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非战锤40K相关】咆哮的战象——猛犸坦克的系谱

2020-11-10 22:08 作者:帝皇毒刃不屈要塞号  | 我要投稿

每当有人提起西木工作室旗下作品的经典形象时,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就是装备有双联装大口径火炮的重型坦克,例如猛犸坦克。实际上,作为C&C宇宙的第一辆重型坦克,它的角色定位和造型设计为此后C&C系列重坦单位的构思和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这次我们还是专注于C&C主宇宙(也就是泰伯利亚系列),来看看这辆坦克在漫长的时间长流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另外,这次主要介绍的是坦克,步行机甲的MK2会在后面的机甲文章当中再做介绍。

初代猛犸坦克的三视图及与人员对比

第二次世界大战(RA世界线):

刚出厂的猛犸坦克,注意一旁的慈父头像

由于爱因斯坦用时光机对过去进行的干涉,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不是那个长着小胡子的奥地利人而是长着大胡子的苏联人。为了对抗欧洲盟军的装甲部队,约瑟夫·斯大林命令他手底下的工程师们开发一款比苏联当时服役的坦克还要强大的重型坦克,于是在工程团队的彻夜努力下,猛犸坦克横空出世,开始出现在苏联军队的军备列表上。

相较于当时的其他坦克,猛犸坦克可谓是对得起“钢铁巨兽”的称呼:它的车身覆盖有当时最为厚重的装甲,并装备有能够将车辆自动修复到初始状态50%的自动战地维修装置来来确保它的生存能力;而在武装方面,猛犸坦克装备有一对120mm加农炮,其火力足以击穿当时的任何坦克的装甲,此外它还有一对六连装火箭弹发射器,用来对抗步兵和飞行器。此外,它的炮塔是完全遥控运转的,乘员只需在车身的座舱内就能精确地操作它转动和瞄准。

雪地当中的猛犸坦克

但是俗话说得好,双拳难敌四手,尽管单辆猛犸坦克的战斗力远胜当年的任何载具,高昂的生产成本令它们无法大规模的部署在战场上,随着欧洲盟军得到了来自美国的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和M1坦克的支援,苏联的猛犸部队终究败给了盟军的人海战术。随着苏联的战败,剩余的猛犸坦克和它的生产技术被盟军接收,它们的升级版本被用于武装即将成立的全球防御组织。

不过似乎没人在乎当时站在斯大林旁边的光头顾问的真实身份。

正在观看猛犸坦克介绍的斯大林及其幕僚,注意旁边的光头就是神秘的凯恩

第一次&第二次泰伯利亚战争:猛犸MK1

猛犸MK1

当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爆发时,经过改良的猛犸坦克是GDI的决战兵器之一,它在原来的苏联版本上经过了大量的改修,特别是将原来的柴油机组更换成了新型的原子能发电机组,令坦克的出力有了显著的提升,不过相较于原型它的火箭弹瞄准装置在对抗步兵时会出现问题,导致它们有被大量反坦克步兵摧毁的危险。

在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结束后,猛犸MK1因为性能跟不上时代退役,许多坦克被当成靶车用于测试新型的猛犸MK2步行机甲,也有一些落入了诸如遗忘者这类独立武装势力的手中作为装甲力量使用。

第三次泰伯利亚战争:猛犸MK3、MARV

正在交火的猛犸MK3

自从第二次泰伯利亚战争结束后,猛犸MK2步行机甲因为其高昂的制造和维护成本已经不适用于GDI的战后巡逻和卫戍任务。尽管包括尼克·帕克(Nick Parker)在内许多GDI老兵的反对,但是最终大部分步行机甲都停止了生产,更为经济的猛犸MK3接过了它的兄长的位置继续服役。

新型的猛犸MK3采用了“H”型的通用战斗型车体配置,与之配套的是四个履带驱动组,每个履带组由特制的高温超导体(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电磁马达驱动,使得车辆的速度远胜过原来的MK1型,配合使用新型军用战斗载具喷气燃料【Mil-Spec CVJF (Combat Vehicle Jet Fuel)】的涡轮电机,MK3在速度和防护力达成了相对的平衡。

而在武装配置上,猛犸MK3型重型坦克装备了全新的150mm主炮和4.75英尺火箭弹发射器,这一配置延续了该型号的设计风格。不过在特殊测试部队钢爪的一系列实战测试和评估后,更多的新型科技被投入其身上用于提高其战斗力:其中之一就是轨道炮加速装置——它让猛犸MK3能将主炮换成威力更大的的磁轨炮来对抗其敌人,另外一个则是适应性装甲,它能通过将动力传输到装甲上来提升猛犸坦克的防御力并能无效化EMP攻击,虽然这种强大防御力是以牺牲射速和移动速度换来的,但在激烈的战斗,特别是对抗Nod的圣灵机甲和思金人的三足机甲中,这个代价被证明是值得的。

猛犸MK3一直服役到第三次泰伯利亚战争结束。

升级后的猛犸MK3

除了用于蓝区的保护外,另一种猛犸载具也被GDI运用在泰伯利亚污染严重的红区行动,这就是MARV,也就是猛犸武装收复载具(Mammoth Armored Reclamation Vehicle)的简称。

战斗中的MARV

单从设计上来看,一辆MARV是守护者APC、泰伯利亚采矿车和猛犸坦克的结合体,这辆巨大的战斗坦克装有泰伯利亚收割装置来清除行驶路径上的泰伯利亚晶体并将它们转化为GDI所需要的军事资源。而在战斗方面,MARV拥有当时所有GDI战斗坦克当中最为厚重的装甲和威力最大的主炮——一门三联装音波炮发出的冲击弹药足以摧毁命中的任何目标;除了这门巨大的主炮外,MARV还有四个步兵驻扎舱位于其车身四周,用于供步兵单位驻扎并掩护其射击死角。

最常部署MARV的是ZOCOM部队,因为他们经常需要在远离补给线的红区行动,不过随着泰伯利亚晶体的变异和第三次泰伯利亚战争的结束,MARV最终退出了GDI的服役序列。

第四次泰伯利亚战争:猛犸MK4

经过蓝色泰伯利亚核心升级前后的猛犸MK4型坦克

在第四次泰伯利亚战争期间,为了维护正在建造的泰伯利亚控制网,GDI开始了新一轮的军备扩展和更新计划。猛犸坦克也在此列,并也是唯一一次猛犸的坦克和步行机甲版本共同服役的机会。

藉由从Nod那边交流学习的泰伯利亚控制技术,新型的猛犸MK4坦克可以在将主武装从一对150mm火炮换成磁轨炮的同时追加一对火箭弹发射仓,这让它的火力达到了相对恐怖的程度。除此以外,GDI工程部门还为其开发了可以反射敌方炮火的镜面装甲和可以修复损毁车辆的备份修复系统,令坦克的生存能力更上一层楼。

升级了镜面装甲的猛犸MK4

除了这些以外,猛犸MK4还追加了一个嘲讽激光发射器位于其炮塔顶端,这种激光发射器能吸引敌人去攻击猛犸而忽略它周围的友军单位。除了保护盟友以外,这个功能据说能羞辱敌方的指挥官,因为他的部队的攻击几乎无法撼动猛犸坦克的重甲,当然是否嘲讽激光是以这个目的开发的还有待商榷。

(全文完)

【非战锤40K相关】咆哮的战象——猛犸坦克的系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