的那一声“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不同,这是一句带有无奈与悲伤的,如果说之前的那一声是带有强烈思想碰撞的一句叫喊,那么这一句就是日军变得圆滑后的一声妥协,同时他也是战败的日本人,为他添加了一份悲壮的色彩,配上突然声音放大的插曲,在将剧情推送到高潮的同时,也戛然而止。
一种悲伤逐渐蔓延开来。
人人都是播种者,人人都是被播种的人,小小的种子在人的体内慢慢地成长,像是杰克对弟弟的愧疚,劳伦斯对女子的思念,原对劳伦斯的理解与不舍,世野井对杰克的迷恋。人在面对人的时候被赋予了现实的意义。在二战日本军官嘴里喊出“圣诞快乐”之后,一切都被融化在了岑寂之中。

(电影中还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也有许多处细节值得剖析,在这我也不一一指出,只为说明我本次写作的主题,有兴趣的可以观看影片深入了解)
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