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写作到创作:文体特征与创作手法 任丽青 微信读书(1)摘自路人评论

2023-04-06 16:09 作者:莫谈主义  | 我要投稿

体裁的通识课,写作的入门书

今天的写作市场,概念盛行

发表在各大公号、平台的,自命“新媒体文”;从欧美舶来的,号称“非虚构”,流行于中国纸媒的深度报道,又叫“特稿”。再加上近些年流行起来的“创意写作”,林林总总,乱花迷眼。

抛却这些绚丽的壳,回归到最基础的概念,其实就是传统体裁的变形

所谓“新媒体文”,其实就是杂文;所谓“非虚构”,大体可以类比纪实文学,而所谓的在“创意写作”,可以看做某些修辞格的放大版。所以,如果能有关于写作的“扫盲本”,讲些基础的通识,会不会少被收割点“智商税”?

那么本书真是合适。这里不光罗列了最基础的体裁,更重要的是对创作要点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如果有心,你完全可以把本书当做练习指导书用,开始属于自己的刻意练习。比如时下许多历史公号,发布的其实是文史散文;人物号收的是传记稿,热点/观点稿其实就是杂文。你掌握了这些体裁的创作要点,再迁就点公号的尿性,过稿想必不难

本书花了一大章节介绍标点符号的用法。看起来颇为枯燥,却对不少基本功不过关的写作者是个福

音。起码只知道“标点符号”的人,能分清“标号”和“点号”,也已经获益匪浅了。至少理解到它们代表着阅读节奏、语速缓急、语调升降,最起码不会一大段文字只有最后一个句号,让人读罢还能享受“窒息”一般的快感。

对于任何一个领域,冒冒失失入门都不是一个好选择。写作领域同样,期望过几百元几十节音频课就能月入过万,无异于痴人说梦。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本入门的通识书,带你一窥行业全貌。而你可以从中择取最适合自己突破口,也知道应该做些什么、达到什么标准才能在行业内立得住。这对于消除妄念,疗效显著

从这点说,这本书功德无量。


从写作到创作:文体特征与创作手法 任丽青 微信读书(1)摘自路人评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