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研究项目:问题界定
每个开展良好的研究项目都包括四个主要阶段:问题界定、信息搜集、信息分析和报告撰写。正常的研究顺序是:首先将确定的需求转变成行动计划,然后执行这个行动计划,之后提交所计划的研究活动的结果。这些步骤的顺序并非不可违背,在情报研究的许多案例中,信息搜集可能会在问题被界定或变得清晰之前开始。很多时候,信息分析在信息搜集完成之前就已开始,而且报告撰写可能开始于全部信息分析完成之前。
本章讨论研究中问题界定阶段的步骤,该阶段是研究的关键阶段,因为在此阶段作出的决定会影响整个研究开展的方式。首先要说明的是,问题界定阶段不只包含选择研究题目。实际上,问题界定阶段是一个计划阶段,研究人员在此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所有影响研究工作顺利完成的因素。
问题界定阶段有两个主要作用 :(1)界定问题,(2) 确定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否可行。这两个作用是相互联系的。问题的性质决定着研究人员需要的资源,同时,可获得的资源、时间、资金和人力决定着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问题界定是反复选择、修订的过程。首先,根据需求、研究人员的能力和兴趣,确定问题的总体范围。其次,在这些大的问题范围里,选择一些试验性题目。然后,依次研究这些题目对情报界和研究人员的价值,再分析实际开展这项研究的可行性。
一、问题界定:研究项目的来源和起源
本步骤的目标是鉴定研究题目。本节将讨论问题界定和题目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问题领域的来源和起源、需求、描述研究项目范围所需作出的决定(例如确定职权范围和操作型定义)。
研究项目的来源如下:研究主管部门或机构的常规需求、个别部门或机构的具体的非常规需求,以及研究人员自己选择的问题领域。计划研究项目的例子有定期报告和更新,通常这种研究项目是有时间表的,不会给研究人员造成特别的困难。此外,计划研究项目还包括特别专题研究,这种研究时限短、问题重要、信息可能无法获得,因此可能会对研究人员造成困难。然而,计划研究项目的优点是,在分配的任务中已经详细地列出了职权范围。因此,研究人员不需要像开展自选研究那样必须考虑研究项目的范围、期限、难度、操作型定义、资金、需求或可行性。
自选研究项目可能来源于情报参谋在上次值班时发现的问题,或是某个困扰某机构的问题,而他即将到该机构任职。情报界面临的长期问题是潜在的研究题目的来源。这些问题领域可以被详细说明,并与各种机构的发言人讨论。可以想象的是,某个机构正在开展的研究项目可以被某个辅助项目支持,前提是这个辅助项目能及时完成。此外,自选研究题目还可能来源于动态情报报告,甚至情报搜集需求或情报关注点。
二、有需求吗?
自选研究项目如果针对的是关键需求,则很可能获得批准与资助。如果自选研究项目针对的是边缘的需求或潜在的未来需求,就需要研究人员说明研究成果在什么方面、以什么方式对情报界具有价值,至少应明确地说明此项研究是否开展过。因此,研究人员需要查阅各种机构的保密文献,并进行初步的公开文献综览。通过初步的文献综览,研究人员也可以确定是否有充足的信息来开展研究。
仅仅因为某个研究过去开展过,并不意味着研究人员不能重复开展或进行相似的研究。某些类型主题的研究时效性很短,例如公众关于某问题的态度。公众态度会随着情况变化而改变,从而产生重新研究的需求。个人、军队和政治联盟的变化之快有时令人吃惊,已有的研究成果五年后可能就会过时,需要重新研究。
有些开展过的研究在以下情况可以重新被研究:过去的方法限制了信息搜集或分析,即当新技术出现时;军事或政治环境发生变化,研究人员可以获得过去被封锁的信息时,当新信息(如日记、回忆录或私人信件)被发现时,或以前绝密的官方文献被公开时。
对于实验而言,如果当时的研究人员没有考虑某些因素,或当时的技术无法实现精确观察和测量,就有重新研究的必要。此外,如果当时的研究人员被怀疑存有偏见,也有重新研究的必要。简而言之,以前做过的研究并不排除被重新研究的可能性。要判断过去的研究是否值得重新开展,标准是它能否为情报界提供有价值的新知识。
三、定义界限:范围
界定研究范围是研究人员在初始阶段必须完成的一项关键任务。研究人员通常会低估研究的工作量。例如,他可能意识不到,要获取一点有价值的信息,必须筛查大量的数据。此外,除非研究题目被细致地描述出来,否则研究人员会发现题目没有实际的边界。例如,研究俄罗斯布尔什维克革命的研究人员,可能会从罗曼诺夫王朝(Romanovs)的衰落一直向前追溯到罗马帝国的衰落、君士坦丁堡的崛起,甚至耶稣的诞生。
对历史和地理感兴趣的情报研究人员可能最初选择达达尼尔海峡的战略意义作为研究题目,结果发现如果不界定人物和时间,此项研究至少需要包括希波战争(Grec-Persian wars)和公元 5 世纪后的所有冲突。这些背景知识也许有趣,但在当今几乎没什么价值。




历史研究涉及的人物数不胜数,如果对研究哪些人物不设定范围或#导准则的话,研究人员很快就会发现,由于题目界定得不清楚,他会对广泛和庞大的题目感到不知所措。
四、职权范围
界定研究范围包括设定职权范围。职权范围是对研究工作界限的描述。它是针对研究需要考虑的时间段、具体的地理位置、事件/活动或重要人物而设定的。
限定职权范围还包括 :
陈述问题 ;
陈述关于主题的假定;
如果根据研究的性质必须验证假说的话,陈述假说 ;【不是所有研究都需要假说。例如、为了确定现状或了解当前情况进行的调查就不必包含假说】
阐述操作型定义;
设定标题 (可能使用许多与问题陈述相同的词语);【拟定标题是一门艺术,情报报告与供大众阅读的文学作品不同,不是(不应该)靠刺激性的标题来吸引读者。如果报告的标题不能准确反映报告内容,就会引起很多问题,对其有误导性标题的文献进行编目、检案和检查会浪费很多时同和金钱。如果报告讨论的是重要人物,其标题应尽可能包合事件、地点、时间或人物。在界定问题的过程中,只要研究没有完成,就可以多次修改标题。
简要描述将要使用的方法(信息搜集或信息分析方法);
如果信息来源是特别的,则描述信息来源;
注明完成日期(如果是自选研究项目,则注明预期日期);
估计需要的工时(针对计划研究项目);
注明所需的协作和所需的支持小组 (例如图像判读员或翻译员)的额外帮助。
对于计划研究项目,或基本上重复以前研究的研究项目,提交预期最终产品的初步大纲也属于职权范围的一项。大纲可以清晰地呈现研究将要涉及的范围和报告的详细程度,供项目批准人审阅。然而,开展自选研究项目的研究人员可能不得不在项目有进展时,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时,或使用不同的信息搜集或分析方式时,经常修改大纲。
大纲的性质还取决于参与研究的研究人员人数、经验和个人喜好。通常,多人参与的研究比独立完成的研究需要更具条理的大纲。而且,个人喜好也对大纲有影响。有些研究人员喜欢开始时制作一个非常详细的大纲,然后用具体的信息和过渡语句充实其内容。另一些研究人员喜欢开始时只列出非常简要的大纲,然后一边进行信息搜集、分析和阐释,一边完善和修改大纲。
当然,研究人员的经验也是影响大纲详细程度的因素之一。例如,有经验的新闻记者不需要准备详细的大纲,而只要先写最重要的事实,然后写次重要的事实,以此类推,就可以快速写出一篇报道。大纲是撰写报告的工具,而不是报告本身。因此,大纲准备的时间应该与整个研究工作的范围成正比。
五、操作型定义
在问题界定阶段,必须给出操作型定义。操作型定义是研究报告的作者用来解释概念的、可观察的 (经验的) 词语。换句话说,操作型定义就是表述概念的、可观察的词语,理想的情况是,可以测量或量化概念的词语。
例如,“网络能力”这个术语就需要操作型定义。关于网络能力需要问以下问题:网络能力与什么具体行动有关?表示网络能力的计量单代是什么?“力量”“反抗”和“不稳定性”也是常见的需要操作型定义的概念。【描述不稳定性时,可以将事件与格特曼量表(Gutman Scale,心理学和社会学中用于量度心理态度和性质的量表) 中的点进行对应。内阁官员辞职事件对应量表的一端,而政变和内战对应量表的另一端】
操作型定义不需要统一(尽管这样有好处),但作者应清楚地阐释“领导能力”“力量结构”“反抗”“战略意义”等抽象词语在自己报告中的含义。详细说明操作型定义的过程也有助于描述研究范围,明确词语所指的对象,为得出并评估结论打下基础。
六、宽泛题目还是具体题目:确定可行性
要界定研究范围,研究人员需要决定准备研究宽泛而笼统的大题目,还是狭窄而具体的小题目。宽泛的题目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通常宽泛的题目范围太大,用规定的经费、时间和人力无法完成;其次,宽泛的题目容易导致肤浅的研究,因而对需要实质信息的人没什么价值。为了从宽泛的题目领域中挖掘出有用的、实质性的信息,研究人员在开始研究前就应该很熟悉这个题目,但大多数研究人员都不具备这个条件。
然而,并不是绝对不考虑宽泛的题目。有时,对宽泛题目的研究也会产生很有用的信息,例如对以前研究的评估或关于特定题目的文献综述。通常,对宽泛题目的研究适合新领域或几乎不了解的领域。研究成果的预期用途也会决定研究人员选择宽泛的题目、还是细小而具体的题目。
在问题界定阶段,确定研究题目的大小可以判断其在现有研究条件下是否可行,包括时间、人力、可获得的资源(包括信息),以及研究人员的能力和兴趣。
检验时间限制
任何类型的情报研究都有时间限制,即使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也有完成研究的时间限制。在作战环境中的情报研究人员通常反应时间更短,但这些研究项目通常是依靠团队工作,很多时候可以通过增加研究人员来弥补时间的不足。总之,研究时限是决定研究范围的重要因素,因此,制定符合实际的安排和规划是非常关键的。
缺乏经验的研究人员常常低估开展研究所需的时间。多数政府主办的研究都需要进行协调,有时需要和外国人接触,这就需要通过国务院(或国防部) 提出协调申请,再传送给外国政府的各级机构。研究人员可能必须花费数小时对批准申请的每一级机构解释其协调申请的性质,并且要注重礼仪礼节且不能越级办理,所有这些都要耗费时间。
诚然,通过远程计算机终端获取档案信息可以节省时间,但无论如何可能还是需要亲自去档案馆查阅。此外,获得差旅经费、提交证明、与访问机构建立联系,以及进行礼节性拜访都要耗费宝贵的时间。尤其令研究人员沮丧的是,根据线索无法获得实质性信息,或本该存有所需信息的档案馆无此信息。每个研究项目都会遇到死胡同。这些情况使人恼怒,代价昂贵,并且耗费时间,但必须提前想到这些问题。
研究人员的能力和兴趣
研究人员在选择研究题目时不应忽略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兴趣。例如,建议不了解研究设计或基本统计的研究人员不要选择需要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项目。需要大量使用信息处理设备的研究人员要有效地使用这些设备,具备一些技能和知识。诚然,研究是个学习的过程,但如果没有最基本的背景知识或技能,研究人员想取得一点点成绩都很难。在学术研究中,研究人员可能不得不花时间来掌握主题领域所需要的技能或背景知识,从而有效地开展研究,但情报研究有时间限制,这种做法在实际工作中不太可行。
由于个性、个人喜好等原因,研究人员可能会不喜欢某些类型或主题的研究。如钻研冗长乏味、单调而无趣的文章是最没有意义的。研究报告总是反映研究人员的爱好和兴趣。所以,选择感兴趣的题目是保证研究报告质量的一个方法。
可行性:无所不包的问题
在研究的整个初始计划阶段,经常要问的一个问题是:这项研究可行吗?界定研究范围、保证资金供应和规划充足的研究周期可以提高完成研究的可能性,但并不能保证研究成功。
自选研究项目获得批准的重要标准是项目能够顺利完成。如果自选研究项目是政府基金资助的项目,情报管理者(和导师) 会要求研究人员提供合理的论证,保证这项研究值得投入资金。即使一个项目没有投人资金,研究人员也投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生们都听说过以下可怕的故事:学位被推迟多年,直到研究中的障碍被解决并完成研究才授予。延期会给研究人员增加负担,并使情报界没有收获。
除了由于题目太大,无法依靠许可的时间和可用的资源完成外,导致项目不可行的最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存在或无法获得。所以,研究人员应特别关注主要的和替代的信息搜集方法。与特定题目相关的信息可能在任何档案馆里都没有,或者格式不适合利用。这些情况屡见不鲜,所以信息搜集通常占了研究工作的一大部分。但信息无法获得,则是另一个问题。
信息无法获得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没有能探测某种放射物的传感器,或由于技术水平的局限,达不到足够的分辨率来使探测出的放射物有用。但这些是一个更大的问题的次要情况,这个问题是无法接近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能是防御工事、生产设施或武器系统,还可能是敌方人口样本或在首都的政党骨干。在敏感的政治环境中,研究人员甚至无法接触本国的支持者、更不用说从“难以接触”的群体中直接获取信息了。要获得关于这些“难以接触”人群的信息很难,本身就值得研究。【一项研究,目的是评估针对难以接触人群的心理效果】
《孙子兵法——九地篇》云: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在另一些情况下,信息是可获得的,但搜集者必须冒很大风险。这就需要判断该信息是否值得冒此风险去获得。对自选研究项目来说,如果研究人员或设备需要承担很大风险,获得批准的可能性则很小。原因是,如果研究题目真的很重要,那早已作为计划研究项目下达了。研究人员还需要考虑到以下情况:即使他可以直接获得信息,但政治或军事情况可能突然变化,信息将变得无法获得。因此,提高项目可行性的一个办法是,预先计划一系列的替代信息搜集方法。理想的情况是,信息搜集方法应包括针对(初期的)可以直接观察的信息和针对那些只能作出推断的信息。虽然推断不如直接的、第一手的观察结果理想,但在情报研究中,在无法获取事实的时候根据推断作决定并不少见。
七、问题界定:计划的第一步而非最后一步
显然,界定研究问题不只是选择题目,还包括考虑整个研究的各个步骤。实际上,界定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研究。决定研究是否相关和可行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的,自选研究项目中任何一个因素对其他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之大,会导致整个项目不可行。
问题界定是制订研究计划的第一阶段,但不会随着下一阶段开始而结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初始问题会被继续完善和详细描述。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常会发现包含在原始大问题里的问题比原始题目更重要。这种提炼过程在自选研究项目中是很常见的(且理想的)。研究题目越具体,研究人员越容易完成研究。
问题界定阶段的步骤:

小 结
多数研究包括四个阶段 :问题界定、信息搜集、信息分析和报告撰写。做好规划在各阶段都很重要。
研究项目的问题界定阶段有两个主要作用:界定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可行性。
界定问题包括考虑研究需求、限定研究范围、确定职权范围和阐释操作型定义。
在自选研究项目中,研究人员可能会在项目的问题界定、信息搜集和分析阶段不断完善其研究题目。
选择研究题目的根本标准是需求,决定是否和怎样开展研究的根本标准是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