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之铠甲》
中国先秦时期的军队护具主要用皮革制造,称甲、介、函等;战国后期出现用铁制造的铠,皮质的仍称甲;唐宋以后不分质料,或称甲,或称铠,或铠甲连称。
战国后期,锋利的钢铁兵器逐渐用于实战,促使护具发生变革,铁铠开始出现。

随着钢铁加工技术的提高,铠甲的防护能力大幅提高,类型也日益繁多,其防护身躯的部位逐渐加大,功能日益完备。

南北朝时期,随着重甲骑兵的发展,适于骑兵装备的两当铠极为盛行
北魏以后,明光铠日益盛行,逐渐成为铠甲中最重要的类型,直到隋唐时期仍是如此。



唐代还出现了纸甲

元明清三代为了对抗火器,出现了棉甲。


当火器成熟以后,铠甲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