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对UP主“川山洞主”的合集“科学的演化过程+现代宇宙学”的个人总结

2023-07-23 10:57 作者:MC玩家-h  | 我要投稿

免责声明:

编写本专栏的目的仅为供观看者快速了解每一集的主要内容及重要结论,并发表个人观后感悟,同各位站友探讨、修改。若将本专栏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本人概不负责。

第一集

主要内容:

1917年,爱因斯坦发表《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学所作的考查》,标志着现代宇宙学的开始。

观后感悟:

最耀眼的成就可能并不是真正的重要成就,而开启了全新时代的成就才是。

第二集

重要结论:

一个演化系统最终一定会演化出某一种结果。对系统整体而言,我们可以去问为什么会演化出这样的结果;但对系统中某个体而言,此问题无法回答。对于演化中的个体,一个小小的因素就足以改变此个体最后的演化结果。对于个体,因果关系已经失效,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还原它的演化过程。

观后感悟:

对于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有时只需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第三集

重要结论:

在古希腊文明,人类经历了对自然的探究方式的转变:从“拟人化”到“纯粹理性思考”,从“逻辑推理”到“万物皆数”,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文明。

观后感悟:

科学的道路并不是理所应当就应该走得通的,而是充满了各种曲折、“副产品”,甚至是偶然。

第四集

主要内容:

亚里士多德建立了第一套完整的逻辑体系,采用逻辑推理去解释宇宙万物及其运动变化。该逻辑体系从“限制研究对象为一切事物”“排斥实验这种非自然现象”和“不重视实际问题”三方面阻碍了现代科学的出现,同时从“延续逻辑推理”的方面孕育了现代科学的出现。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

观后感悟:

每个事物都有利有弊,忽视利和忽视弊都是不全面的。

第五集

主要内容:

阿基米德仿照《几何原本》著成的《论浮体》中首次出现了现代科学的基本要素并突破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

个人感悟:

即使你的成就现在不被人认可,也可能在将来被后人理解。

第六集

主要内容:

吸收毕达哥拉斯、柏拉图、欧多克斯、亚里士多德和喜帕恰斯等人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托勒密完成《天文学大成》,通过用几何方法修改模型的方法阐释了天文学未解决的问题,其展示的新方法几乎包含了现代科学的全部要素。

个人感悟:

即使是现在看来错误的科学观点,也会有它自己的意义。

第七集

主要内容:

古希腊之后,科学的发展极为曲折,古罗马帝国建立、基督教兴起、阿拉伯帝国建立、十字军东征和大学出现都极大程度上影响了科学的发展。

现代科学革命前科学的发展历程

个人感悟:

科学的发展历程极为曲折。而正是因为它的曲折,才有了如今兴盛的科学。

第八集

主要内容:

伽利略首次使用实验验证假说是否正确,是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思想第一次完整呈现,该方法在半世纪后成为主流方法。写出《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宣告现代科学正式开始。培根认为实验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手段,写出《新工具》,两世纪后开始成为主流方法。

个人感悟:

当面对权威时,要敢于挑战权威,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九集

主要内容:

哥白尼提出地球的三种运动,提出日心说模型,模仿《天文学大成》出版《天球运行论》,后人改名为《天体运行论》。伽利略通过观测金星类似月相的现象支持日心说,否定地心说,写出《关于托勒密与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遭教皇审判。开普勒模仿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提出开普勒第三定律,写成《世界的和谐》,意识到观测数据是第一位,模型基于观测数据得到,提出开普勒第一、二定律。

个人感悟:

将新旧方法结合,可能会有不同的发现。

第十集

主要内容:

牛顿在研究碰撞问题时发现牛顿第三定律,研究离心力时得到牛顿第二定律,在与胡克争论中改进引力定律,模仿笛卡尔世界体系提出牛顿第一定律,出版《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是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思想第一次全面应用,标志着现代科学革命完成。

笛卡尔的世界体系

个人感悟:

伟大的成就绝不是能够轻易完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的研究和探索。

第十一集

主要内容:

梅西耶寻找彗星时意外发现大量星云,爱因斯坦让现代科学方法进入宇宙学,现代宇宙学诞生。哈勃证实宇宙由大量星系组成,扩宽了宇宙学范围。

个人感悟:

当你在一方面没有成就时,在另一方面可能已经做出杰出贡献。

第十二集

主要内容:

宇宙从小到大共六个层次,分别是恒星、星系、星系团(星系群)、超星系团、长城空洞和宇宙。

个人感悟:

在浩瀚宇宙中,人类是如此渺小。

第十三集

主要内容:

通过对河外星系的观测,否定爱因斯坦的永恒宇宙,得出宇宙在不断膨胀。借助超新星得出宇宙加速膨胀。对恒星发光机制的认识得出恒星有生命阶段。各种颠覆认知的事实为宇宙大爆炸模型的出现做好铺垫。

个人感悟:

常识与真理之间,人们常会相信前者,但我们更应该接受后者。

第十四集

主要内容:

伽莫夫的宇宙大爆炸模型在宇宙元素的构成和电磁波的发现这两个证据的帮助下成为宇宙起源的主流观点。

个人感悟:

想要证明一个事物的正确,仅仅一个观测证据还不足以让人们相信。

第十五集

主要内容:

为解决宇宙大爆炸模型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阿兰·古斯提出暴涨模型,现已得到间接观测证明。

个人感悟:

有时候,要有敢于违反常理的勇气,才能窥探科学的真正奥秘。

第十六集

主要内容:

宇宙诞生后,先后经历暴胀、产生普通物质、质子和中子形成、原子核形成、原子形成和星系形成演化六个时期,其中星系形成演化时期又分为黑暗时代、再电离时代和现代恒星形成时代。

个人感悟:

宇宙

第十七集

主要内容:

恒星主要有三种生命阶段变化:恒星→红巨星→白矮星→黑矮星;恒星→超新星→中子星→脉冲星;恒星→超新星→中子星→黑洞。

个人感悟:

恒星的生命变化是多样的,人也是如此。

第十八集

主要内容:

物体具有扭曲时空的能力,黑洞将周围的时空无限拉长,半径称为视界。进入视界后时间无意义,所以无法逃逸。

个人感悟:

对科学真理的争论往往不会吸引普通大众的关心。

第十九集

主要内容:

霍金等人在对黑洞的研究中涉及了物理学的所有基础理论,必须直面理论之间的矛盾。

个人感悟:

出现矛盾时应当去解决矛盾而非逃避矛盾。

第二十集

主要内容:

霍金等人围绕在研究黑洞时使用不同理论得出不同结论的情况展开辩论,触及物理学的“终极问题”。2004年霍金承认自己的错误。

个人感悟:

承认自己的错误,比将错就错更好。

第二十一集

重要结论:

种种现象表明,宇宙中极可能存在看不见的物质,可见物质质量只约占总质量的5%。

个人感悟:

当出现实际观测与理论结果矛盾的时候,要大胆地提出假设。

第二十二集

重要结论:

根据宇宙的不均匀程度,推算出暗物质质量约占总质量的25%。也有人认为是引力理论需被修改。

个人感悟:

我们确切无疑地知道有一样东西存在着,但却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这是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第二十三集

主要内容:

通过构造暗能量及其密度使理论计算与实际观测相符。但何为暗能量尚未被确定。

个人感悟:
理论计算要与实际观测相符,理论才有意义。

第二十四集

主要内容:

被爱因斯坦认为是错误的方程现在成为一种解释宇宙加速膨胀的方案。

个人感悟:

有时自认为错误的事情可能才是正确的。

第二十五集

主要内容:

爱因斯坦修改方程时添加的宇宙学常数成了暗能量的等效替代,经历了几次起落后成为宇宙学标准模型。

个人感悟:

最伟大的发现往往不会被立即认可。

第二十六集

重要结论:

宇宙存在四种大小:可观测部分的共动大小、粒子视界的大小、未来事件视界的大小和哈勃视界的大小,在今天的值分别为约460亿光年、约460亿光年、约620亿光年和约140亿光年。很多人将可观测宇宙误认为整个宇宙。

个人感悟:
没有看见不代表不存在。

第二十七集

重要结论:

膨胀激烈程度H%3D%5Cfrac%7Bv%7D%7BR%7D%20,现代宇宙学核心方程:-%5Cfrac%7B4%5Cpi%20%7D%7B3%7D%20G(%5Crho%20%2B%20%5Cfrac%7B3P%20%7D%7Bc%5E2%20%7D%20)%3D%5Cfrac%7Ba%7D%7BR%7D%20

个人感悟:

在不同的领域,之前适用的规律可能并不适用。

第二十八集

重要结论:

将物质输出的功视为时空自身的能量,满足(%5Crho%20%C2%B7V)c%5E2%2BW%3Dk%20,被称为能量守恒定律。

个人感悟:

对于复杂的关系,可以进行等效替代将其简化。

第二十九集

主要内容:

“慢滚”暴胀方案成为现在解释暴胀模型的主流方案,描述了物质的能量起源过程,否定了宇宙诞生时密度需无穷大,回答了普通物质是如何起源,标志着对宇宙学的研究进入了可以定量计算的时代。

个人感悟:

对于未知的事物,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第三十集

主要内容:

暴胀阶段的真空量子涨落效应导致空间存在微小的差异,暴胀结束后差异逐渐被放大,形成现在的宇宙。

个人感悟:

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第三十一集

主要内容:

引力波通过像波一样扰动时空进行传播,通过探测原初引力波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宇宙诞生初期的信息。

个人感悟:

对全新的事物,可以通过类比帮助理解。

第三十二集

主要内容:

类似使用电磁波探测可观测宇宙诞生第38万年时的特征,通过引力波可以给诞生初期的可观测宇宙“拍照”。

个人感悟:

在现在看起来遥不可及,在未来可能就已经实现。

(完)

对UP主“川山洞主”的合集“科学的演化过程+现代宇宙学”的个人总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