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自传小说《人性的枷锁》发人深省的语句—从菲利普幼年到伦敦之行
毛姆的自传《人性的枷锁》中有许多值得深思的话语,本文摘录从菲利普的幼年到伦敦之行,阅读本文,一起感受社会环境对人发展的巨大影响,也许我们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抑或是身边亲人、朋友、陌生人的影子。
一、家庭(亲人)
1.回忆变成了负担,摆脱重担的唯一方式就是将这一点一滴全部倾泻在纸上。
2.为了达到目的,连魔鬼都会不择手段地引用圣经里的话。
3.最初菲利普和伯伯单独待着都会很害羞,但是随着两人慢慢地熟稔起来,他甚至会把小手伸到伯伯手里,这种受到保护的感觉让他能更自在地迈开步子。
4.菲利普很想哭,但他潜意识里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掉眼泪。纵使泪珠就在眼眶里打转,他硬是咬紧牙关,不让自己哭出来。
5.现在凯利夫人才意识到原来这个孩子羞于表露自己的情感,只是爱用沉着和冷静把自己伪装起来。他都是躲起来抹眼泪啊!
6.不知不觉,菲利普养成了这世上最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习惯——阅读。他没有意识到在自己心中已经搭起了一个避难所,一个能够远离生活中种种悲戚之事的地方。他在冥冥之中创造了一个完美的幻境,而幻境之外的现实世界则是无尽苦涩与失望的源头
二、学校(老师、同学、朋友)
1.他恍然觉得可能这一切:母亲的离世、在伯伯家度过的日子,以及来到学校的可怕遭遇,都只是一场梦。到了早晨,梦醒了,他就又能回家。
2.时间一长,男孩们对菲利普的跛脚渐渐失去了兴趣。他就跟长着一头红发或者特别胖的男孩没什么两样,看久了就见怪不怪。但菲利普却因为这段时间的经历变得出奇的敏感。
3.他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远远猜测着别人的生活,感觉自己与他人之间好像竖着一道看不见的屏障。之前还有一段时间他很爱说话,可现在却又慢慢变得沉默不语。他开始思考,自己和其他人到底有哪里不一样。
4.由于家庭变故、同学欺凌等不幸遭遇,菲利普变得自我意识感强烈。在进入青春期后,一种与他人的隔阂感会随之产生,只是这种离群索居的感觉往往不足以让人察觉到自己和周围的人是不同的。自我意识感不足的人就像生活在蜂巢里的蜜蜂。其实他们才是生活中的幸运儿,有什么事总是能一呼百应,而幸福感也来之甚易——首先需要泯然众矣,随后就能无师自通,自得其乐了。
5.他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意识:魔鬼总是在监视自己,准备掠夺他不朽的灵魂。所以尽管他不比其他孩子诚实多少,但只要撒了谎都一定会自责悔恨、备受折磨。
6.人们普遍认为绅士应该从事四种职业:律师、建筑师、医师、牧师。
7.老师们一开始想集体辞职以示抗议,但后来又只能作罢——万一学校真的同意了,到时候傻眼的可就是自己了。
8.菲利普的心里萌生一种古怪的感觉,这究竟是痛苦或是喜悦,无从分辨。这是他审美情感的开始。随之产生的还有一些其他变化。他开始变声了,这种变化是不由控制的,他的嗓子里开始发出奇怪的声音。
9.他对信仰的美好毫不质疑,想要自我牺牲的意愿也在他心里酝酿着,迸发出宝石一样的熠熠光辉。只可惜,能力在志向面前太过羸弱。他被自己炽热的激情折腾得筋疲力竭,灵魂骤然停止悸动,陷入一片消沉。
10.本来学习是件很享受的事,可现在菲利普每堂课上都要心惊胆战地掰着指头算再过多久才能下课。与其说错答案惹得老师破口大骂,他现在宁愿像块木头呆坐着一声都不吭。
11.他觉得自己有权要求一份专一的友谊——罗斯是属于他一人的!这不是个请求,这是他的权利。他看到罗斯和其他人作伴心里就会很嫉妒,尽管自己也知道不应该,可还是抑制不住地冲他发火。
12.每次到了气头上菲利普都会失去理智,好像那一会儿自己的思想被魔鬼牢牢地控制住,伤人的话总是不受理智地脱口而出。他明明想和罗斯握手言和啊!但是想要报复的欲望太过强烈,这些日子他忍受的痛苦和屈辱都要加倍奉还给罗斯。这样做看似是自尊心使然,实则是愚蠢透顶的表现,唯一在乎、痛苦的人,只有他自己。
13.菲利普升入了六年级。现在在学校的日子每一天都成了煎熬:热情消失殆尽,曾经的志向无影无踪。他厌倦了照着别人说的做,更受不了任何的条条框框,不是因为它们没有道理,只是单纯地讨厌被人束缚。他渴望自由,渴望得到解放。
14.菲利普脸唰地红了。他不愿别人窥探自己的情绪,只是靠近都不行。
15.罗斯心里也明白,菲利普在这两项上都远超自己,所以心里很沮丧。看见他这般垂头丧气,菲利普自豪极了。
三、爱情(爱人)
1.菲利普对女孩一直摆着一副轻蔑鄙视的嘴脸,但实际上是为了隐藏心里对异性的恐惧。他之前读的书,再加上自身的丰富联想,让他觉得自己有一种拜伦式的性格特点。一方面他的自卑达到了病态的程度,另一面又觉得自己有义务对女孩献献殷勤。
2.他还太年轻,没能意识到比起受惠者,施惠之人反而会有更强的图报心。
3.他瞧不起别人对运动的热情(菲利普跛脚),认为投身体育事业的人无非是为了拿奖牌。菲利普没有意识到的是,其实他只是用对文学的热情替代对体育的迷信罢了。
4.他觉得自己既无知又渺小,想通过阅读来提升自我。
5.对他来说剧里上演的就是真实的人生,陌生、卑鄙、苦难重重。男男女女在冷漠的看客眼前暴露内心的阴暗:白净的面孔下心灵早已堕落;贤善之人用美德掩饰不可告人的邪恶动机;外表强悍的人在内心的怯弱前败下阵来;诚实者品性败坏,圣洁者下流不堪。
6.有件事一直让菲利普很困惑:每天早晨,他对她一丁点儿兴趣都没有;到了下午,才开始稍稍有点喜欢;但是一入夜,只要摸一下威尔金森的手,他都能兴奋半天。
7.威尔金森:“我太伤心了。你怎么能对我这么残忍?你知道我最讨厌打网球了,多么愚蠢!我还不是为了能和你待在一起!”
8.威尔金森小姐:“一个女人能给男人的,我都给了你——天啊,我可真是个傻瓜——你一点儿也不知道感恩。你的心一定是石头做的。怎么能为了让我难受,故意和那样的野丫头打情骂俏呢?这真是太残忍了。我们还有一个礼拜就要分开了。我只想让你这段时间对我好点,你连这都做不到?”
9.起先她(威尔金森)一哭,他(菲利普)的态度就会软下来,谴责自己是头没心没肺的畜牲,只能不住地道歉,使劲儿向她表白自己对她的爱永远不变。但后来,她只要一掉眼泪,他就忽然火冒三丈:要是个小姑娘也就罢了,可她已经是个成熟女人,天天哭来哭去真是蠢极了。她一再强调菲利普欠她一笔还也还不清的感情债。他听她总是这样叨叨,也只好心甘情愿地承认自己欠了她不少,可心里总也搞不懂为什么不是她感谢自己,而是自己要对她格外感恩戴德才行。威尔金森小姐要求得到他事无巨细的体贴爱护,可这对他来说却几乎难以忍受。一直以来他都习惯了一个人生活,有时甚至必须要躲着别人图个清静。可一旦他远离威尔金森小姐一步,或者对她没有唯命是从,那就要被扣上无情无义、没心没肺的帽子。
10.有时在剧院顶层看戏时,旁边的人会试图和他搭讪。但是在乡下长大的菲利普总是对陌生人怀有戒心,三言两语就把人家打发走了。
11.菲利普觉得他们是陷入爱河的情侣,这样你侬我侬的甜蜜让他觉得受伤,只能转头一瘸一拐地离开。他永远不会成为那个幸福的男人。他觉得没有女人会不嫌弃自己的残疾、真心真意地爱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