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羿星杂谈】自我价值与他者价值

2023-08-11 17:20 作者:羿星珍菌  | 我要投稿

       哈喽,朋友们,最近大家都在忙些什么呢?我是一如既往地在网上吃瓜,抽空看个电影什么的,因为心有所感,所以想出两期杂谈,不过我会尽量避免评论,毕竟我唯一能够评价的只有自己。

       我之前在聊生命意义的时候提到过,很多人会盲目地追求大家都在追逐的目标,这本无可厚非,当你迷茫且无助的时候,在已验证的成功道路上寻找机会和运气是相对安全的做法,但过分安逸本身是危险的,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很容易迷失自我,使自我价值判断失衡。

       前几天在吃某演员因同行衬托老来得粉被迫升咖的瓜,我这个人比较奇怪,很多圈子的产品我都有消费,但却几乎不参与讨论,永远是站在外围吃瓜。

       后来我大概想了想,可能是因为我关注的点和别人不一样吧。比如这次,引发我思考的不是多数人在讨论的事,反而是舆论风云中人们的思维逻辑。

       我们暂且抛开那些专注于吃黑红流量的投机者,单从纯粹的网友角度看,我发现很多人在讨论一个热点话题时,通常会倾向于集中在评论结果和发泄情绪两个方面,在这两条思路的驱使下,逐渐从事件“是什么”和“为什么”转变成对当事人和参与者的评价上来,并且随着事件的发展,掺入其中的情绪愈发浓烈,进而容易被有心者煽动,将事件发酵、舆论泛化。

       我的观察是,人在作评价时,倾向于站在自己愿意相信的事件结果上,以此为支点寻找理论依据来证明猜测或想象,并通过获得权威认同来佐证自己的正确性。(大众认同也是权威的一种)是不是感觉和科学论证的思维逻辑很像?

       反过来,对他者的评价也同样来自于自我标准,这种标准的设立同样服务于满足自己的想象,但问题是这一标准多半是从他人那里拿取的,而非源于自身智慧。

       不过,千人千面,你不能说某个人完全就是这种思维,或者一个人对每个话题发表的言论都是这种思维,因为人的思想和情感是流动的,是变动不居的嘛。

       所以我这里只能就这单一方向来分析,毕竟要受限于人类线性的语言逻辑。

       那么我们就这个方向,再去深挖,拿别人的标准作为自我标准,用以支持自我想象的正确性,再以此去评价别人,这一现象的本质是自我价值标准的确定以及对他者价值的评估,更底层的是,对自我的认知及认同,并以此建立标准去认知和认同他者。

       所以在我看来,某些极致的容易被人当枪使的网络言论,如果其背后是一个真正的活人的话,那他有可能处于两种极端情况之间,其一是还没有建立完整的自我认知或坚实的自我认同,于是拿着别人给的价值标准去衡量自己和世界;其二是已经建立起完整的自我认知,并坚守自我认同,同时完全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衡量世间的一切。

       但我想绝大多数人是在这两端之间游走的,如果这两个准绳极其模糊不清,就会频繁在意识形态交流中暴露短板。

       所以在网络舆论中,最表面的是我们看到的海量信息,其下是信息的传播者,他们中有源发者、传递者、扩散者等等,这部分人可谓鱼龙混杂,再下是吃瓜群众,而在这些纷纷扰扰的信息交换之下,是人与人之间处理信息能力的脑力博弈,而在博弈之后支撑其运作的能力,就是认知思维,主要集中在自我认知和他者认知上,博弈的本质是对二者的协调和更新。

       当然,我们选择上网冲浪,多数时候主打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但毕竟林子大了什么妖魔鬼怪都有,很多人都很难幸免于难。讽刺的是,最容易中招的往往是目的最单纯的那群人。

       从客观上讲,目的单纯反而不如目的明确,尤其是当你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只有在明确自己的信息输入目的的前提下,才能获取对自己有利的、真正能满足自己的信息,否则就会像机器一样不停地刷刷刷,既浪费精力又消耗心力,却难以得到满足。于是就会变成流量资本家的奶牛、母猪、种马,不停地为其生产流量。

       这其中可能有些人会很无奈,我只想在网上做我喜欢的事,追我喜欢的人事物,即便因此为资本贡献了流量也是我愿意的,这有什么错?

       其实说到底不是对错的问题,就像“好人有好报”既对也错一样,这不是一个定然的因果,只是事物发展的其中一条路径而已。所以网络舆论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去评判谁对谁错不是我们普通网友该做的事,更重要的是你在参与舆论时能不能觉知自己为什么参与,清楚自己该用怎样的方式方法去参与,以及是否能承担其结果。

       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是否对自我价值有着清晰的认知,以及你是否对自己的价值有足够的认同。如果这两点不想明白,就很有可能像我过去那样,因陷入自我怀疑而被周围的环境影响,甚至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自我内耗上而不自知。

       我认为“评价”即评判价值,我们先不论谁有权去判、去判哪一方,且说“价值”代表什么?“价”是我要付出的代币,“值”是此人事物在我心中的重要程度。

       显而易见,每个人心中对同一人事物的价值判断是不一样的,加之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对“谁有绝对的评判权力”这件事达成共识,所以在我看来,我唯一有权评判的就是自我价值,也就是我心中对某些人事物的喜爱程度的判断,当这个人事物中的“人”落到我自己身上时,就变成了自我认同。然后,我用这一标准去认识世界,在衡量差异的过程中,逐渐调整自我认同,不断完善自我认知和他者认知,进而调整对他者的价值判断。

       所以在我看来,自我认知、自我认同和他者认知、他者评估是统合在一个不断深化的循环系统当中的。当你拥有这套系统并运行良好时,就会发现你的价值观在不断开阔,价值判断标准愈发灵活,你在面对与你意见相左的人时,就不会轻易被情绪牵动扯偏理智。

       但世事纷繁复杂,就像电影里反派不是绝对的坏、好人不只有善良的设定才更吸引人一样,当我们没有泾渭分明的分别心时,才能真正体会人世的精彩。

       下期我们就来细说分别心。

       好啦,今日份瓜子全部奉上,咱们下期再续。


【羿星杂谈】自我价值与他者价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