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有精神病她不能起诉,那我是不是可以不养她

给身处苦难之人冠以出生之名,我认为我需要一个比出生更具有攻击性的名词。
很多评论的观点是,哪怕他照顾了之后再谈放弃也不迟。我的观点是,很多苦难根本不需要发生,只是身处会被苦难影响的环境下,就足以令人崩溃。
简单来说,可能如果他的父亲能分担一下他还能承受,但他父亲明显一点也不想承担,于是他陷入了纠结,要么像他父亲一样无情,要么走上一条绝路。
在压力如此大的社会环境下,他很可能足以养活自己就不错了。但他的家庭环境要求他能养活两个人的同时再完全的照顾一个人,那他很可能能勉强挣够足以两人生存的钱就不错了。那家里面的事物谁来处理,什么时间处理。他这种情况能娶到老婆帮他分担这些吗?即便隐瞒一定情况娶到了老婆,这对他老婆又是否公平?
至此,敢问评论区以及弹幕的诸位,是秉持着一个什么样的立场去谴责,冷嘲热讽甚至辱骂他?
那我就给诸位出一道题,你的回答要是不令我满意,那我无法认可你的圣母身份。(至于为啥要令我满意,因为你不就是因为当事人的选择不领你满意你才谴责别人的吗)
问:你刚结束了一天的辛苦工作回到家里水还没喝就接到邻居电话,说发现你妈已经好几天没喝水了,劝她喝水她就把水杯打翻,让你去看看。(或者说你是大孝子,你全家就和妈妈住在一起方便照顾,你在和一个重要客户接洽如果这个客户谈不下很可能接下来一个月都没有收入,但此时你接到家里电话,说你妈又开始不喝水,还打碎了几个水杯家里乱套了)。你该怎么办
请给出你的答案。
此处叠甲:“不满意我的观点可以对线,别来臆测攻击我,我和父母关系还好,毕业后也没花过家里钱,也给家里补贴了,还给我妈换了手机。”
而且我发现网络上真是有很多人做事纯靠想象,在网络上“照顾人”这三个字一两秒就打出来,现实中你们真正的照顾过人吗,
我来告诉你们吧,我以前没有照顾过人,疫情开放那几天我妈生病了,但她也只是难受一两天,且有正常人的思维的。即便如此,我那几天照顾我妈,收拾家里仅仅两天,按我妈的话说:她眼里我巴不得上个厕所都用跑的。 真就在家里连拿东西啥的都是快脚步。鸡毛蒜皮一件接着一件。那两天过后我就跟我爸妈感叹:以前老说搞不懂家里哪有那么多活啊我妈每天就不歇一下(还是我也分担家务的情况下),现在终于明白了,真是从睁眼到上床时时刻刻有小事情要去做要去安排。
而这些仅仅是两天,照顾一个有一定自理能力的人的强度。且是假期可以全身心的照顾
一方是切身代入当事人考虑实际问题解决的可能性,一方是站在制高点两嘴唇一碰就轻言“照顾”二字 。谁是所谓“菩萨”,我们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